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战略储备及对油气储运事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2-03-29 10:58:55

浅谈石油战略储备及对油气储运事业发展的建议

【摘 要】通过透析我国能源结构和石油战略储备,对于油气储运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现阶段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油气储运管理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依托现有基础优势,充分借鉴先进经验方法,为我国油气储运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石油储备;战略;油气储运;对策建议

0.引言

油气储运由油气储存和油气运输两部分组成,油气储存方式主要有地表压力容器、海上储罐和地下岩洞储库;油气运输主要有陆运、水运、航运和管线输送五种方式。目前管线运输是我国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集安全、经济、高效一身的运输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年年上升,做好能源保障工作即对现阶段油气储运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因此加强对油气储运的认识、积极应对挑战,努力为油气储运建言献策显得尤为必要。

1.能源结构

中国的现实基础是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4%,天然气占1.2%,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比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的能源消耗大国,能源结构的合理性已经凸显不足,亟待调整。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都经历了能源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即以煤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近年来天然气资源比例有了后来居上的趋势。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1999年天然气的消耗量就已经超过煤达到23%,预计到了2020年天然气所占的比例将达到38%,未来随着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还将进一步超过石油,在能耗中占据第一的位置。

2.石油战略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90天以上,其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目前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达到了7.27亿桶原油,这使得美国不仅可以有效地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同时还可以利用原油储备作为武器,与欧佩克(OPEC)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如果没有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既无力充分保障国家原油安全,亦无力争取国际原油价格定价权。

油气储运事业是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建设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国家实施战略储备的桥头堡,因此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油田生产效益、人民日常能源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问题,根据建设规划,2020年中国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这战略石油储备能力“达标线”,油气储运事业必须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服务于大局,力争取得新的的成绩。

3.提高油气储运整体水平的对策建议

我国石油工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油气储运作为石油工业中的一个分支,也随着发展的洪流不断向前,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大型装备、优化设计、管道内检测技术、卫星遥感图选线及全球定位系统选线等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技术进步相比,在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国外石油老牌企业在有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1坚持人才第一观念

创造性是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的创造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创造,二是管理创新,三是文化创新。人才资源具有自我增值的巨大潜力。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正在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近来来,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为国家实施“西气东输”战略计划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石油工业技术储备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一切进步的根本在于国家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为油气储运行业输送了无数技能型人才。对于输油单位,人才亦是企业的核心,牢牢把握住人才的动向才能真正的掌握生产力,因此必须让人才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有了科学的管理办法以及强大的人才队伍,企业才可能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做大做强,做出成绩,回报社会。

3.2大力开展在职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成为为了保持员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必然选择,企业预期从员工身上获得的回报越大,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重要性也就越大。人才进入企业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如何不断更新并扩充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石油教育事业的茁壮发展,新进人员都具有系统的学习,油气储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足以应对日常工作的要求,必须辅以脱产培训,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化进行系统的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坚持走出去的思想,与各石油高校签订培养协议,定期组织不同年龄的职工前往大学校园进行为期数月的脱产培训,已达到提高职工科学素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2)完善引进来的制度,定期引进关系到石油储运各个技术层面以及企业职工先进管理经验方面的专家、教授来企业面对面授课,开辟职工工作于脱产之余的第二课堂。

(3)通过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加为原则,分工种举行各类技术、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活动,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思想、技术的交流,在日常工作中让想法或者是概念碰出火花,更好的建言献策与储运行业发展。

3.3健全科研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的储运行业科研投入的趋势良好,形成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国外油企相比,科研投入的产出率还相对落后。建立健全科研投入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监测、管理办法,提升科研产出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慎重选题立项。科研项目的确立必须依托于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根据企业人才配备情况灵活选择外包或独立完成,最后一定要找准参考点,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曲折反复现象。

(2)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安全课题。我国在油气储运安全控制方面进步很快,但漏检率偏高、检测误差偏大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风险评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正值我国油气储运跨越式发展时期,油气产量逐年增长,油气储运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有针对性的解决油气储运潜在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面临的各类问题,为油气输送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结语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油气储运则是能源的大动脉,油气储运涉及到能源供应、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明确是油气储运在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油气储运行业从业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通过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力争将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世炜等.国内油气储运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储运,2008,11:117-118.

[2]潘家华等.全面提高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整体水平[J].油气储运,2004,23(5):1-6.

[3]姚伟.提高输油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J].油气储运,1993,3(16):36-38.

上一篇: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探讨 下一篇:青岛某住宅小区节能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