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企业资金风险分析及防控管理

时间:2022-03-26 03:11:56

浅谈铁路企业资金风险分析及防控管理

【摘 要】铁路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资金作为铁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不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铁路企业的资金管理安全关系到铁路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如何对铁路企业资金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将就铁路企业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控风险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铁路企业;资金风险;防控管理;财务公司

一、引言

资金管理贯穿着铁路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环境下,铁路企业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市场形式,如何抓住机遇、使企业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防范资金风险已经成为当今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铁路企业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

1.铁路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人才相对于匮乏

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对于管理人员自然就有较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同时掌握经营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及时的发现经营过程中隐含的风险,找出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然而对于铁路企业来说,由于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等原因,严重影响了铁路资金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加之随着我国铁路体制的不断改革,铁路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势必也会给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管理人才的匮乏必将成为铁路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之一。

2.风险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影响企业信誉

随着我国铁路体制的不断改革,当前的铁路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但是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这就导致了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形式化。同时,由于铁路企业缺乏资金风险的管理意识,很多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了马虎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面临较大的风险,有的甚至为了个人利益篡改账目,设立账外账,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铁路企业的商业信誉。

3.铁路企业内部资金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于铁路企业来说,一套严格的企业内部资金监督机制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铁路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全面的掌握资金管理的相关信息,时常会出现资金内部人为控制的问题,监督职能很难在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财务监督趋于形式化。

4.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使用率偏低

铁路企业产期以来都存在着粗放型的管理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铁路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大,很容易出现重复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铁路企业的生产成本比较紧张,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这样的管理问题导致了铁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使用率偏低,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资金风险。

三、铁路企业资金风险的成因分析

1.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铁路运输行业面对着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导致了铁路企业所处的客观条件非常不利,主要表现在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铁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的宏观环境,因为这些因素都对铁路企业的资金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当然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也会给铁路企业带来新的机遇,这就给铁路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2.多元化经营形成的风险

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更进一步的发展,铁路必须实行规模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要求,就必须努力为发展筹措大量资金,其主要方式可以通过自筹或者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向主业借款等。正是由于多元化经营需要大量筹集资金,这就使铁路企业面临着资金风险。

3.道德因素造成的风险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欺诈、违约、投机倒把等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对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例如最常见的严重扭曲的债权债务关系、大量的赊销赊购等问题逐渐涌入市场,导致企业的信誉大大的降低。铁路企业同样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加大了企业的存货量,使资金占用量过多,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

四、铁路企业资金风险防控管理措施

1.加大对铁路企业资金风险的重视,大力培养资金风险管理人才

所谓意识决定一切,铁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加大对资金风险的重视程度,将防范资金风险看做是工作的重点,充分认识到资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铁路企业内部资金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要及时的解决,铁路企业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资金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使其成为适应时代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人才,更好的为铁路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服务。

2.设置专门的资金风险管理机构,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铁路企业要对资金风险进行防控,就必须要设置专门的资金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铁路企业可以实施以下几点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第一,实行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专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这种模式的主要功能为内部单位办理内部结算业务,加速内部资金周转;办理内部单位资金调剂,降低内部单位筹资成本;减少内部单位资金结算的占用;监督管理资金流向,为管理者提供资金管理信息。第二,实行铁路财务公司模式。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种模式突破了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局限性,它的业务范围更广,融资手段较多。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铁路建设和营运对资金管理的需要,铁路行业迫切要求成立一个功能更全面的金融机构,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铁路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资金风险进行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审批制度,对资金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对超出预算和审批权限的资金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二,加强对大额资金的安全防控,健全完善大额资金运作制度,对大额资金的运作,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和大额资金支付联签制度。第三,对外部收入进行核实,严格验证外来票据的真实性,不能轻信他人,同时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销售人员挪用公款等。

4.不断完善资金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一个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诊断,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来防范资金风险。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将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判断标准,及时的发现企业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化解风险。

5.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责任制

铁路企业在防范资金风险过程中,要明确资金管理的责任制。可以说资金风险责任制是资金防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铁路企业要明确经营管理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建立起关于资金管理失误处分制、失误赔偿制,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责任的追究。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责任制,不仅有利于实现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也可以增强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促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的规避资金管理中的风险。

五、总结

综上所述,铁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资金管理的安全,随着我国铁路体制的不断改革,铁路企业应该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同时,铁路企业在进行风险防控时,一定要遵循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铁路企业的资金管理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

参考文献:

[1]邓颖,陈玉武.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2期

[2]张明艳,李俊强.国外政府行为风险投资资助中小企业创新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3期

[3]原国庆.浅谈铁路多经企业资金风险的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年06期

上一篇:关于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工作的挑战 下一篇:加强煤炭成本管控 节支降耗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