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亨 第3期

时间:2022-03-27 07:58:25

丢开“毛毛”

我的女儿赞赞大概从两周岁开始忽然“冒”出了一个坏毛病:睡觉要摸“毛毛”。

“毛毛”是一块纯棉的布。去年夏天给她盖在身上的。可是天凉了以后,就再也脱不了手了。小赞变得没有“毛毛”就睡不着觉。“瘾”上来时,必哭着喊着,拿到手为止。

于是,“毛毛”一分为二。白天,赞赞在外婆家,“毛毛”要备一块放在那里午睡用;晚上,小赞回到爸妈家,“毛毛”理所当然要“候”着。

事情愈演愈烈,情况越来越糟。后来发展到,不仅睡觉时要“摸”,就连大白天也不离手了。有时候,赞赞做错了什么事情,妈妈稍微说重一点批评她,女儿就赶快拿起“毛毛”,在手里撸啊撸啊,还捂在鼻子上。好像“毛毛”就是安慰,好像“毛毛”能帮她改正错误。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向单位里的同事们讨教。

一下子,大家议论纷纷。原来,这是一个在小孩子当中挺普遍的现象:苏小姐说,她的侄女小时候要抱一只绒兔子睡觉。有一天晚上,说好的,小侄女在姑姑家过一夜。可是到了11点多,她突然非要回家不可。结果姑姑只好带着她穿过大半个城,把她送了回去。原来,没有兔子她怎么睡也睡不着。

小冯悄悄告诉我:她儿子现在8岁了,还咬被角。

小商说:她女儿就认准了一块印有小熊的手绢,每天要。已经弄得脏极了,也不敢洗。怕洗了,一时干不了,影响晚上睡觉。

……

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一晃,3周岁的赞赞要进幼儿园了。外婆早就预备好了“毛毛”。这个时候,妈妈突发奇想:不带“毛毛”去,试一试,看她怎么办?

外婆坚决反对:这样她要午睡不好的;午睡不好,她要累的;累了,她要生病的――生了病,你们别来找我。

是的,生了病,总是外婆“见义勇为”,因为妈妈要上班。但是,心爱的赞赞,你知道吗?如果你一直握着“毛毛”,你的双手,就不能腾出来画画,做游戏、搭积木就没空儿和小朋友一起欢笑……现在,正是个绝好的机会。你第一天上幼儿园。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新的小朋友。反正,一切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不习惯的。那就乘此机会扔掉“毛毛”!别扭就别扭点儿吧,难受就难受点儿吧。

9月1日在幼儿园门口,外婆和妈妈就这样僵持着。外婆手握“毛毛”非要送进去,妈妈非不让送。外婆说:“你走吧,上班要迟到了。”妈妈说:“你走吧,我要看你先走。”

外婆不肯。妈妈准备迟到。

实在不行了,妈妈说:“我走,你把‘毛毛’给我带走。”

外婆担心妈妈路上的安全,就让步了。

妈妈虽然装走了“毛毛”,却担心这午睡,赞赞会怎么度过?

爱啊,有的时候,实在是一种煎熬。

总算熬到下午放学了。赞赞欢笑着扑过来。妈妈不敢直接问她情况,悄悄地去问阿姨。

当班阿姨说:“赵铮铮午睡很好。”

居然是“很好”两个字,妈妈兴奋不已。

这样大约过了10天半个月,有次在床上,妈妈“不经意”地对女儿说:“小赞,你在学校里,没有‘毛毛’,怎么睡呀?”

“这样――”赞赞马上侧过身子,小手心对着小手心。

“谁教的?”

“睡觉阿姨。”

现在,赞赞晚上睡前如果玩得很开心,也会忘掉“毛毛”,安然入睡。当然,如果女儿提到了,妈妈也会交给她,而不会“强按牛吃草”。因为这样,只能引起逆反,勾起欲望。那又何必呢?

女儿,我首先要感谢你自身的成长,还要感谢幼儿园阿姨教的好方法。■

该点破时别敷衍

第一天,我在外面给母亲打电话交待一件事情。赞赞正由外婆带着。末了,我问我妈:赞赞在干吗?母亲说她正在看书,并且问她:妈妈电话听不听?

“不听,不听。”小赞好像很不耐烦。我想像得出她的头正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可能是打扰了她的“故事情节”。

赞赞快满3周岁了(还差2个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喜欢玩角色游戏。

常常,赞赞自称“老师”,讲故事给娃娃听;或者自称“医生”,给小动物们打针。每每这个时候,赞赞都相当投入。

想到这里,我说:算了,不愿意就别勉强。

可是,外婆已经把话筒递到了赞赞手里。于是,耳边马上传来女儿甜甜的声音:“妈――您好,我正想您呢。”

我一愣,她正想我?瞎说八道。

我脱口而出:“不对,女儿,你刚才还说不听不听呢。”

小赞不好意思地笑了。

放下电话,我就在想:我们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谎的?从这么小吗?那太令人遗憾了。

分析这件事情,赞赞并没有说谎,至少没有刻意地想说假话。也就是说:小赞这么做,绝对是无意识的。

可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隐藏着一种“有意识”的心理。那就是:要讨好妈妈,希望得到妈妈的夸奖或者表扬。

小孩子争取得到小红花或者小红旗,这是好事,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地得到它。每朵小红花里面不能掺水分,每面小红旗里面也不能有虚假。

作为母亲,我所能做的就是及时地戳穿“诡计”,不让谎话得逞,不让孩子尝到“甜头”。

比如刚才,赞赞说正在想我。如果回答:那妈妈太高兴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无形中,助长了不真实的东西,久而久之,从萌芽发展为真正的谎言。反之,如果及时地点破,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骗人”达不到目的,并没有多少意思。这样,缺点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纠正。

每天跟赞赞多说说话,多聊聊天。仔细倾听,坦陈看法。因为我们是母女,我们更应该是朋友。■

尴尬时刻

赞赞是个小女孩,所以她爸爸上卫生间向来就比较注意,每次总是随手关门、插门。而作为妈妈,我就忽略了这一点。因为赞赞从小到大,从蹒跚会走到现在,一直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妈妈。这样,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我根本就没有留心。

所以那一天,当我走进厕所时,赞赞忽然惊恐地叫起来: “妈妈,你出血了!”

我的脸一下子“腾”地红起来,一直红到耳朵根。因为不是出血,是月经。

这下怎么办?我特别惊慌,不知道怎样向小赞说明,毕竟女儿只有34个月。情急之中,开始瞎编:“妈妈不小心被撞了一下。”

“被什么地方撞了一下?”她紧追不舍。

我随手指了指放卫生纸的圆筒。

“赞赞去打。”女儿很生气的样子。

我一下子很激动。小心肝,懂得疼妈妈了!还有要保护妈妈的意思。真好!

我们俩都洗了手,走出卫生间。小赞一声不吭。

保佑这件事情赶快过去吧。我开始后悔平时的不拘小节。如果严谨点,今天就用不着出“洋相”了。

“妈妈,你会死掉的吧?”沉默了一会儿,赞赞突然这样发问,并且一脸的忧伤。

这时候的我,已经完全恢复了镇静。

我反问她:“你愿意妈妈死掉吗?”

“不愿意。”小赞走过来紧紧地抓住我,生怕妈妈没了。

我顺势把她抱起来:“女儿,妈妈不会死。妈妈只是生病,过几天就会好的。”

真的过了几天,我想赞赞早忘了这事。当我们因为一个游戏而放声大笑的时候。女儿突然像记起了什么似的:“妈妈,你病好了吗?”

“好了,完全好了。”

小赞不信,一定拉我到厕所里给她看。裤子上干干净净,她才如释重负。

差两个月3周岁的女儿,如此认真,如此纯真,又如此让人动脑筋,可不能再小视了。■

上一篇:要离家出走的小姑娘 下一篇:语言:脑的潜能与后天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