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建构开放式写作课堂

时间:2022-03-29 09:05:07

创新形式,建构开放式写作课堂

【内容摘要】写作在语文试卷中占据的分值很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践,提升应用能力”,“组织活动,生发灵动语言”和“融合历史,丰富精神底蕴”等方式,把学生带入到新的情景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用词、使用手法和表达情感等方面注意斟酌,进行多角度的考虑。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形式创新 开放式课堂

写作在语文试卷中占据的分值很高,也是学生们最困扰的部分,学生们很难在写作这部分有所突破。所以,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原来陈旧老套、死板枯燥的题目能够与时俱进。通过把学生们带入到新的情景中,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将原本单调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很多。我希望通过教学,学生们可以从原先的无从下笔、没有思路,变得喜爱上写作。

一、结合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在写作方面一点都不假。在写作中,如果只是单纯地抒情、描写、议论的话,没有实际实例作为后盾的话,文章就会变得空洞单调。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结合实践,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

学生写作以写议论文为主,主要是高考中比较中意议论文。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记述文、f明文的技巧,长期这样下去会出现只注重文学写作而轻视实用写作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想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抒情、说明、描写、议论、记叙等基本表达能力。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念了一首食指的诗《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描写着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环境,然后又给人希望,让人们相信未来会有好运。我让学生悉心感受文字的力量,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触去写“相信未来”。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学生们写道:“当萤火虫渐渐失去了它的光亮,当美丽的昙花匆匆将绚丽留下,我依然固执地用暗去的翅膀,在苍茫的地平线上写下:相信未来。”当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是很难得的。通过仿写,学生了解到了诗歌背后对人性的启发。

教师通过让学生仿写的形式,可以体会到如何用文字来感染他人。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各种体现人性的实例,让他们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在这样的实践操作中,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组织活动,生发灵动语言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文字的魅力,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活动,吸引他们的兴趣,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提升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放松心情,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对学习就不会产生厌烦心理了。

在写作活动课上,我首先以“祖国土”为例,给学生们一段话,“每个人脚下的土地都会有说不尽的故事。爱祖国,先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吧!在地图上找到你的故乡,假期中到故乡去,寻访先辈洒下汗水的地方,祭扫先人的坟茔,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然后,我让学生们用“脚下的土地”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让学生们去写现实中走过的地方,以这个地方的土地作为启发点,在学生写完之后,我会给他们念一念给土地附上新颖意义的文章。在讲“文明的对话”的时候,我让他们事先收集一些家庭或者故乡的新老照片,以“昨天和今天”为题目,写一写这些照片中的故事。在同学们分享之后,我会让他们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背后的故事,然后评选出最佳的图文结合,将文章和图片贴到走廊里,让大家课下仔细阅读,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让学生慢慢去关注写作的主体性、情境性和交际性。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小活动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欲望,这和新课标所倡导的建构主义理念及写作教学规律是相吻合的。

三、融合历史,丰富精神底蕴

读史使人明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结合到写作中去,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能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提高修养。

学生写作的时候很容易去写假话、空话和套话,所以在教授写作技巧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让学生回归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不希望学生走向用虚情假意和华丽辞藻来博取高分的道路。我在上写作课的时候,给他们出了这道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总会看到一座精神的坐标:跋山涉水、舍身求法的玄奘,不肯为心中的真理退让半步的布鲁诺,以鲜血溅撒轩辕的斗士鲁迅,永远拥有暖爱之心的特蕾莎嬷嬷。”我让学生去了解他们的事迹,进而有所感悟,最后让他们以相关人物故事为材料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写的时候,他们走进熟悉的历史故事或者人物,通过叙述事件,去从中分析得到体会。

通过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在时光交错中,学生可以了解古人的智慧,这样可以启迪人生,还能使他们的精神底蕴变得厚重。古今融合,学生了解了风云变换的历史,在与历史对话的同时,还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经过实践、活动和结合历史,学生们将会对写作有新的认识。学生在以后的用词、手法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将会注意斟酌,进行多角度的考虑。经过教学,我希望学生们以后在谋篇布局上能够有自己的想法,用真实情感来感动他们。

【参考文献】

[1] 初滢滢. 后现代语境下的开放式写作[J]. 时代教育,2014(12).

[2] 陈中生. 基于“开放式”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的应用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3(7).

[3] 张秀莲. 开放式写作教育的思考[J]. 新作文,201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以“乙醛”教学为例研究微课模式下的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