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03-29 05:12:25

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了背井离乡,来到对劳动力需求较多的城市发展,他们有的自己做些小商小贩的买卖,有的则替人打工,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这就导致有不少跟随父母到城市的“新生代移民”,这些“新生代移民”中,学龄前期的幼儿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以A园为例,A园地处苏北县城的西边,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因此,A园的外来务工子女一直较多,以A园大(六)班为例,全班共有幼儿35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13名,占总人数的37%,外来务工子女是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本地幼儿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光有可能导致“新生代移民”继续徘徊在“贫困线”上,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现状,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健康地发展。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了在A园就读的小玉作为我们跟踪调查研究的对象。小玉一家是安徽省这亳州市涡阳县花沟镇邓塞村人,小玉爸爸1982年生,妈妈1983年生,夫妻俩是专门帮人家加工棉絮的手艺人,两人在五年前就在A园附近租了两间平房,临马路的一小间是夫妻俩专门帮人家加工棉絮的工作间,里面分别是卧室和厨房,因为小玉是个女孩,所以小玉妈妈三年前又生育了一个男孩。小玉居住的这条街道比较破旧,地面坑坑洼洼的,灰尘弥漫,小玉的邻居都是些跟他们家相似的一些外来务工人员。2009年9月开始,小玉入学于A园。

三、研究过程

研究者在从2009年9月至2012年4年期间,深入个案研究对象的家庭进行观察和访谈,收集了个案研究对象家庭中有关学前教育的第一手资料,研究者每周观察一次,每次两个小时,观察时间一般选择周六、周日进行。此外,我们对与小玉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老师、邻居等进行了逐一访谈。

四、研究结论

(一)外来务工子女学前家庭教育环境较差

1.生存环境较差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着较多的生存压力,加上他们没有多少谋生的技术技能,因此,他们的收入状况一般较低,他们的住房通常是租的平房,不光面积较小,采光差,而且设施及其简陋,像小玉一家四口租住的房子里,除了两张床,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和两只箱子、一台电视机外,并无其他家具设施,小玉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更没有自己写字的桌子、椅子,唯一的那张桌子还被她的妈妈放了不少剩饭、剩菜,小玉租住的房子旁边是一个菜场,每天都有不少小商小贩从她家门前经过,因为在家没有地方玩,因此,每逢周六、周日,小玉和弟弟总是不时地在自家门前转悠,喧杂、吵闹、尘土飞扬是小玉每天都要面对的生存环境……这对小玉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2.父母观念陈旧

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来自偏远山区和农村,受当地的环境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封建思想特别严重,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女孩,为了生个男孩,他们往往不顾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东躲,一定要生第二胎、第三胎……直至生了男孩,才心满意足。在他们当地,没有男孩是低人一等的,这样就导致许多人越生越穷,越穷越要生。小玉一家还算幸运,总算第二胎就生了男孩,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小玉爸爸有了两个孩子后,还嫌男孩少,一再希望小玉妈妈再给他生一个男孩,但小玉妈妈因为在县城生活了几年,多少受我们当地风俗的影响,知道在我们当地,不管男孩女孩,大都只生一胎,因此,对小玉爸爸的再生个男孩的建议坚决反对。研究者就近调查了A园大(六)班独生子女状况,经调查发现,大(六)班共有35名幼儿,本地幼儿22名,外来务工子女为13名,这13名幼儿中有6名幼儿是独生子女,7名为非独生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独生子女占百46%。而在本地幼儿22名中,独生子女有21名,本地幼儿独生子女占95.5%。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常常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多生、超生、重男轻女现象严重。

3.家庭教育不力

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一般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多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由于生活所迫,外来务工人员每天忙于维持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幼儿进行管教,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最好的状态,这就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比较散漫,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特差。

4.智力投资较少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管是玩具还是图书,其数目和质量都与本地幼儿有很大的差距。就拿小玉来说,小玉所有的图书就是幼儿园发放的课本,除了这几本课本外,家里连一张多余的纸片都没有,至于玩具就是一小袋买廉价方便面送的卡片,小玉和弟弟的所有娱乐设施就是那台破旧的电视,小玉来县城的这几年,爸爸妈妈没有带小玉去过一趟公园、动物园、电影院、博物馆等。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适应较差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教育观念淡薄,工作不稳定,给孩子入园、入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很多孩子没有上过小班,对幼儿园的常规理解滞后,有的幼儿由于父母居无定所,工作频繁变动,不得不一再转学,使孩子融入幼儿园集体造成了人为的困难。再次,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习惯讲家乡话,致使其子女入园后听不懂普通话,无法和老师同伴沟通,就拿小玉来说,小玉刚入园时,老师和同伴根本听不懂小玉的话,从而给小玉入园适应增加了难度。

(三)对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现状的思考

1.转变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多年,然而,在边远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依然是封建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与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转变人们的观念,使“新生一代”成为高素质的现代人,国家和政府必须提高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加快边远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以减少“新生一代”与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差距,这对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育对象首先应该指向女性。中国的教育几千年来,一直是文化化人的活动,即通过文化知识来教化人,这可从“教”的结构可以看出,在这个“教”里面,“孝”字得到体现,因为没有对父母的“孝”,也就没有对国家的“忠”,对朋友的“义”。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女性的地位一直没有摆正。女性是生命的源泉,是女性孕育了生命,并和胎儿一起度过了生命的最初,未来一代既靠女性孕育,更离不开女性的哺育。高素质的母亲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孩子。社会要进步,时代要发展,教育对象首先应该指向女性,让每个女性都能接受优异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才更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更能兴旺发达。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对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母亲的倾斜政策,使这部分母亲能从繁重的生存压力和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哺育后代。

3.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适当淡化幼儿性别意识。

外来务工人员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因此,做教师的要有针对性地通过谈话、榜样示范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家长消除重男轻女思想,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较好的教育。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可尝试淡化幼儿性别意识,如大多数男孩子都喜欢玩坦克、大炮、汽车、手枪、积木等,女孩子大都喜欢玩过家家,抱抱娃娃等,其实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教师也可以适当鼓励孩子,让男孩子玩一玩女孩子喜欢玩的过家家、抱抱娃娃等,这对培养男孩做事细心,增加责任心是有利的,让女孩子玩一玩电动汽车、坦克,从而更好地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4.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外来务工人员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居无定所,漂泊流离的生活应该引发我们深深的同情,对此,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伸出我们援助的双手,生活上给予帮助,教育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幼儿园或者社区可以专门为外来务工子女成立一个托管所,每个周六、周日,让外来务工子女在托管所里受到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所不能接受的教育,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的不力,让外来务工子女在陌生的环境里能感受到一点温馨,给外来务工人员疲惫的心灵一丝慰藉。

上一篇: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农村地区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