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研员的有效教育之路

时间:2022-03-27 06:22:47

一个教研员的有效教育之路

2010年2月,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正式启动了EEPO有效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孟照彬教授对兴宁区的230名实验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首期培训,在结束培训的时候,孟教授送给我们几个字:“实践、实践、再实践!”

从哪儿开始实践?怎么实践?如何保证我们的实践不走偏?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像山一样压在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员们肩上。

搭建桥梁——从“做中学”开始

为了促使实验学校的教师尽快开展实验,教研室决定在2010年5月举行第一期EEPO有效教育的强化培训。在准备会上,教研室主任让我担任主讲。就这样,跟实验教师们同一天进入孟教授的课堂,仅仅听了3天课的我被推上了有效教育的讲台。

我给教师们讲什么?怎么讲?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我一次次地翻看孟教授上课时的笔记,一遍遍观看培训录像,再寻找其他实验区的学习经验加以借鉴。经过几天的准备,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了讲台。3个小时的培训活动结束后,我自己感觉,通过这次强化培训,我的收获很大。经过细致认真的备课、讲课,孟教授讲授的有效教育的基本知识在我的脑海里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网络,我感觉一下子就走出了刚听完课时的那种混沌状态,理解和认识都明朗、清晰起来。

可是反观教师们,收获并不算大。因为时间短,需要强化的知识较多,所以我采用的是讲座式的培训,形式单一,教师们容易疲劳、厌倦,培训内容都是理论知识,较为枯燥,离他们的课堂实践也较远,难以引起共鸣。

我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培训才能受教师们欢迎,并且真正有效?同时接受孟教授培训,我通过承担一次培训主讲的任务,理解就提高了,而教师们的提高幅度却很有限,差别在于我是“做中学”,而教师们始终做被动的听众。这一刻,我恍然大悟,开始理解“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课堂如此,培训活动也如此,应该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受训者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做中学”提高效率。

这一发现犹如“神启”,我找到了培训教师的好方法。在以后的培训活动中,我改变了“一言堂”的局面,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安排内容,注意合理的动静转换,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们“做中学”。例如为了让教师们理解有效教育的5项指标“关注、关照、倾听、利用资源、亲和力”,我让教师们现场组建一个单元组,体验5项指标的具体操作,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修正。在学习课型方式的时候,我会准备相关的教案、案例,结合这些资料进行培训,让教师们从“做中学”、从“情境中学”。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活动中,我自己对有效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的认识不断加深,而教师们也越来越喜欢我的培训。

丰盈自我——从孜孜不倦求索开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兴宁区的有效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茶,但问题和困难随着改革的推进开始显露出来。

有效教育改革在农村及薄弱学校的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比较明显,但在市区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却遭到了领导、教师们的集体抵触和反对。有一次我到城区一所条件比较好的小学参加教研活动,做课教师用平台互动课型上了一节语文课。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平台互动课型上课,教师搭建的平台不太合乎要求,这直接影响到了这节课的效果。

当我给教师们分析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教师突然说:“有能耐,你拿出一节像样的课来!这一课以前我们学校的教师也上过,上得多精彩。现在用这种模式,你看就上成这个鬼样子!”一语惊起四座,当时在场的所有教师都注视着我。我想了想说:“我相信像你们这样一所好学校,以前教师们上这一课一定很精彩,但是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你当时看课的关注点在教师身上?还是在孩子身上?教师的课上得很出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收获也很精彩。有效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精彩比教师的精彩更重要’,今天的这节课,问题出在搭建平台上,平台的向度不够多,造成了对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有所限制,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这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是很高?是不是大多数孩子都有机会说、有机会做、有机会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就是学生精彩的地方。在改革的初期,我们的课难免不尽如人意,这不是有效教育的错,也不能怪上课的教师,更不能作为我们反对改革的理由,只能说明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们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在我的据理力争和学校领导的圆场下,这次风波得以化解。

回到教育局,我汇报了这个情况,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们现在之所以反对有效教育,是因为没有看到真正有效的课,所以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创建形神兼备的EEPO有效教育课堂”。

我们从案例分析开始,在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党雪妮的带领下,我们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教学片断、课堂实录等典型案例,组织骨干教师用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或是案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再结合有效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及时有效地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案例,教研员和相关的骨干教师每天晚上8点半~11点利用互联网展开研讨。一次,一位骨干教师就白天学校遇到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怎么判断课堂上的‘大动’,‘小动’?有些教师认为看学生活动的范围,有些教师认为看学生活动的人数。哪种说法对?”我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解答。

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有答案,有时候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有一次讨论“平台互动课型”,我提出“平台的向度要多,而且向度之间要相对平行”。但所有人都表示难以理解,有人甚至认为不对。我翻看学习笔记,记录显示孟教授就是这么说的。于是赶紧给孟教授写邮件,向他请教。不久孟教授就给我回了信,他说:“罗教师,你的理解是对的,但在培训初期,不要过多强化‘平行’。要多举例、多实战、多总结,后期再强化。”我如获至宝,把孟教授的答案向大家传达。用案例分析的办法,我们帮助教师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100多个,为创建形神兼备的有效教育课堂提供了学术支持。

那段时期,我们白天上班,对教师进行培训,下学校指导,晚上进行网上研讨,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但没有一个教研员退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停下来,实验教师遇到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教研员,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的认识不到位,怎么能指导教师,所以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我坚持了下来,大家也坚持下来了。通过不断的研讨、碰撞、请教,我不仅对有效教育的理解深入了,还更新了培训观念。

从头再来——从开放包容开始

同样是进行有效教育改革,有些人越做越有干劲,有的人越做越烦恼;有的学校快马加鞭,一路前行,有的学校却总不见成效……在我看来,但凡学得快、学得好的教师和学校,一定是用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去学习,去吸纳,去包容。而进步小的学校,或故步自封,或机械教条。

经常听到一些反对有效教育的人说:“有效教育的学习方式太小儿科,课型方式太模式化。”其实这是对有效教育了解不深而造成的误读。对此,孟照彬教授是这样说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承载者,学生的学习场一旦形成,他们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将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效教育就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提高教育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诚然,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包打天下,没有一种方法完全没有局限性,有效教育也如此,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在平时的教学研讨中,经常会有教师问我,“上要素组合课型,是不是7个要素必须全部使用上?”‘学习方式训练要求学生要面向发言人,当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学生面向发言人,怎么知道他读得对不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一些教师机械、教条地理解了有效教育的理念造成的。课堂的状况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情况下,解决和处理的办法不尽相同,如果教条、刻板地守住一些规程,会徒生很多烦恼,而且会影响课堂效果,与有效教育的宗旨相悖。

投身改革,势必会经过一番痛苦的煎熬。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还要敢于自我否定,敢于摒弃一些传统的成分,这样方能轻装前行,从头再来。要做到这一点,我想应该从包容的姿态开始,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

上一篇:一样的教学规律不一样的历史课堂 下一篇:山区学校的教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