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床工作的四大原则

时间:2022-03-26 07:39:03

论临床工作的四大原则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0071-02

临床工作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工作,既涉及病人的医疗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既涉及医学规范也涉及法律规范,传统的医学行为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临床工作原则应发生改变,而改变传统医学行为模式的不足,才能适应新时期的临床工作需要。本文提出临床工作四大原则,供同道参考。

1 科学规范原则

医学科学是面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科学,本身具有特殊的科学性要求和规范性要求。这些科学性、规范性要求是长期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人的生命和健康换来的,具有极大的严肃性,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遵守。一些科学规范已上升到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层次,具有强制性,违反它将要承担法律后果。《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执业,就是医学专科化发展在法律层面的反映。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要坚持专科诊疗原则,医生不能因接受过全科的医学教育而承担各个专科的临床工作,这与传统的医学工作有重大区别,这个原则反映了个人精力的有限性和医疗技术、医疗问题无限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由此而引发的医疗事件,产生的医疗教训是沉重的。医生不是全能的,医疗活动对象――病人又不是按专科患病,或按专科患病也会使整个机体结构功能发生改变,需要整体综合医疗。因此,临床工作中又要坚持会诊原则。通过会诊,可以集中各专科、各医院的综合力量,诊疗病人,使病人得到合理有效的诊疗,弥补一个医生、一个专科、一家医院医疗技术力量的不足,充分体现整体效应原则。

同时,也体现出对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是分担医疗风险的必要途径。临床工作是规范的医疗行为集合,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程序是科学性的表现和保障。每一个临床工作者都应认真执行医疗程序,并完善医疗程序,没有程序的医疗行为是医疗工作巨大的安全隐患。

2 尊重病人权利原则

现代社会高度重视人权,尊重人权,在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病人权利。尊重病人权利原则是对传统医疗中“求医看病”的否定,现代社会,医疗服务是一种消费,医患关系平等,病人有充分的选择权,而医生则只有服务义务,并合理获取报酬的权利。法律、法规要求医生要尊重病人的人身权、人格权、财产权,未经病人允许,医生除抢救生命外,不得任意处分。否则将会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每一个临床工作者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行医观念,从神圣的职业优越感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自我,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服务,已不具有传统的特权。不能有效的尊重病人的权利,充分实现病人的选择权和处分权,是医患关系不和谐和医疗纠纷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

3 医疗合理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自身的权利,逐步对医疗行为加以限制,集中表现为对医疗合理性评价,这是将医疗行为纳入服务领域的必然结果。医疗合理性原则,要求医生的临床医疗行为,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做出的,并且有在病人病情需要时及时做出医疗行为。其具体评价标准则是医疗规范和医疗原则,有时也会是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评价依据主要是病历。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医疗合理性原则意识淡漠,受传统观念影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环节。主要表现为:诊疗不注重程序,诊疗措施不重视诊疗依据的记载,诊疗活动缺乏分析,诊疗记录不全。最终表现为一个取得很好诊疗效果的行为,从病历上不能体现其诊疗行为的合理性,确能发现有许多不合理的情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临床医生和医院有苦难言。医疗合理性原则,必须成为每一个临床医生的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工作。

4 合理预测有效沟通原则

医疗服务是一种消费,虽然指向病人,但涉及整个社会各个方面。临床工作者必须具备对每一病人病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有效预测,并与社会各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体现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和应有的风险,使社会各界认同和理解,并得到他们有效配合,才能使医疗服务这一高风险行为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过高、过低的医疗风险预测,都会给医疗服务行为带来不利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医疗风险是随时发生的,只有及时充分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保障医疗环境的和谐。只对病人家属,不对社会各界的医疗服务观念已被社会的发展促成的全社会观念所取代,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临床工作是很重要的社会工作。

[收稿 2008-11-07]

上一篇:城市护士援建地震后乡镇卫生院的做法和体会 下一篇:特殊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