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29 08:26:52

浅谈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近年来,为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利用,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响应出台了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措施。公告、宣传标语、宣传车、媒体,以及各乡镇、村、组干部严防硬守,巡查扑火队现场扑火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何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是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中的大事。近年来本人通过亲历禁烧、经常听取相关专家和农民意见,结合本人农机化工作和本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状,谈一谈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1 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

我镇地处皖东,以农业为主,种植面积约7万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目前农村能源结构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已无用武之地,绝大多数一烧了之。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安全、发生火灾等现象,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首先是浪费了资源。如果把农作物秸秆一把火烧了,不仅造成秸秆中的氮、磷、钾有机物质和热能大大降低,肥效尽失,还会损伤地力。土壤中富含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如果秸秆在田间焚烧,在地表层产生高温,严重危害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影响农作物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再者污染环境,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元素及有机硫,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及烟尘,有害气体在阳光作用下还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在城市的四周由于热岛效应的作用,大气污染物流向城市,造成城市内的大气污染,没有焚烧的秸秆遗弃在田间河道,秸秆腐化污染水源,同时雨季阻塞河道,造成水灾。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时间较为集中,焚烧形成的大量烟雾在不利的大气条件下形成雾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另外还易引发火灾。农作物秸秆焚烧由于量大,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烧毁未收割农作物和树木,更为严重的是在扑救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等血的教训。

2 制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工程,由于受传统习惯、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1 受传统习惯影响,我地农作物种植方式是收前茬种后茬,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农民传统习惯就是焚烧秸秆。现在政府要求禁烧秸秆,他们只知道不让烧,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烧,还没有认识到焚烧秸秆对土壤结构、墒情、地力的破坏以及污染环境等危害,同时对如何处理秸秆的模式及技术,知之甚少。

2.2 受技术滞后、经济效益低影响。就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除秸秆粉碎还田外,还有秸秆粉碎青贮、氨化饲料技术、生物腐熟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秸秆气化技术、食用菌栽种技术、秸秆打捆回收替代燃煤生物质发电技术等。由于后期技术要求比较高,技术发展滞后,缺乏有规模企业经营,农民更是望尘莫及。同时技术投入成本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企业不敢轻易涉入。

2.3 受机械化装备水平低,装备不足影响。通过目前的农业机械调查数据显示,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动力小,性能低,配套机具少,装备水平低等问题,不能满足机械秸秆还田技术的需求。

2.4 投入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从联合收割技术上讲,要求加装切碎装备,机械的动力要加大,收割时要实现低茬收割切碎均匀抛洒,收割的速度降低,增加油耗;以拖拉机技术上讲,配套的旋耕机灭茬,如不焚烧,很难做到一次灭茬,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如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反转灭茬机,主机动力要加大,作业速度降低,同样增加耗能,增加作业成本,由于成本的增加,不论是机手还是农户都很难接受,受利益的驱动,最后一烧了之。

2.5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少,方法单一。就我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来说,除秸秆还田技术外,其它技术模式还是空白。大量的秸秆如何得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还有待积极探索和研究。

3 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和物质依托。

3.1 加大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自2003年国家实行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政策以来,我们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秸秆禁烧力度加大,现有装备水平已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求,结合外地工作经验,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前提下,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高性能收割机和大马力拖拉机,及灭茬还田机具和捡拾打捆机具等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实现机械更新升级。

3.2 制定确实可行的秸秆灭茬还田技术路线,让农民知道怎么做。目前我地提出技术路线为:“两大三小两均匀,三增一减一镇压”。两大是指大马力拖拉机、大马力收割机;三小是指收割留茬小、秸秆切碎长度小、收割割幅速度小;一均匀是指秸秆抛撒均匀;三增是指增加旋耕深度、增加施肥量、增加播种量;一减是指减少小麦播种深度;一镇压是指及时镇压。

3.3 加大宣传,切实树立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意识。

3.3.1农民要树立秸秆经济意识,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空气,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同时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生物,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据有关资料测定,500公斤农作物秸秆还田,就相当于给土壤施入标准肥50公斤,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3%。

3.3.2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秸秆经济意识,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工作,一个新兴的产业来对待,开拓思路转变观念,从产业发展层面和高度采取措施,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

3.3.3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和鼓励政策。除了用国家政策补贴外,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机具和作业补贴鼓励政策,加大对购机农民的补贴力度,目前我县已制定对购置高性能收割机和大马力拖拉机以及配套灭茬机械进行叠加补贴政策,同时对外来支持我县从事秸秆还田作业的机械实行补助政策。

3.3.4加快土地流转,发挥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从实践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为此通过土地的流转,将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转移。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要比普通农民要快要高。同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他们的机具性能好、品种全、数量大、实力强、服务好、适合整组、整村推进,由合作社组织收割、旋耕、灭茬,捡拾打捆,堆运、出售等一体化服务,可以边收割边灭茬边播种,不给农民一点点焚烧机会,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服务保障。

3.3.5拓宽秸秆综合利用路径、进行产业化引导。秸秆粉碎还田和灭茬还田只是解决部分秸秆的利用问题,抛洒田间地头的秸秆如何解决,是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关键所在。要以产业化思路为引导,积极采取农机化技术措施,拓宽秸秆综合利用路径,进一步拉长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培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3.4 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一是解决有群众自觉捡拾的问题。提高秸秆收购价格,让群众有利可图,不愿烧,舍不得烧,通过农业机械自觉把秸秆捡拾收上来;二是解决农作物秸秆有企业自觉收的出路问题。统筹规划,招商引资,引导建立秸秆利用企业,让企业进入秸秆综合利用市场,把秸秆收上来。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解决企业不断发展的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要对环境保护买单,加大资金投入、财税补贴政策、企业用地政策扶持,让企业有利可图,逐步发展,才能调动积极性,统一收集,统一储运,统一处理。只有实现农作物秸秆增值,回收增利,利用增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上一篇:我县创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农用机车离合器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