浅谈小区建筑排水工程

时间:2022-03-29 10:25:10

浅谈小区建筑排水工程

摘要: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践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大中小城市的居住环境都在不断的更新扩大, 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加上近几年气候不断恶化,夏季城市道路及小区的湮涝时有发生。因此,作为城市建设工作者,居住建筑小区的排水工程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改造和新建居住小区时建设科学合理和经济实用的排水工程系统时,往往存在只重视主体而忽视建筑小区的排水工程,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工程误区。

关键词:工程建设 排水工程 施工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下面就对建筑小区的排水工程做个系统了解。

首先,必须了解室外排水系统。它包括城市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两方面。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收集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的污水并将其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小区管道系统。即小区管道系统是接收房屋排出管排出的污水,并将其排泄到市政排水管网的管道系统,由出户管、检查井、小区排水管道组成。二、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即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敷设在街道下承接庭院与街坊排水的管道,由支管、干管、主干管和相应的检查井组成。三、管道上的附属建筑物,包括跌水井、倒虹吸等。四、中途提升泵站。污水一般是重力流排除,当管道由于坡降造成埋深过大或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需把低处的水提升,需设泵站。五、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所建造的一系列处理构筑设施的综合体。污水处理厂一般设在城市中河流的下游地段,以便于污水的最终排放。六、排出口及事故出水口。污水管排入水体的出口称排出口,它是整个排水系统的重点设备。事故出水口常设在泵站前或污水处理构筑物前,为应付事故而设的临时排出口。

其次,应了解室外雨水排水系统。室外雨水排水系统是用来收集径流的雨水并将其排入水体。该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雨水口。雨水口是收集地面径流的雨水构筑物,由井室、雨水箅子和连接管组成。二、雨水管。雨水管由庭院或街坊、厂区雨水管,街道下雨水管,雨水干管和雨水主干管组成。三、出水口。雨水排入水体的排放口。四、排洪沟。城镇大流域雨水的排水管渠。

第三,要注重了解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建筑小区有生活污水、雨水,对于工厂区还有工业废水。这些污废水和雨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还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体统来排除的排水体制。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中排除的系统。排除污废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新建建筑小区下列情况宜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一是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二是新建小区应采用雨污分流制,以减少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三是小区远离城镇,为独立的排水体系。四是居住小区内需设置中水系统是,为简化中水处理工艺,节省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应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质分流。五是当居住小区设置化粪池时,为减小化粪池容积也应将污水和废水分流,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中水处理站。

第四,关于居住小区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与管材。一是小区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包括:一、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小区的总体规划、道路和建筑的布置、地形标高、污水和雨水去向等按管线短、深埋小,尽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二、排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布置,道路最短,减少转弯,并尽量减少相互间及其他管线、河流的交叉。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管道用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下面。不允许平行布置在乔木的下面。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净距离,应符合规定。三、排水管道在车行道的下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如小于0.7m时应采取保护管道防止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生活排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3m。生活排水管道可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且埋深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即一方面是要使建筑物的排水管能排入小区的污水管;一方面是要使建筑小区的污水管能顺利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四、在排水管道转弯处、连接支管处、管径或坡度的改变处、跌水处、直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需设置排水检查井,排水检查井起到管道的连接和清通作用。检查井可用圆形或矩形,井盖宜采用圆形。检查井井深小于等于1.0m时,可采用井径(方形检查井的内径指内边长)不小于600mm的检查井;井深大于1.0m时,井径不宜小于700mm。排水检查井井底应设置导流槽。五、排水管道在检查井处的衔接方法,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但是无论哪种衔接方法,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终端水面和管底标高。六、当生活污水管道上下游跌水水头大于0.5m时,为防止水流下跌时对排水检查井的冲刷,应设置跌水井,跌水井构造,跌水井的构造跌水高度规定为:进水管径不超过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0m;管径为250~4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4.0m。在跌水井内不得接入支管,管道转弯处不得设置跌水井。二是建筑小区排水管材。包括:

一、重力排水管宜选用埋地塑料管、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排至小区污水处理装置的排水管宜采用塑料排水管。穿越管沟、河道等特殊地段或承压的地段或承压的管段可采用钢管或铸铁管,若采用塑料管应外加金属套管。当排水温度大于40摄氏度时应采用金属排水管。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道可采用塑料管。小区雨水系统可选择地埋塑料管、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

二、塑料排水管道的接口有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应根据管道的材料性质选用。塑料管材的接口除另有规定外,应采用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对DN200以下的直壁管也可采用插入式黏结接口。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柔性接口,可采用沥青油膏接口。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套环接口,可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或沥青砂浆和石绵水泥接口,一般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处。铸铁管可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或石绵水泥接口。钢管宜采用焊接接口。

第五,掌握居住小区雨水排水系统。一是掌握雨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包括:一、雨水管道的布置原则基本同污水管道的布置;二、雨水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管道的净距符合要求;三、雨水管道在检查井内宜采用管顶平接法,井内出水管管径不宜小于进水管;四、管道在车行道下时,顶管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当管道不受冰冻或外部荷载的影响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6m。当冬季地下水不会进入管道,且管道内冬季不会储留水时,雨水管道可以埋设在冰冻层内;五、雨水管道的基础做法,应参照污废水管道执行。六、当雨水管的跌水水头大于1.0m时应设置跌水井;七、当雨水管采用明沟时,明沟底宽应一般不小于0.3m,超高不得小于0.2m。二是雨水口是设置。水口是雨水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路面的雨水首先经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流入雨水灌渠。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的收集地面雨水。一般设在下列各处:一是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的上游处。双向坡路面应设在路的两边,单向坡路面应设在路面低的一边。二是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留雨水经流处。三是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及低洼处,地下车道的入口处。四是建筑物的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水落管地面排水点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雨水口不宜设置建筑物门口。五是其他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另外沿道路布置的雨水口间距宜在25~50m之间。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最后,关于雨水检查井的设置。居住小区雨水管在直线管段上按一定间距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内同高度上接入的管道数量不宜多于3条。检查井在车行道上时应采用重型铸铁井盖。

总之,现代小区的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排水工程施工工作,以确保排水建筑施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整体要求,无论是在不断更新改进的繁华城市或是在新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以设计控制为主,狠抓现场施工,保证使用质量, 并重视后续改进工作。排水工程只虽属只于建筑工程中的一部分但在当代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已充分体现,也是当代新型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课题。

上一篇: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古代日本的女性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