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研究

时间:2022-03-28 03:00:02

【前言】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复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图1)。 浙江省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齐全;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浙西北区属江南地层区,浙东南区属华南地层区,这两个地层区分属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范畴,因而在岩性...

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研究

摘要: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已经对地区社会的安全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地质背景和条件的调查研究,对浙江省滑坡类型及分布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总结,对不同类型滑坡的诱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滑坡防治措施。

关键词: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防治措施

1 引言

浙江省地质环境复杂,随着近年来工程活动的加大,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已成为浙江省四大自然灾害之一。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一直是国际国内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对象之一,国内外最直接最常见的调查方法是滑坡变形迹象调查,笔者通过工程实践,结合相关资料,对浙江省内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区域性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各种滑坡的形成机理、诱因进行了研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开展滑坡调查及治理提供借鉴。

2 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条件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复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图1)。

浙江省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齐全;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浙西北区属江南地层区,浙东南区属华南地层区,这两个地层区分属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范畴,因而在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及变质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江南地层区内的元古界,呈北东东向或北东向分布,出露范围较小;华南地层区元古界基底变质岩系,可划分为八都、陈蔡二个岩群。

浙江省座落于两大构造单元之上,浙西北处于扬子准地台之东南缘,以褶皱、断裂发育为特征;浙东南则属华南褶皱系,断裂及中生代盆地构造发育。全省区域性断裂可分为北东、北北东、东西及北西向四组,按形成时代可分为元古宙、古生代及中生代三期。其中,浙西北区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浙东南区以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为主。

图1 浙江省地貌及分区图

Ⅰ、浙西中山丘陵区;Ⅱ、浙中盆地区;Ⅲ、浙北平原区;Ⅳ、浙东低山丘陵区;

Ⅴ、浙南中山区;Ⅵ、浙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及岛屿区

3 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浙江省已发生的滑坡灾害中,滑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根据滑坡体物质成分、滑坡的运动方式,又可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大类;岩质滑坡根据岩石类型不同又可以划分为沉积岩岩质滑坡和火山岩岩质滑坡;而土质滑坡根据物质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基岩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和淤泥质粘性土质滑坡。

3.1 岩质滑坡

从已经发现的滑坡统计情况来看,以碎屑沉积岩为主的岩质滑坡占滑坡总数的5%左右,规模以中小型滑坡为主,且以已经滑动滑坡为主。从滑坡体岩性特征来看,主要发生在较坚硬―软弱砂泥岩岩性组。

以火山岩为主的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东的浙江省东南山区;火山岩岩质滑坡数据约占全省滑坡总数的5%左右。从已经发现玄武岩滑坡来看,蠕动滑坡占80%以上,滑动规模则以大中型为主,主要发生在坚硬块状玄武岩夹松软粘土层岩性组中,其次是发生在坚硬―较坚硬火山碎屑岩性组中。

玄武岩滑坡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嵊县―新昌、天台、宁海等玄武岩台地区;据统计嵊县―新昌地区共发生玄武岩蠕动型滑坡17处,规模以中―大形滑坡为主。滑坡体主要由晚第三系嵊县群橄榄玄武岩组成,滑动面为硅藻土等软弱粘土层。

其他类型的火山岩岩质滑坡主要为凝灰岩、花岗岩岩质滑坡,分布零散,常与人类切坡等工程活动有关。

3.2 土质滑坡

基岩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是土质滑坡中最主要的部分,约占浙江省滑坡总数的80%以上;该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南部火山岩山地丘陵地区,浙西北沉积碎屑岩区也有分布。从现有资料的统计情况来看,以中小型规模的蠕动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火山岩与侵入岩等风化残坡积层中,一般沿基岩界面或基岩弱风化带处滑动。残坡积层厚度及其所形成的滑坡规模在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山区要比浙西北碎屑岩分布区要厚和大。

淤泥质粘性土土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江海岸及港口码头处,从现有资料的7处滑坡来看,滑动规模在0.4~3.0×104m3之间,属于微小型滑坡,滑坡体主要由全新统淤泥质粘性土和人工堆土所组成。

4滑坡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

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二大类四种典型类型,即碎屑沉积岩岩质滑坡、火山岩(玄武岩)岩质滑坡、基岩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和淤泥质粘性土层滑坡,各类滑坡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有所差别。

4.1 岩质滑坡

以碎屑沉积岩为主的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西的浙江省西北部沉积岩分布区域。从滑坡体岩性特征来看,主要发生在较坚硬―软弱砂泥岩岩性组,且大都为顺层滑坡;沉积岩岩质滑坡地质灾害80%以上是发生在奥陶系、志留系、侏罗系等沉积岩体中。沉积岩质滑坡的发生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年上升趋势。沉积岩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与人为因素包括劈山造路、削坡建房、开荒造田、挖坡开矿和兴修水利等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暴雨或持续性降雨仍然是其重要诱发因素。

以火山岩为主的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东的浙江省东南山区。从已发玄武岩滑坡来看,主要发生在坚硬块状玄武岩夹松软粘土层岩性组中;滑坡体主要由上第三系嵊县群橄榄玄武岩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台地边缘呈陡坡地貌特征和软弱土夹层的影响。

火山岩质滑坡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绝大多数滑坡地质灾害均发生于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以后;从空间分布看,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玄武岩台地区和广大丘陵山区;在空间上往往有沿台地边缘成群出现的现象和规模较大的特征。地质构造的存在是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地质构造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结构面。降雨和人工切坡直接影响滑坡的发生,每年4~9月份的汛期和和台风也是该类滑坡的多发时段。

4.2土质滑坡

基岩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是土质滑坡中最主要的部分,约占浙江省滑坡总数的80%以上;该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西部、浙江南部山地丘陵地区。碎石土质滑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其形成条件主要与地形坡度、土层厚度等有关,降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同时与人类切坡密切相关。从而表现在年内分布不均和年际分布不均两个方面。即近90%的残坡积土质滑坡发生在5~9月的春雨、梅雨、台风雨期,特别是台风暴雨期间。从空间特征分析,地质灾害的平面分布与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同时,滑坡地质灾害的垂直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发生在高程500m以下的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地段。

淤泥质土层滑坡主要分布于平原区海岸和河岸等处;由于海岸、河岸等岸坡形状一般为平直、微凹,水下岸坡坡度较陡,自然岸坡稳定性与岸坡岩土质物理力学性质都较差;加上水流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等水流作用和地表人为活动,影响了海岸和河道岸坡地质环境稳定性;从而造成岸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在沿海平原地区河道众多,内河发育,海岸线漫长,为淤泥质土层滑坡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5 滑坡防治措施

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监测预报、生物措施、避让措施、工程治理措施等。

(1)监测预报:监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前者即简易监测,是通过人的感观系统直接观测形变与位移情况,后者是借助仪器监测获取各种信息。宏观监测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派专人定时测量变形破坏的水平、垂直位移,观察滚石、掉块、地陷、地下水露头、地表水的量变、色变,地动、地音、地表建筑物或植物的位移。微观监测一般应选择危害严重,规模较大的灾害点进行,常用方法有大地形变测量法或单一的灾害应变仪、声控器等,借助仪器获得变形体的空间形变、应变,地下水位等变化。浙江省地质灾害分布面广,适宜以宏观监测为主。

(2)生物防治:在地质灾害分布区应制止破坏植被,通过对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雨水渗入,保持水土,以达到防治地质灾害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

(3)避让:就目前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而言,对于某些地质灾害的产生是无法抗拒的。因此,在宏观经济布点时尽量予以回避。

(4)工程治理:在预防无效或不能躲避的情况下,对已有险情的灾害体,宜采用工程措施制止灾害的发生或扩大。常用的方法有:削(减载、削坡、清方);排(地下排水、地表排水、地面防渗);护(护墙、护坡、抛石反压);挡(挡土墙、锚杆、抗滑桩)等工程治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一种或几种同时使用,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为目的。

6 结论

(1)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3.2%,滑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根据滑坡体物质成分、滑坡的运动方式,浙江省的滑坡可分成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大类。

(2)以碎屑沉积岩为主的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西的浙江省西北部沉积岩分布区域;滑坡规模以中小型滑坡为主,且以已经滑动滑坡为主。以火山岩为主的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东的浙江省东南山区,火山岩质滑坡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3)基岩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是土质滑坡中最主要的部分,约占浙江省滑坡总数的80%以上;该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西部、南部山地丘陵地区,以中小型规模的滑坡为主,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段性。而淤泥质土层滑坡主要分布于平原区海岸和河岸等处,规模较小。

(4)滑坡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监测预报、生物措施、避让措施、工程治理措施等。

参考文献

[1]王洲平.浙江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J],灾害学,2001.12

[2]钱树根、鲍其云. 浙江省的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政策[J],浙江地质,14(1):90-96

[3]王恭先.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的国内外现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9 (1): 1- 91

[4]宋昆仑.日本的滑坡研究及滑坡整治技术[J],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3,No.5(11)

[5]阚京梁.省略

胡闪闪,男(汉族),生于1988年1月,浙江东阳人,学士,任职于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年。(作者简介一定要的,请勿截掉,谢谢)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的分析 下一篇:刍议三相交流电机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