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炒股到全民持股

时间:2022-03-28 07:03:40

伴随着股指迭创新高,去证券公司开户的人越来越多。卖房炒股者有之,贷款炒股者有之,代人炒股者、排队或走后门炒股者、老人炒股、小学生押岁钱炒股等各种新闻见诸报端。 “全民炒股”成为目前证券市场上最热的话题之一。肯定者和担忧者各执一词,争得不亦乐乎。如果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来理性看待呢?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截至5月28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突破1亿户大关。今年以来不足5个月的时间,沪深投资者开户数激增近2300万户,为历年最高。但是否真的出现了“全民炒股”?仔细分析,其实不然。这1亿开户数中,大约4000万是常年未动的死账户,只有6000万左右的活跃账户。但实际上,沪深两个市场的开户数绝大多数是重叠的,也就是说,一位投资者通常会同时开通两个市场的交易账户,故6000万账户宜减半计算,故实际投资股票的投资者最多在3000万左右。以市场较为认同的2000万-3000万参与者来看,按全国4亿家庭计算,参与比例仅为5%-7.5%,按1.6亿城镇家庭计算,投资者参与比例相应地提高到12.5%-18.75%。而按国际通用标准,股民与非股民的比例是1:6,所以仍在合理范围以内,而并不像一些媒体凭个案报道而断言的“已经达到全民皆股”、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引发社会问题和不可预测风险的状态。

投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虽然“全民炒股”言过其实,但投资者的热情高涨却是不争的事实。以新增A股开户数为例,2001年为688万户,2002年为230万户,2003年为135万户,2004年为168万户,2005年仅为85万户,2006年回升到308万户;今年更是加速上行,截至目前新增A股账户达到2300万户,远远超过了2001年到2006年的总和。为什么目前中国的股票投资热情如此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前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不畅通。就目前而言,居民的投资方式,一般有储蓄、购房和炒股三种。由于银行利率一再降低,再加上征收利息税,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把钱存在银行不但不能增值,就连保值都成问题。普通老百姓只要一算目前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就知道自己辛苦劳动积攒存在银行的钱,其实天天在损失。而投资房产门槛较高,炒房热所需的启动首付款就令许多普通人无法参与其中,而且国家还有诸多的制度限制。因此,面对火热股市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老百姓无非是在进行“理性选择”。

在居民投资方面,中国股市和外国投资市场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对于美国市场而言,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属于“富裕性”投资者,他们并未希望通过股市改变自己的命运,欧洲则更是如此。而对于很多中国城市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却希望通过股市这种高风险的市场为自己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支出、养老博取机会和财富。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客观原因,在当下中国出现了所谓的“全民炒股热”。

理性看待“全民炒股”

“全民炒股”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相反,它的益处还不少。首先, 股民能从炒股中得到收益,分享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这对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其次,上市公司同样也得到了充足的资金,降低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这不仅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减少了银行的金融风险概率;再次,一路走红的股市,不仅会增加税收和国家财政收入,还会使社会基金增值;最后,“全民炒股”使全社会民众的投资意识、财富意识得到强化。

实际上,“全民炒股”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全民炒股”的人员结构问题。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是市场投资的主体,而现在中国股市散户市场特征明显,截至5月25日的沪深两市账户总数中,个人账户为9939.26万户,机构账户为42.63万户,个人账户占总数的99.57%。在这些散户中,有些人风险意识薄弱,急功近利。在以不具备风险防范意识的散户为主体的市场中,市场容易处于非理性状态,形成羊群效应,引发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方面的问题在上调印花税后表现得很明显,印花税的提高只是政府正常财政调控手段的运用,虽然增加了短期投资行为的成本,但对多数投资者的实质性影响很小,而且并没有直接干预市场,但它却引发了大幅震荡,由此可见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二是“全民炒股”的资金来源问题。在这一波大牛市当中,很多居民以自己的房子、汽车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进入股市,造成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因为股市波动很容易造成资金流动性困难,而且借贷资金有借贷成本,投资者的财富损失会被放大,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银行放弃原有业务投资股市,则蕴涵着股市风险转嫁为银行风险的巨大金融风险,这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

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一路上涨的市场,特别一夜暴富的神话使很多人忘却了股市的风险。许多人负债投资,抵押房产投资,却没有交易止损概念。还有一些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投资者盲目跟风,更有不少“消息制造者”捕风捉影,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对于这些问题,管理层除了加大打击内幕交易力度、维护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普及风险意识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市场教育人。由于提高交易印花税,导致市场心理恐慌,从5月30号开始的暴跌,短短几天时间,上证指数跌去近900点,2万亿市值消失,这给有些盲目的投资者上了惨痛的一课。快速上涨的股市使人容易忘却风险,但调整下跌的股市更容易引发人的恐惧。对于股票市场这个恐惧和贪婪的结合体,风险教育的道德性责任固然重要,但想让投资者不经历输钱失败就成熟起来,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教育投资者,特别是在投资市场上,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说教,而是严格执法,严格监管。如果能从各种渠道杜绝“假消息”的产生,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储蓄利率,使其维持基本的正利率水准(尽管会引发热钱加快流入之忧),如果能真正理解“利率控制资金成本,汇率改善产业结构”这个普通的道理,那么通过市场化手段的调整和控制非理性的上涨,我们的市场才能走得更远,广大投资者才能真正分享到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

“全民炒股”转向“全民持股”

要化解相应的风险,强化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将“全民炒股”转变为“全民持股”,提高证券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炒股,是倒买倒卖股票,即用低价买进后以高价卖出,从中牟利。炒股的关键是不在乎上市公司的回报,而只在乎买卖差价,是短期投机行为。持股,看重公司的内在价值,着眼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的分红收益,不在意短期内的的价格波动,是长期投资行为。现在,炒股投机的人多,而真正持有股票进行投资的人少。从西方成熟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投资者由于市场选择的作用,将来会越来越多地购买基金,依靠专家去理财,因为他们时间有限,专业知识不够。这是间接持股的一种方式。以美国为例,其总人口超过3亿,开户人数8000多万,占比接近30%,但参与者较少进行短线炒作,投资者的大部分资金还是通过共同基金或养老基金等机构间接进入证券市场。这些机构持有股票的时长一般在两年以上。但是,从全世界来看,不管基金多么发达,永远都会有一部分投资者会一直自己买卖股票。因为对这些人来说,持有股票,不仅可以增长财富,而且自己亲自买卖操作,也可以带来一种满足感和愉悦。

然而,从“全民炒股”到“全民持股”不可能一下实现,中国当前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全民炒股”现象仍是现阶段的主流。首先,“全民持股”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们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公司的股票。而现在,合理的价格在中国股市几乎不存在。现在进入股票市场,想分一杯羹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但等市场冷却之后,等价格回归价值之后,全民都来买股票,买好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应该是可行的。只是,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其次,老百姓要正确树立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还需要市场各方长期努力才能实现。比如,养老基金在现阶段的中国不能迅速做大,普通老百姓只好亲自为将来的养老生活理财,这样市场散户化程度当然无法改观。而且,当前的部分基金公司,在投资者存在普遍的错误投资理念时,往往不是投入资源进行投资者教育,而是往往有意迎合市场的错误观点。例如,不少新“基民”简单地认为,一块钱的基金比三块钱的基金好。这本来是个很错误的观点,但是一些基金公司采取分拆或者大比率分红等措施,把高净值基金转为新“基民”认可的一块钱持续销售。在这一点上,部分基金公司迎合市场错误观点的表现缺乏行业的责任感,重点应当放在从整个行业利益出发增强对投资者的教育。

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频繁短线交易者,主要是入市两年以内的新股民,而股龄长短与交易周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炒股”是过渡到“全民持股”的必然阶段,两者是统一的。但“全民持股”和提高居民证券资产比重,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以盲目推高股价为代价。

(韩复龄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全民炒股:一个虚构的命题 下一篇:理论、法理与现实: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