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因素

时间:2022-03-28 09:56:33

浅谈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因素

【摘要】想拥有一副美妙而富于艺术修养的歌喉,是众多声乐学习者的共同心愿。那么想拥有动听歌声,就必须经过严格、合理、正确的声乐训练,方可以获得。人与生俱来的嗓子,既是歌唱“乐器”,又是身体中一个不可分离的生理器官。我们学习声乐就是要将这个“乐器”训练得既科学又遵循人的生理特点,而且还能发出美丽动听的声音。

【关键词】基本要素 歌唱的呼吸 歌唱的发声 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语言

一、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我们生活中也有呼吸且人人都会,都是本能地吸进去呼出来,循环往复着,有时急促,有时缓慢,有时吸深,有时吸浅,这些生理现象的呼吸很自然,谁都有谁都会,但是歌唱中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不同,它要变化很多,并且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久。歌唱的呼吸要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运用。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歌唱技巧性的呼吸。

呼吸的存在形式贯穿整个声乐艺术表演的全过程。而且它如同清泉一般滋润着每一个发声器官,使其产生美妙的音响效果。歌声是运用人体内的气息慢慢振动声带,按照所要求的“音”的高低而发出的声音。因此,在歌唱时必须注意好如何呼吸。许多声乐大师对呼吸的重要性,都有自己明确的见解。如伊丽莎白舒曼说:“唱歌就是呼吸”;澳洲著名的女高音梅尔芭说:“要有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较美妙的嗓音更重要。”所以,呼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既对身体有益同时又能达到声乐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将肺部下面的三角形胸腔填满空气,使横膈膜伸平,压迫腹部突出,当腹部向内推入时,则能筋骨渐渐挺起,用肌肉的压力从腹部开始慢慢将之排出。呼吸包括两个动作:一个是呼、一个是吸,所谓吸当然就是将气吸入、呼就是将气呼出。现在一般有三种歌唱呼吸方法,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我个人觉得应该灵活学习,该深时就深;该浅时就浅,不一定总是吸得很深。

总之,呼吸必须自然,不费力,慢慢的做有规律的吸入和呼出。除了有时需要快的呼吸外,各部分的有关器官必须能协调配合,将气息集中到一个点上,缓和呼出。

二、歌唱的发声

1、发声的物理属性――发声器官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它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其物理属性主要是人的发声器官。主要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发声器官主要由以下器官组成: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共鸣器官: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

2、发声的生理属性

艺术用嗓除了物理属性以外,主要是一个大脑皮层控制着发声器官和全身相关肌群及组织的过程。

发声是声乐的基本问题,它与呼吸在唱歌的过程中彼此有极密切的关系,初学声乐,每天练习才能产生美好的效果。初学者每次练习时间以不超过十分钟为最妥,练习应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经过一个时期,发声感到舒适,练习时间亦可逐渐增加,一开始练习发声,必须先对呼吸方面的技巧有所掌握,我们应明确一个道理,声带本身是不发声的、所以声音不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而是运用气息振动声带,在声门出颤动,通过共鸣室,再传至其它共鸣区,然后才能将声音扩大,经过正确的训练使声音洪亮圆润,使音色在气息的支持下如丝带一样柔美。

我们在发声时,声带要与气息配合,要体会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这样,声音就有了合理的控制,声音就会一天天有所提高和发展。

发声前的姿态准备要自然放松,思想集中,面部松弛,状态积极。千万不可面目冷淡,双眉紧锁,两肩高耸,上胸挺出或背部弯曲,双拳紧握,这种错误的姿态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出优美的歌声。许多歌唱家在发高音时,常将头俯下,以便使音波传入头部共鸣腔而获得嘹亮的高音。因此,唱高音时下颌要微向下降,但千万不能压喉头,眼睛可向下看。在唱中音时,口型不必太大,姿态以少动为佳。

在艺术歌唱中我们要求音质纯净,没有杂音。不论发音是清凉还是圆润都要有情感。初学唱歌的人常会用大量的气压去唱高音或强音或音程距离太远的音。这会引起喉门过度振动,使声带受伤,所以要及时停止或加以纠正。

三、歌唱的共鸣

声音原来在声带里时是微弱的,但如果起了共鸣作用,音量就会洪亮起来。就象我们常见的吉他、钢琴、手风琴一样,它们都有共鸣箱,它们的共鸣箱来自哪里昵?就来自共鸣腔体。什么是歌唱的共鸣?我认为共鸣就是指当发声体到达人体某个共鸣腔体时,在声音的作用下产生一种物理共振现象,离开了声音就没有共鸣的存在。

人体主要有胸腔,头腔和喉、咽、口腔三大共鸣区(口、咽、喉又具有呼吸器官的功能)。由于这些腔体的生理构造所致,有的改变(调节)其形状大小后,对声音的质量和音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有的则不能改变(调节)其形状。

不能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胸腔和头腔(包括鼻腔和额窦、鼻窦和蜂窝窦等)。根据发声的需要,这些腔体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得以充分地利用。头腔共鸣的声音显得年轻而能致远,具有穿透力。胸腔共鸣能加强声音的厚度和深度,使声音结实而美满。

可以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鼻烟腔)。口腔可大可小,舌能伸、能缩、能厚、能薄,可以在口腔内自如地活动;咽腔的肌肉可收缩或放松;声源器官的喉头能上下移动。这些机能状态的调节,造成了上述腔体形状大小和空间的改变,这些能调节的共鸣腔是声源器官的近邻,因此,有意识地锻炼、调节这些腔体的机能状态,是我们获取扩大的音量和优秀音质的重要途径。

对歌唱者和歌唱演员而言,歌唱的共鸣是最重要的歌唱前提,歌唱训练主要是训练和锤炼共鸣的运用过程,正规的歌唱是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带有共鸣的演唱。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歌唱的共鸣?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呼吸气息的训练;其次可通过哼鸣方法训练去找不同的共鸣腔体。练习哼鸣可先用自然声区进行练习,找到共鸣的感觉,等有一定的基础后再找口腔共鸣体。歌唱的本身是以口腔共鸣为基础的,中低音区也是口腔与腹腔混合使用的,口腔共鸣不能没有,而高音区,必须要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四、歌唱的语言

歌唱的语言与平时讲话的语言有很大的共同之处。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在小学都学过,那时的学习方法,就是跟着老师读,如果老师的语音很正确,学生就能够学习到纯正的普通话,如果老师的语音有不规范的地方,或者学生受地方方言语音的影响太重,他们的语音也会有不规范的地方,所以,这样的学生学声乐,首先就要注意改掉平时讲话时不规范的语音,学习用普通话的语音讲话,力求清晰准确。老师也要在语音方面多费时间加以纠正。所有学习声乐的人,都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练习朗读、朗诵。练习朗读、朗诵,不但可以提高语音的正确和清晰度,而且也是声乐学习中的一种练声方法。如果经过学习,在语音上没有什么问题了,那么在今后的声乐学习中,就要注意歌唱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咬字、吐字的技巧。

歌唱语言应从生活语言出发,融生活语言于歌唱之中。歌唱语言要清楚、动听、感人,总的要求是:声母准确又灵巧,韵母形态保持好,自然适时来归韵,阴阳上去要记牢,轻重缓急须分清,语气语势处理好。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只有当语言与音乐的协同作用时才能够发挥其魅力。所以,在我们锤炼自己的声乐技巧、锻造自己美妙的嗓音时,请不要忘记掌握准确表现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声乐艺术达到完美的境地。

参考文献:

[1]薛明 《声乐之路》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李应华 《西方音乐史略》 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3]刘志明 《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台北大陆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版

[4]叶松荣 《西方音乐史略》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

(作者单位: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上一篇:意大利语与汉语在歌唱中的语言特点 下一篇:由“基本能力”考题看高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