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3:37:30

外来文化论文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洋节?没错,圣诞节是从大洋彼岸漂过来的。过圣诞节已成了一种新潮,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而这也只是时下人们追求新潮的一个缩影,其本质是外来文化的融入。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对外交流中,有很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并成为了时尚。如韩国影视剧、日本漫画、美国卡通片。这些时尚的事物吸引了许多青年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圣诞老人的慈祥、仁爱也给我们带来了喜庆,带来了希望。时尚既然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赶一下新潮呢?

从表面上看,圣诞节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像我们在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探亲访友道一声“新年好”;不像我们在元宵节吃那滚烫的元宵,带着一家老小去赏花灯;不像我们在端午节吃那用绿色棕叶包的香甜可口的粽子;不像我们在中秋节提着一大盒月饼去父母家团圆等的形式。但在灯火阑珊的夜晚,有人在酒吧、在天主教堂庆祝圣诞节到来的欢乐、喜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的欢乐、喜庆、希望是一致的。例如近年流行的父亲节、母亲节都增加了年青人孝敬父母的爱心,但丝毫不会影响每年春节子女回家团圆的急切心情。

看来是有人多虑了,中国在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时,一贯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针,把外来的新潮“拿”过来,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佛教由印度传入了我国,成为一种新潮。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时,佛教并没有把中国变成佛教的中国,而中国却把佛教变成了中国的佛教,把佛教变成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主义传入我国时也是一种新潮,它似乎不适合生产力水平很低的中国,然而中国共产党却把它与我国的国情相融合,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很强融合力的民族,她在接受外来文化时不抛弃传统,而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血脉中,使得自己的身躯更加有活力。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缘由吧!

世界经济逐渐合为了一体,也向我们提出更多的挑战。所以,我们更应该融合外来文化,更应该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在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我,保持优良传统,让外来文化也成为“源头活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始终“清如许”。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二402班学生】

点评

这是以太原市高二期中语文考试的话题“传统与新潮”为话题作的一篇议论文。

该文着眼于“圣诞节”引发的不同议论,由点到面,演化出“新潮”现象中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排比列举“融合”的事例,阐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揭示了“融合”的真正内涵。文章由现象到实质,步步深入,启示外来文化也是一种“活水”。

语言朴实,用词凝练,其中事例的排比准确有力。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来文化 北京 近现代建筑 影响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一时间使北京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聚集地,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建筑业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的建成,使北京成为世界顶尖建筑师们的竞技场,促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又一次碰撞与融合。那么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中,作为首都,北京的建筑是否也受着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外来文化对北京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北京近现代建筑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这将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

本文的“外来文化”,指的是外来的建筑文化和思潮,主要是指19世纪中叶至改革开放以来曾对中国近现代建筑体系的形成产生过影响的西方和苏联的主流建筑思想。

本文的“近现代”,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一、北京近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西方化”阶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被动的“西方化”过程,建筑风格也开始了“西方化”演变过程,这些变化最初主要发生在外国租界区内,以西方人来建筑设计。西式建筑成为当时整个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华人社区。北京近现代建筑文化的“西方化”是在庚子之变以后,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政治变革,整个社会风尚从鄙视“洋化”转为崇尚,“西化”的建筑形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2.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近代化阶段

这一时期建筑文化与前期的“西方化”不同,近代教会建筑的尝试,使国人激发了民族自尊心,给予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在新建筑中掀起“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这一时期中国的近现代建筑十分繁荣,主要大城市的基本格局风貌形成。

北京近代化建筑的变化主要出现在“建筑师”这一职业群体出现以后,先是外来建筑师对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之后是留学建筑师归国成为近代北京建筑的主体设计师。此时的北京建筑,现代结构空间与传统形式得到了完美结合,并出现了折衷主义的倾向。

3.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苏联化”阶段

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内的政治变化,建筑领域出现了一股“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倾向,欧美等西化思潮的影响一度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的巴洛克古典主义风格。此时的建筑思想完全受苏联的建筑思想影响,具有一种与政治和计划经济紧密联系,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相结合的倾向。

二、外来文化对北京近现代建筑的影响

1.外来式建筑的移植

北京近现代建筑存在着“西方化”和“苏联化”两次对外来建筑形式的模仿和照搬,第一次是西方在北京建立的教会建筑,成立的教会学校,第二次是建国后“一边倒”学习苏联,北京建筑脱胎于“苏氏”的建筑,推动了后期的教会大学乃至整个北京。如当时建立的北京展览馆是由中苏合作设计,是苏俄建筑思想在中国全面展开的标志性建筑。

2.折衷主义建筑的盛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师及传教士将当时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传入中国,而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的一边倒,又将另一支具有浓郁色彩的折衷主义引入,使得一“资”、一“社”两大派别在中国相遇。北京建筑的折衷主义是把中国和外来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进行组合折衷的建筑形式,做到相互交融。

3.设计主体的转变

19世纪20世纪初,外来建筑师成为北京建筑的设计主体,其设计风格大量采用外来建筑的形式。而随着我国建筑留学生的回归,归国的建筑师开始登上本土建筑设计的舞台,成为北京建筑的设计主体,这一时期的北京建筑也开始更多的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位。

三、北京近现代建筑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的表现特征

1.建筑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期世界的发展步伐,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于世界的发展,当世界建筑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革时,中国的建筑还在自我体系中延续。鸦片战争冲破了这一原有的自我体系,但是我们的建筑体系却一直处于被动和盲动中徘徊不前,其建筑在整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展过程也相对滞后。因此北京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独特的政治文化印记

在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先后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及新中国的首都,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地位,因此受政治因素影响巨大,政治文化印记成为北京近现代建筑的独特特征。

例如20世纪初期清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使西式建筑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一时间,清政府就先后建造了外务部迎宾馆、大清银行、陆军部等众多仿照欧洲古典风格的官办事业建筑。受其影响,很多民间的建筑也开始模仿西方样式,出现了很多具有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折衷主义建筑。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边倒”学苏联,建筑的设计逐渐开始以政治和计划经济作为衡量标准。这些都足以证明北京近现代建筑中带有的独特的政治文化印记。

3.传统文化本位贯穿始终

虽然经历了“西方化”阶段、近代化阶段和“苏联化”阶段,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始终贯穿始末。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中外文化的碰撞使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本位的创作具有一贯性,从固有形式到民族形式,以至于到20世纪80年代的“形似、神似”,即便采用了外来的风格特征,也都在传统情节和传统文化心态上有所表露。纵观北京近现代建筑,建筑设计长期呈现了传统文化本位与西方建筑并存的折衷主义,如北京图书馆、西客站,都存在着很深的传统本位渊源。

结束语:

中国近现代的特殊历史环境,作为各种文化汇聚中心的北京,经历了“西方化”阶段、近代化阶段、“苏联化阶段”,造就了北京建筑中的许多特征表现:建筑发展相对滞后、独特的政治文化印记、传统文化本位贯穿始终等。面对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建筑文化的国际性也会越来越多,民族特色会逐渐减少,汇聚了国际强大的设计团队的北京的建筑在未来的建筑创作路上将何去何从,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将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力霞.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北京近现代建筑[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位论文,2008

[2]李冰.1978年以来外来建筑师在北京建筑的相关研究[J].时代建筑,2005(1)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神道发源于日本民族的原始信仰,是日本民族的固有宗教。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神道受到了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其一边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并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但同时也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和基本性恪。即使是在今天,神道作为日本文化的核心性存在,仍然对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可以说,神道不仅是了解日本文化发展演变历史、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一面镜子,也是理解日本国民性格、日本文化特性的关键所在。

其实早在近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精英如黄遵宪、周作人、戴季陶等人,就敏锐地注意到了神道对理解日本及日本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神道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神道在近代有过一段被军国主义所利用的历史,神道研究在中国成为一个长期被忌讳的研究领域。不用说,这妨碍着我们对日本及日本文化的全面、深入的理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学术被打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道研究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批神道研究方面的优秀著作相继问世,这一方面显示了日本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意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学术界对该方面研究有着热切的期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0年11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协办的“神道与日本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神道与日本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书就是在与会学者提交的会议论文的基础上,又收入了中日两国有关学者的若干篇论文编辑而成的。

本书共收录了22篇论文,探讨了神道与日本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神道的特质、神道的自然观、神道的生命观、神道的祭祀观、神道的时空观、神道的功能、神道与佛教及儒教的关系、神道与日本人的宗教心理、神道与日本文化、神道与日本社会、神道思想的现代意义等。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神道与日本文化的历史,我们还编写了“神道文化大事年表”附于书末。相信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促迸我国的日本神道研究,对广大读者了解日本文化会有所助益。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 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教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无人文素质的人,就像一个工具,始终还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只有具备了必要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把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的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外语教育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觉就是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高永晨教授认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认识上主要表现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能自觉反思和调整民族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外语教育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的基础上,并且要把追求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外语教育重要的重要价值目标,让多样文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就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类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一直未将本民族文化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使许多青年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盲目地“与国际接轨”,导致一些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完全西方化,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思考问题和看待事务,而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否则就会食洋不化。外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还肩负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侵扰、解构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外语教育处在文化交流的前沿,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把好关。教学中在学习与借鉴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摒弃一切外来的腐朽文化和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的思想。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运用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向我国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把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摆到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外语教育应树立平等的语言文化观

外语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教授提出“文化相对主义”,即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作为其他文化的评价参数,一种文化的言行应该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评判。王宗炎先生说:“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有着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看做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并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比较和学习。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如果缺失本土文化,就等于缺失了交际的一方,交际就无从谈起。作为交际主体的人是一定的文化产物,交际双方以及他们所承载着的各自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才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避免外语课堂上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和适应,使外语教学成为宣传英美社会文化的工具,而忽视本民族文化学习,把自己摆在一个下位交际的位置上的现象。再者,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一味模仿,交际就失去了魅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他文化的盲目崇拜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而“我为华夏,?游??摹笔俏幕?匀ㄋ枷朐谧鞴帧?缥幕?患适窃谄降然?∩系奈幕?蝗?文化平等意识是建立在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和对本民族文化了解认同基础上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就没有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去积极地适应目的语文化,更好地理解对方,同时,也要客观地展示母语文化,赢得对方的尊重。外语教育不仅要学习与引进国外文化,同时,还要担当着本国文化输出的任务。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价值观念,让外国人在相互比较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文化对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来自受侍者的文化环境,同时还渗透到传播媒介及其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传播的影响。

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可以说,文化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对传播影响重大,这种影响既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来自受传者的文化环境,同时还渗透到传播媒介及其过程之中。反过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值、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积淀。传播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持续而深远的,而且是广泛而普遍的。

一、文化对传播的影响

(一)文化维模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他的行动体系理论中,强调了文化子体系的功能是维模,即模式之维护的功能。文化的维模功能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由于文化的这种功能的存在,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了一种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外来文化有利于维护本土文化模式,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营养补充到本土文化机体中去。如果外来文化对本土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性,维模功能就会起“文化警察”的作用,竭力阻止外来破坏性文化的侵入。

文化维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内部运行机制的状况。当一个社会内部协调稳定且处于发展与上升阶段时,社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局面,维模功能对外来文化则比较“宽容”,能够更多地促使社会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古代盛唐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与国外的文化交往活动也随之十分活跃。宗教文化的传播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佛教盛行起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相继传人,它们与中国的儒学与道教混合在一起,对维护封建社会发挥了维模功能。与此相反,在一个面临崩溃、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失调,或者处于惰性的慢变状态的封闭社会里,文化的维模功能会对外来文化顽强拒绝,文化传播就难以实现,而封闭的、文化传播匮乏的社会是发展缓慢的。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世界文明史上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但是,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统治阶级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忽略了对迅速发展的西方科技文明的接受。当有人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时候,中国已经落伍了,几代中国人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此,文化的维模功能对传播文化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用。积极的一面,在于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对外来文化的“筛选”;消极的一面是对传播文化的阻隔,使本土文化处于封闭状态和惰性状态。

(二)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也反映了文化的一种选择性,它与文化维模原理密切相联。适应原理告诉我们,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文化圈中时,它必须适应这一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等情况。没有这种适应,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半途夭折。如果说维模原理是受传者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的话,适应原理便是传播者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表现出了对中国原有文化圈的强烈依附和适应。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住脚。首先要适应中国文化的特色,没有一定程度的依附与迎合的适应过程,佛教不可能有后来的广泛传播。基督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与佛教形成了对照,由于基督教传人之始没有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因此在明清前一直未能广泛传播。直到今天,虽几经反复,西方宗教也从未能在总体上影响中国文化。

由此可见,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是十分重要的影响机制。外来文化的输入。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文化交流就会遇到各种阻碍。当一个民族能够懂得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并确信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比他们自己的东西好的时候,他们便从其他民族引进某些生疏的技艺或知识。但是,所有这些引进物必须适应当时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与已知的受崇敬的东西相适应的引进物,才能在引进者的世界中找到永久的立足点。实际上,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不仅外来文化要适应本土文化,而且本土文化也要适应外来文化,两者彼此相互适应,没有这种相互适应,就无法达到文化的整合。文化适应机制,不仅表现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而且也表现在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处的过程中。

(三)文化优势扩散

文化竞争也如同生物生存竞争一样,存在优势者胜、劣势者败的特点。所谓优势文化是指反映那些相对于别的文化先进、发达、文明、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即质量较高的文化;而劣势文化是指那些比较封闭、愚昧、落后的文化。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反之亦然。文明文化通过其优势扩散的功能,传到世界各地,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是因为优势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能给人类带来新的改观,更加符合人类的本性和各方面需要,因此自然被人们优先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产业革命的物质文化成果,曾经迅速波及世界。现代信息社会的“3C革命”(计算机化、控制和通信)也在十分迅速地向世界传播。先进的精神文化也是如此,例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们作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优势文化,都曾向外广泛传播,至今仍有很深的影响,说明了优势文化扩散传播的显著效应。当然,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种文化不可能永远先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先进的文化也可能落伍。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开放文化,善于不断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先进文化。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正是面对世界发达物质文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而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看则表现出某种历史必然性。

(四)文化圈层性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活的。人类共同生活所形成的相同文化因素的区域被称为文化圈。文化圈一方面反映广泛的人类群体对文化创造的共同参与过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各种文化物质在功能上的整合。而文化层则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的反映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换句话说,文化层不过是现实的文化丛、文化圈在历史上的积淀、凝结,而文化圈不过说明文化层的秩序。虽然文化圈与文化层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但它们本身却有相似?,都显示文化的历史连续性。文化本身具有的这种圈层性,使文化传播也具有圃层性。文化的圈层性既可以表现在文化的传体之中,也可以表现在文化的受体之中。文化的圈层可以有多种角度的划分,不同国家、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可能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当我们说东方文化圈的时候,它就不仅包括印度文化及其各邦文化,也包括了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朝鲜文化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从社会的构成要素上,可划分出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知识文化、宗教文化、家庭文化等;从职业群体上,也可以划分不同的文化圈层,如工人、农民、大学生、知识分子等文化的圈层,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圈层性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文化圈层,在向外传播或接受外来文化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城市文化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容易向乡村传播;但乡村文化则难向城市传播,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层次上。城市文化的文明程度高,易扩散,但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有其维模的功能,抵御着城市文化的传播。不同时代的人,由于文化传播的时代不同,其文化传播的特点也不同,因而容易形成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学上常称之为“代沟”。这是文化的时间层次导致传播层次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总之,文化的固有圈层性,对文化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造成了文化传播中的圈层性。

由此可见,文化对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文化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文化一产生就有一种向外“扩张”和“传递”的冲动。传播是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传播使文化跨越时间、空间。冲垮各式各样的社会樊篱,打破不同程度的封闭型社会文化体系,不仅影响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二、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一)传播中的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认同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传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机制。文化融合的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各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播,主要是民间的交往、生活的联系、人员的流动、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例如,不同民族杂居而逐渐形成的文化融合。二是通过物品的传播,不同地区产品的交流、城乡物质资料的交换、各种技术传播,使文化得到交流,并形成新的文化。三是引进新的文化,即受体主动引进外来的文化。例如,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整合成新的现代文化。四是强迫性的文化传播形成文化融合,这是受体被动接受的结果。例如,通过侵略、垄断传播工具等手段进行文化扩张,使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得到融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用一种文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是文明对落后的征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现。文化同化是指不同文化经过相互接触交往,融合为同质文化模式的过程。同化的一般规律是先进文化同化落后文化,外来移民被本土文化所同化,多数人的文化同化少数人的文化,但也不排除例外。同化的根本特征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被同化的对象全部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模式。同化有两种类型: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在自然同化过程中存在着双向进程,即参与同化的双方都积极使自己影响对方或适应对方。同化的例子较多,比如美国被称为“种族熔炉”,从非洲去的黑人,从欧洲去的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在两三代内几乎完全被同化。又如,清朝满族人虽然通过武力征服而取得了中国的统治地位,但由于其文化的相对落后?,最后主流的汉族文化逐渐同化了满族文化。欧洲的同化现象较为少见,尽管有过无数次征服及一次又一次的强制同化,但欧洲仍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地方文化和区域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欧洲民族”的说法和“欧洲共同体”的出现,说明各国文化上的同化过程是存在的,在以后还将继续存在。

文化的融合与同化为原有的文化?D补充了新鲜的养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适应、整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在这之中,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二)传播中的文化增值

文化传播促成了文化增值。所谓文化增值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一种社会文化创造出来之后,其价值并不是马上就被人们所认识的。文化传播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重新界定文化和认识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估价和确定某种文化的价值,而且还要增值和繁衍出新的文化意义。文化增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维度方面,文化增值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先进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使用,使传播的时间大为缩短,效率大大增加,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在空间维度方面,文化增值主要表现为文化传播溢出了民族国家的疆界,衍生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中,与那里的文化融为一体,产生出新的文化形态。然而,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是增值的,唯有那些开放和创新的文化才会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在“扬弃”异质文化的同时重构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传播为文化增值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不是任何文化传播都必然导致文化的增值。

(三)传播中的文化分层

文化传播所导致的文化分层,是指由于当代社会信息流的迅速增长,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层次。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增长时,社会中那些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并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在接受信息方面要比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社会群体要强。其结果是信息的增加反而扩大而不是缩小了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影响文化分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与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外,还表现为社会上一些人所享有的不同职业的特权。这些在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人群在传播上往往也享有优先权,他们比非特权阶层可能更早更多地接触文化的传播,从而拉大了同其他人群之间的差距。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分层。

(四)传播中的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处在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产生、发展、变化、衰退和再生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客观普遍的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文化变迁涉及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文化冲突等诸多因素,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变迁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文化传播无孔不入,并通过各种媒体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渗透,改变着文化主体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风格和文化模式。譬如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的和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迁。这次文化变迁完全得益于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启蒙。当今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更是加速了社会文化变迁。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媒介传播在更深和更广的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尤其是网络成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的技术及传播特点,为知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正在并将不断导致文化传播载体的划时代变革,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崭新的生成基础和机制,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跃迁,从而导致社会文化的重大变迁。

(五)传播中的文化积淀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马尔克斯的小说似乎总是少不了对恶劣的环境,病残的人们,怪诞的现象的描写,因此呈现在读者眼中的世界是贫穷落后,愚昧歼变,因循守旧,与世隔离的—这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在《巨翅老人》中,作者在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揭示拉美贫穷落后的同时,流落出作家的忧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渗透着文化批判的意识和寻求文化重生的理想和愿望。

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人》一开始便展现了这样的世界: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许许多多被打死的螃蟹、发烧的婴儿、死螃蟹带来的瘟疫、水汪汪的庭院、连成一片的苍天和大海、变成烂泥塘的海滩,暗淡的天光……作者对 自然 环境的极力渲染,意在将一个本真的、原生态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近乎原始的生活,巨翅老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好奇的人们任凭愚昧的头脑对老人做出种种异想天开的推测和判断,贪婪的人利用大家对巨翅老人的好奇收取围观费而大发横财,缺乏同情心的人们用最不人道的手段对巨翅老人进行挑衅。人们冷漠的态度和不友善的举动,令巨翅老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杂耍班蜘蛛女孩离奇的身世分散了人们对巨翅者人的注意力,人们似乎又恢复到生活的常规,巨翅老人成了人们生活中被忽视的对象。饱受风吹雨打的巨翅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几乎奄奄一息。巨翅老人不再是人们的生活中的障碍物,人们生活恢复了孤寂,喧闹的世界恢复了平静挣扎,巨翅老人却出人意料的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中起死回生,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振动着翅膀,飞回属于他的世界。

一、《巨翅老人》中的文化批判意识

巨翅老人并没有被他意外来到之处的人们接受,原因仅仅在于其奇特的长相和无法交流的语言。人们怀着戒备的心理看待老人,不管他多么的残弱,不管他多么的友善和忍耐,一切都无济于事,老人被永远隔离在当地人认同的生活世界之外。虽然老人的到来为那些贪婪的人带来钱财上的富足,但并没有给那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中的人们以任何的改变。尽管人们寄希望于老人的到来能治愈病中的小孩,但小孩不治而愈;尽管老人奄奄一息时,有人仁慈的将其裹起来,却依旧束手无策,老人依靠自然 规律 的变化起死回生。这些看似诡异的现象背后意味着人和人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各自代表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小说中,巨翅老人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巨翅老人所到之处的人们则象征另一种文化。那么小说的主旨是否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注定不能水火交融,而只能格格不人?文化的宿命注定无法打破呢?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社会结构等众多因素的缘故,其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所以当一种文化接触到另一种文化的时候,才会发生冲突和摩擦。当一种文化约定俗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之后,便会对另一种文化产生本能的排斥抗拒。例如小说《巨翅老人》中描写的那个世界的人们,他们对陌生人始终保持着戒备心态,即使是老态龙钟、温和的没有攻击性的老人也不愿去同情,不愿去了解。他们把老人看成是异己,是他们生活中的障碍物,希望他消失。谁都不愿意因为陌生人的出现而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秩序,颠覆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巨翅老人因落难来到陌生的环境,虽然他始终表现出谦和的态度和巨大的忍耐力,依旧离开了那里,回到属于他的世界。老子曾提倡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是社会文明极度低下的状况里维护各自生态环境不被侵犯的有效途经。然而文明的 发展 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低级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层面上, 历史 发展的足迹给我们以启发,仅仅寄希望于地理环境上的与世隔绝来阻隔文化的冲撞是多么的幼稚。先进的文化终究会以侵略的形式完全取代落后的文化,如何在保留自己的生存空间,维护自身的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其他文化,打破文化宿命是大多数人都面临的问题。

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态度:无条件的接受或排斥。《巨翅老人》里的人们采取了完全排斥的态度。但不是每一次外来文化都会以温和的面孔出现,当外来文化以侵略性的嘴脸出现时,带来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巨翅老人》中那个世界的人们在不久的将来会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完全沦丧,这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在马尔克斯的小说里对外来文化欣然接受依旧导致灭亡的例证比比皆是,借用《百年孤独》简单说明。《百年孤独》里的小镇也是个被文明遗忘的角落,人们在与世隔绝里繁衍生息。吉普赛人的出现给小镇带来了文明,这种文明是有益的,小镇的人们狂热的接受却未给小镇带来很大的改变。独立共和时期,内战、这些看似文明世界的 政治 运动也没能使小镇摆脱蒙昧癫狂的状态。最后,美国的香蕉公司给小镇带来 经济 上空前的繁荣,同时也把小镇卷人文明的肮脏之中。宁静纯朴的生活被打破,道德沦丧,意识茫然,小镇跌人痛苦的深渊,彻底消失在一阵咫风中。显然,保守的文化观念或是纯粹的附庸都会宣告破产。

二、《巨翅老人》与文化重生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外语专业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

一、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和威胁。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撇开母语和母语文化独行,外语教学某种程度上沦为培养复制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忠实受众的教学。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外国文化最直接和最有活力的接受者,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其他范畴内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价值及作用。

(一)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软实力”理论由美国前国防部长JosephNye提出,他指出,“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吸引力,并强调,“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外语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跨文化交际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最先接受外来文化,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还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外语专业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外语教学长期偏重单向介绍外国文化,忽视介绍本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很少进一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学习外语语言技能和外国文化,以力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融入世界。人们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导致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

今天,外语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以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这是目前高校外语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给外语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有利于专业方向和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二、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目前外语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涉及的文化教学往往被曲解为外语文化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习和掌握外语,课程内容几乎不涉及民族文化内容,这是导致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一个因素。传统文化在普及人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养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结果和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2.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为我所用。

在调查中发现,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素质普遍较高,能够流利表达出外语背景文化的相关内容;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内容,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如“麻花”、“油条”、“癞蛤蟆”等很难表述清楚,陷入了为学外语而学外语的桎梏之中。

利用外语介绍中国特色的文化、政治、经济,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最基本前提。我们所需要的外语人才绝不是一个中国的“洋人”,而是一个既具有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民族文化价值认识上的迷惘。

外语专业学生因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洗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往往会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现实。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比较关注个人的物质利益和享受,缺乏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思想,我行我素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心态之一,淡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4.对民族文化兴趣不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社会价值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和商业时代的消费文化相比,传统文化的娱乐性不足。在全球化语境下,接受外来文化较多的外语专业学生,在外来文化的熏陶下,耳濡目染,逐渐产生认同倾向和浓厚的兴趣。此外,在信息时代,外来消费文化如电影、音乐等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陈岸涛,2008)。优秀的民族文化如阳春白雪一般被束之高阁,和外语专业学生渐行渐远,外语专业学生处在中外文化碰撞的漩涡之中,找不到方向,难以自拔。

(二)原因。

1.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缺失。

(1)课程开设方面,外语专业很少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有的院校的外语专业甚至连大学语文课程也没有开设,有的院校的外语专业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也形同虚设。教材建设方面一味追求国际化,追求原版教材和全面介绍外语国家文化的教材,这些教材鲜有涉及本土化的内容(王德如,2007)。

(2)教师方面,在外语课堂上,教师不主动介绍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一般都是在外语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从小接受外语熏陶,本身的中国文化素养欠缺,课堂上很少涉猎中国文化内容。

(3)学生方面,外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要接受无数考试,无暇顾及中国文化常识的内容,他们希望把有限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一味追求地道的美式表达、英式表达、日式表达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外国文化一见钟情,对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却置若罔闻。他们甚至认为,本土文化的学习会消解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学习。

2.西方文化和商业、媒体等的诱导。

文化产品是承载着人文精神和价值的特殊商品,其种类、用途和样式,无不体现着产品生产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如果没有大批谙熟中外文化和具有中外文化敏感性的外语人才,我们就会对所进口的国外文化产品附带的精神要素缺乏鉴别力,意识不到这些产品所带来的隐性危害。长期以来,日本和美国利用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大肆销售其动漫产品和电影大片,输出产品的同时输出了文化,这些产品里渗透着日本式的时尚、美国式的风格,包含着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这些产品在中国的热卖,迎合着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年轻人,外语专业学生往往是直接的接受者,久而久之,会逐渐对外来文化产生认同,民族文化会因此备受冷落。

三、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途径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很少会进一步深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赋予外语专业和外语专业学生新的文化使命,外语专业学生必须承担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使命。

(一)营造本土文化教育氛围,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外语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掘本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本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开展探索与实践,丰富外语教育的内涵,不断推进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整合。首先确立民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实现中外文化平等交流和对话。在外语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中,明确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接受外来文化与弘扬民族文化并重,立足中华,放眼全球,博采各国文化的精华,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中外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对于提高本民族的开放性、包容性,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有裨益(高文兵,2013)。

(二)积极进行相关改革。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国现行外语教材几乎全部选自外国原版出版物,主要介绍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反映我国本土风土人情的内容却很罕见。外语专业要编写或引进反映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同时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的英文表达。

外语考试方面,多年来,我国一直难以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过多地关注分数,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语言技能培养上,忽视了文化的教学和学习,尤其不重视民族文化的教学与学习。外语专业考试形式和内容紧紧围绕西方文化、文学、社会、政治、经济,几乎不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必须改变这种僵化的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科学的考试改革方案,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贴近中国的实际。

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中西文化对比课程等。同时要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在现有课程中添加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比如在阅读课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英语译本和关于中国的作品,在翻译课程和听力课程中加入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内容的元素(赖招仁,2012),通过这些办法,能够实现外语教学与本土文化学习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专业学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罗选民,2012),增强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积极因素的基础上,自觉维护、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的、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岸涛.当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7):218-220.

[2]高文兵.文化自觉自信的当代价值与大学的新担当[J].理性思考,2013(9):6-9.

[3]赖招仁.国家文化战略与高校外语专业发展的新机遇[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12):75-79.

[4]罗选民.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63-66.

[5]王德如.论课程的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4).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壁画;画像;外来文化因素

从美术学上讲,壁画,泛指在各种建筑物的壁面绘制的绘画作品,包括画像石、画像砖、拼镶砖化和彩绘雕砖等[1]。汉墓壁画是汉代丧葬文化和丧葬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早期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2]。中西文化交流的很多因素都在墓葬壁画中有所反映。在考古学概念中,壁画和画像有所区别,因此本文的材料从这两方面收取。

1 佛教题材

印度佛教创立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阗。佛教图像在两汉时和中国本地的各种信仰,如道教、神仙思想等交糅在一起,而且佛教艺术的本土化倾向较强。

目前发现较早的佛教因素多在摇钱树或作为俑类出现,这里不做讨论。在苏北、鲁南地区常见大象形象。山东滕县一块东汉画像石残片上有两个六牙白象。六牙白象见于佛教传说,是象中之宝[3]。徐州~山县苗山汉墓一幅汉画像,下刻六牙白象,背白串珠,体生双翼,脚踏莲花。甘肃武威磨嘴子壁画墓和酒泉下清河1号壁画墓也见白象[4]。另一汉墓出土两幅《僧侣骑象图》画像石,五人骑在象背上,疑是僧侣,上方是祥禽瑞兽。内蒙古和尔格林东汉砖室墓中,前室东西两壁绘东王公、西王母,南北两壁绘佛教内容仙人骑白象、猞猁。猞猁置于盘中,是放射状光芒的四个球状物。除此之外,莲花纹的滥觞是否和佛教的盛行有内在联系还颇有争议。

早期壁画中,佛教内容多和传统的转世、升仙等思想联系在一起,使佛具有神一样的功能和目的。这也是两汉时佛教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并通过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有翼神兽

有翼神兽初传中国的时间,从考古材料来看可上溯到春秋战国及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画像石与画像砖上的有翼神兽图像大量出现,题材有翼龙、翼虎、翼马以及各种有翼神兽,还出现了这类有翼神兽组合成的龙虎相斗、翼虎衔鸟、翼马拉车等主题的纹样[5]。西汉时,有翼神兽多以大型石刻的形象出现在墓前,当前发现石翼兽的最早者的张骞墓石翼兽[6]。此后,石翼兽大量出现在墓葬壁画中。有翼兽应是一种和中国传统艺术融和在一起的艺术表现手法了。

郑州荥阳苌村汉墓壁画中出现了一天马。马体修长肥壮,长有双翼。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西壁出行图中,有一神兽,身上有翼,尾巴细长,全身有长毛和红色斑点,头与眉眼毕具。此外,在沂南画像石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形象。此外四川地区画像石、画像砖上有翼神兽图像十分丰富。雅安东汉画像石上雕刻出有翼龙的形象;新津县崖墓曾发现刻在石函一端的翼马;郫县汉画像石墓中有“二龙夺璧”的图像。

这些有翼神兽系来自西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共识,但其具体来源仍有争论。翦伯赞先生认为“是希腊、罗马艺术之变体”;也有人认为其取自波斯、北印度以及祆教中的翼犬森莫夫和翼马波斯加等。

3 胡人形象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西域使者、商胡大批涌入长安及各大城市。[7]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胡人骑射、贸易等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胡人形象。而这些胡人形象也是当时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一个直接表现。

胡汉交战图和桥上交战图这类表现胡汉战争场景的壁画有很多。如山东苍山元嘉元年墓前室西壁画像和沂南北寨村的墓门门额画像的胡人多头戴尖顶风帽,其中献俘、交战、胡王是几个固定画面。四川新都东汉时代的画像砖中,出现了两名胡人骑吏形象。头戴尖顶带沿的胡帽,身穿胡服,深目高鼻,成双结对,奔驰于道。

这一时期胡人图像大批出现,在乐舞、牵马、交战等场景中频频出现,反映了当时胡汉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后,大批胡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华,胡汉文化在不断交流融合,胡风渐盛。

4 角抵百戏

汉代盛行百戏,内容包括角抵、杂耍、幻术、寻H、乐舞、优、斗兽、马术等表演艺术。百戏以角抵为主,亦称“角抵百戏”。其中包含很多外来艺术[8]。

甘肃武威磨子嘴汉墓壁画中,西壁为杂耍图,绘五人一鸟,即戏鸟;辽阳北园1号墓壁画中有乐舞百戏,可分辨的有舞剑、掷倒、腹旋等,伴奏的乐器有磬、竖笛等。四川羊子山一号汉墓出土的舞乐图中,有倒立、跳丸、弄剑、抗鼎、寻H之戏[9]。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上有宴饮场景,宴席之间,有骑术表演、车戏表演、走索表演,有豹戏、衍曼戏、雀戏,还有飞剑、跳丸、顶杆戏、七盘舞。歌舞百戏有乐队伴奏,乐师以踏鼓为指挥,吹笛弹琴,敲磬奏管,击鼓撞钟[10]。

其时,从西域传入大量乐器和歌曲,如琵琶、箜篌、笳、胡角、笛等;也出现了以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为代表的来自地中海的幻术;也有来自南洋的杂技艺术“寻H”。这些来自西亚、中亚和印度的文化,特别是在新疆流行的伊兰、印度风尚逐渐和内地的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

5 结语

画像石、画像砖本身就带有外来因素。这种石刻画像类似埃及的浅浮雕,或仅有线条的刻画[11]。并有狮、象、骆驼、长颈鹿等带有西域以及更西区域色彩的动物出现。其他诸如天文星象、忍冬纹饰、冶铁技术、各种食物花样等也在壁画中有所体现。

两汉时期,西亚帕提亚(安息)吞并两河流域,向东扩张;中亚贵霜王朝兴起。东方和西方安息、罗马在陆路上往来频繁。佛教、佛教艺术开始向东传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东西文化交流历史上出现了新的局面[12]。

综合上面材料,丰富的外来文化因素存在墓葬壁画中并不是偶然,恰恰证明了当时汉代对外交流频繁,商贸往来众多。同时一种文化传入另一种文化中,常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一方面是外来文化需要适应本土文化;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能影响本土文化的发展。而墓葬壁画中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带着本土文化的要素,说明外来文化经历了形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依附到和中国传统思想产生冲突,最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泓:《中国古代壁画略说》,后收录进《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2011年。

[2]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3]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11页。

[4]汪小洋:《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页。

[5]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第157―158页。

[6]沈俐:《张骞墓石翼兽造型及相关问题》,罗宏才《西部美术考古丛书――从中亚到长安》,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7]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第174页。

[8]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第182页。

[9]刘太祥:《娱神与娱人――汉画舞乐百戏的双重愉悦功能》,收录进《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76、178页。

[11]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12]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作者简介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矛盾的多样性。当代中国文化矛盾表现在:横向文化构成上的碎片化和纵向文化结构上的断裂。多层次的文化矛盾增加了文化 自身的整合的难度,不仅不能为 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和团体提供文化共识和提升文化认同,相反对社会的整合起着负功能的作用,因此,多元文化从冲突共生到动态整合的良性机制的生成不仅能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文化动力,而且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中国文化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和重塑的历史任务。西方文化的冲击,消解了一元专制文化体系,破坏了传统文化生态的有机结构,同时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各种群体文化也悄然兴起,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格局。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对于新文化的重塑和建构有着迫切的要求。

一、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格局的构成分析

(一)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根基,它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等特点 ,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中华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比如传统的儒家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基本上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安排并协调着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家国之间的和谐与冲突。比如妈祖文化在东南沿海几乎成为华人获取身份和文化认同标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本土文化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来 自西方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引入 ,无论是作为正统的官方文化,还是作为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实践的民间传统,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13渐式微 。

(二)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相对于本土文化,在地域上不同源内容上不同质,二者既冲突又互补。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同中国本土文化在核心内容、精神气质等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西方文化披着先进技术的绚烂外衣受到了渴望富国强民的非西方国家的顶礼膜拜。西方的现代化方案成了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样板。今天的中国大中城市乃至偏远乡村,无不是西方文化之踪迹所在 ,它们甚至存在每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的梦想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外来文化有可能取代本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这一点有许多社会学数据可以证实。

(三)意识形态文化

意识形态文化亦称政治文化,它体现国家意志(或统治阶级意志),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并以英雄浪漫主义面目示人,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煽动性,其具体的活动带有明显的仪式性特征,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精英文化。在中国它不仅是最基本的文化生态语境,也是多元文化格局的权威中心。在 “”十年意识形态文化泛滥时,几乎凌驾于甚至是吞噬其它文化成为人们视野中的唯一者,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意识形态文化都存在核心的领导者和发起者。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积习,以及处于后发展阶段的特定现实,意识形态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权威核心。因此,新中国历任领导者都注重意识形态文化 ,虽然近年来 由于大众文化的崛起,人们对消费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政治的热情,以至意识形态文化在多元文化格局的权威有所弱化,但它仍具有对中国社会构成的最大影响力,在社会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意识形态文化来实现社会动员依然相当有效,事实上,作为一种惯习 ,很多人寄希望于意识形态文化来实现文化整合机制的重建。

(四)各种亚文化

亚文化又称新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亚文化是小规模团体直接互动的结果,它是直接作用和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人们日益的宽容和开放 ,因阶级 、阶层 、民族、宗教、居住环境等社会和 自然原因而形成的亚文化获得 了较之以往更大的活动自由和开展空间。因此研究亚文化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中国文化的整合机制缺失的结构性表现

(一)横向文化构成上的碎片化

传统文化、西方文化 、意识形态文化和各种亚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共生与冲突的主要图景。由四大文化构成 的不均衡文化格局所引发的文化矛盾即文化虽然具多样性却缺少统一性,表现在文化格局上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在横向构成上变现碎片化。

1.碰撞——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是任何文化都必须面对的常态矛盾。受n~’i-来文化冲击的本土文化有两种可能结果 :一是彻底灭亡,二是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人类历史上很多土著文化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而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或典籍里觅得其踪迹。因此很好的认识和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关系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都存在严重的偏颇。激进派视传统文化为敝履,把文化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主张彻底毁弃中国传统文化并以西学相代替,忽略了创造新文化所必需的承传基础。东方文化派虽然重传统的承传 ,但它夸大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危机和中国文化的优点,反对破除旧传统,试图以儒家精神为本位来接收西方文化,未能将社会政治剧变与人文传统的延续有效区分,其落伍性与现代化要求不符。激进与保守两派的文化大战彰显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在近现代史上,偶有保守派占上锋的时候,但就总体而言激进派一直是主流,影响着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今天,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远远多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熟练的掌握和操纵西方文化符号成为选拔社会精英的手段。整个文化实践层面完全是西方化的,因此很多文化保守人士大声疾呼保卫传统文化。不过仅仅限于左右之争并不能解决当前的文化矛盾,建构能够超越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新文化,重塑文化的整合机制才是当前文化发展的要务。

2.对抗——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

在中国,对主流文化的界定还没有共识。有人认为,主流文化就是具有领导权的文化,又有人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主流文化。笔者认为主流文化是一种认同,社会成员希望藉此获得一种认同感,例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对 自己身份的认同等等。主流文化是一定可以传承的遗产 ,因此主流文化是积极 向上的,它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维护人们的道德意识。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中国的主流文化由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及西方文化中,被实践检验和大部分人认可的那些部分构成的混合体。而非主流文化则是有各种勃兴的亚文化和地下文化构成 ,它是对主流文化进行抵制而产生的,是主流文化压抑的后果,反映了社会边缘群体对主流社会的不满。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处于文化的中心和边缘,必然意味着二者在关系上的对抗和冲突,任何处于亚文化之下的个体时刻能感觉到来自主流文化的钳制。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结构内部的矛盾。 当然,文化是不断变迁的, 主流文化在同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中会变得更加宽容开放,曾经的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成功收编,变成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二)纵向文化结构上的断裂化

社会学者孙立平在分析中国社会分层时使用了“断裂”一词。它同样适合描述中国文化分层的现状。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恰恰印证了其文化结构的断裂。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结构同理想状态下的社会结构一样,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实现结构和功能的完美组合,应该实现动态的平衡,应该是人际互动的结果和前提。但是文化分层就如社会分层一样呈现断裂状态。对应中国的社会分层,当代中国文化分为三层:上层的精英文化,中层的大众文化,底层的草根文化。三种文化实践各踞一方,缺乏交流和融合。当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矛盾恰恰表现在三层文化之间的疏离与断裂 ,这也是造成中国文化多元分散而非多元融合的原因。

1.精英文化的世俗化及道德与审美批判功能的弱化导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及草根文化的疏离

精英文化是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创造并欣赏的文化。精英文化作为一种旨在进行道德批判和审美批判的文化类型,对社会起着教化、引导、规范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功能。但是,由于中国的文化精英缺乏独立性,要么为政治精英的政治理念摇旗呐喊 ,要么为商业精英的超额利润著书立说。文化精英的公信度降低,比如最近中国主流的经济学家受到民间的普遍质疑。自由知识分子的缺失导致所谓的精英文化仅成为知识精英的符号游戏和自我陶醉,要么孤芳自赏,要么附庸权贵,无法承担精英文化批判社会现实 、主导文化发展的功能。从而 ,造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及草根文化的疏离 。

2.大众文化的自娱自乐和消费取向切断了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原始联系

在中国,大众文化是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被松动与瓦解之时,是从 80年代开始社会的世俗化与商业化文化伴生物。在理论上,大众文化具有消解一元的意识形态与一元的文化专制主义 、推进政治与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进程 的积极历史意义。但是 ,建立在中产阶级的趣味与消费之上的大众文化掩盖了正在发生阶级急剧分化中的社会利益合法化并遮蔽中国两极分化的现实的 “文化霸权”实践。它是以非意识形态的方式行使的意识形态霸权。沉溺于消费主义的中国大众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对于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视而不见,沉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忙于塑造身体、布置小家庭、享受日常生活。作为中层的大众文化并没有起到桥梁的作用,相反加剧了中国文化的断裂。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作为新兴中产阶级的特权文化 ,在今 天的中国 ,很多农 民和城镇弱势群体仍处在大众文化之外。

3.被贴上落后的标签的底层的草根文化缺少发展的空间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 grass roots。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着乡土气息。中国的底层文化表达着弱势群体的苦乐与辛酸,自古以来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给养和素材。但是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在中国的大都市里青年人不假思索地投身其中,并以此为时尚加以炫耀。同时,底层草根文化成了所谓的落后文化被加以忽视甚至被扭曲和丑化。青年是消费的主力军,在消费决定品位、市场决定生存的当代社会,草根文化的生存空间变得日益狭窄。

三、文化整合机制的缺失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影响

(一)文化整合机制的缺乏加剧社会隔离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一方面,多元冲突的文化格局成为中国当代断裂的社会结构的外在表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阶层没有实现在文化上的宽容与共享,相反以文化的方式加固了阶层的封闭和内固。各阶层在文化资源的占有文化实践方式、文化的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特性、文化消费方面的差异加大和强化了其在经济方面的差异从而再生产了社会的阶层结构。

(二)文化冲突引发大规模失范行为和加剧社会冲突

社会冲突论者将冲突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由于文化和价值观而引起的冲突是非现实性冲突,冲突的双方情感唤起和卷入程度高,冲突持续时间长且更具有暴力性 ,冲突的双方不可调和,甚至出现零和博弈,破坏社会秩序,加剧社会冲突。比如通过文化进行抵制的青年亚文化 ,比如工人阶级社区的街角文化,充斥着性、暴力和吸毒等失范行为。

(三)文化整合机制的缺乏加大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压力

19世纪保守主义者在反思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秩序和进步,相出现了动荡和失序时认为,法国大革命对于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破坏,破坏了社会的整合机制,直接导致了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的动荡不安。政府为了解决社会危机,不得不采用高压政策,因而和民主和秩序的革命预期相反的是,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则是更加的独裁和动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分化,文化多元,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文化主体很难形成文化上的共识,政府在维持社会秩序构建核心价值观,维系阶层融合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美国相比,其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复合体,由于文化的高度整合,没有政权的介入,很容易达成社会共识,因而给人一种文化多元、政治民主、个人自由的假象,事实上是文化的整合分担了政府维持秩序的压力。而中国情况则恰恰相反,由于文化多元却整合不够,只有借助政权的力量才能达成社会共识,文化不整合加大了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压力。

当前 中国文化矛盾和冲突,文化的多元和对立 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构和谐社会都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发展战略。作为一种长远规划和系统工程,其最终的着眼点便是在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下实现文化的飞跃,进而以新文化带动新一轮次的发展 ,形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亨廷顿认为未来的社会冲突重要表现为文 明的冲突 ,代表中国文明的最高成就——中国文化 ,如若不及早克服 自身存在的矛盾,便无法在文明的冲突中壮大和独善其身,可见 ,克服文化矛盾,实现文化整合系民族存亡之大计。

【参考文献】

[1]塞缪尔 ·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 :新华 出版社,2002:15—25.

[2]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 :三联书店 ,1999 418-420.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 义文化矛盾[m].北京 :三 联书店1992:147—150.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182—185.

[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33—35.

[6]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5(4):3-18.

[7]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j].河北学刊,2004(5):86—92.

[8]尹鸿.大众文化时代的批判意识[j],文艺理论研究 ,199(3):76-79.

[9]苏 国勋.从社会学视角看 “文明冲突论”[j].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 3期:2l_29.

[10]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下)[j].国外社会科学,2003(3):1-12;(4):2-13.

[11]陈曼娜.钟敬文对文化分层理论的研究 [n]光明日报 ,2002—04—09.

外来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外交;基本内涵;文化交流;作用

时任我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认为,文化外交可以定义为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与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公关活动。还有李智认为,文化外交就是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

因此,我认为文化外交是国家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战略意图,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一种外交活动,是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外交作为民族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文化外交可以谋求民族理解、促进国际合作

不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很早就存在了,先于国家正式交往关系确立之前,而且文化交流的平和性,使其可以超越某些国际关系中的敏感的,而成为改善国际关系、构建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乒乓外交被国际誉为“超级文化外交”,对解冻中美冷战关系起到了超乎寻常的作用,是国家关系史上的杰出例子。文化外交还是促成国际合作的纽带。文化交流可以是同源文化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作为历史积淀的同源文化对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并以其共同文化特质的历史认同功能和亲和功能成为加强国际合作,以至于构建国际联盟的纽带。全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扩大,不断推动着不同文化体系的融通与认同,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交流、尊重则促成了文化作为整合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文化外交还是调和国际矛盾的良方。2003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欧会议的文化与文明会议上发表的主席声明指出:文化与文明的对话与合作是增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相互了解、理解和包容,避免误解和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异质文化认同的不断扩大与矛盾的弱化对于消除国家间矛盾、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文化外交可以促进经贸的发展

文化外交还可以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图书、电影、音乐、艺术品、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体现了文化关系与贸易关系的密切联系。同时,文化关系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合作。英国一向注重通过文化外交来促进和加强自己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英国文化委员会总干事约翰・本格在纽卡斯尔大学演讲时,就文化关系对贸易关系的影响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他说:“几年前,印度的矿业工程师在英国东北部的贝茨和维尔茅斯煤矿学习开矿技术。后来不久印度引进了英国Long Wall公司的矿山设备,接着英国又接受了46名来自印度的人员,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训,而且还签订了一个进一步购买矿山设备、多达1亿英镑的合同。”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经济上的合作越来越依赖于文化上的合作。“无论贸易和投资如何牢固地把日本与东亚国家联系在一起,它与这些国家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与中华经济精英的差异,仍然妨碍了它创立一个日本领导的、类似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或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日本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加剧了它c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关系上的误解和对抗。假如,经济一体化依赖于文化的共性――情况看来正式如此――那么,作为一个文化上孤独的国家,日本未来在经济上可能也是孤独的”。

三、文化外交有助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

文化外交有助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由于缺乏对外来文化的了解,人们往往会对外来文化产生意见。在现代社会,它一般表现为两种极端:一是族群中心主义或民族优越感, 它会导致盲目排外情绪和文化霸权主义;二是民族自卑感,形成万事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全盘西化”主张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崇洋”现象,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想要克服和摆脱对外来文化的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外来文化的了解,不能简单化的看来自外来的文化。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加强了解和相互认识的捷径,真实的了解和认识对方国的文化,还有助于对本国文化的认识。相互了解是文化外交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

[2]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1).

[3] 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J.M.Mitchell,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London:Allen&Unwin Ltd,1986,P.20.

[5]【美】塞缪尔・亨延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菲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41).

上一篇:批判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税制国际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