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析

时间:2022-03-26 02:51:05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析

摘 要: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的平台,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与要求及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现状令人担忧,设计好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对学生数学基础及数学作业情况的分析

(一)学生教学基础差的原因

从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小学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主要形成原因如下:

1.学校因素

农村小学在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都不及城市小学,致使部分学校一个教师要教多门课程,分散到数学课上的精力自然减少。另外,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当一个学生对于学习本是勤奋的,但由于数学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考试总是倒数,若不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致使开始抵制、厌恶数学学习,失去学习动力。

2.家庭因素

在农村,一方面,大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少有时间向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了解甚少;甚至受打工潮的影响,有些家长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于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小学教育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家长文化素质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他们认为教育主要是老师和学生的事,将孩子交给学校,孩子的成绩就应该由老师负责。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作业的现状

1.作业量过大

在现实的教学中,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我国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

2.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作业整齐划一,使得一些优秀学生吃不饱,缺少兴趣,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按时完成,整日为作业而作业,疲于奔命,有时就干脆应付一下,照抄别人的作业了事。

3.形式单调,缺乏个性

作业的形式单一、陈旧,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致使学生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对学生作业情况的探究和实践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的现状,笔者在作业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和实践。

(一)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为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1.实施分层作业和自选作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2.“错题式”作业

所谓“错题式”作业,就是教师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策略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和“人本回归”的目的。以下是“错题式”作业实施的第一个阶段。

摘录错题、分类整理:学生每人先备好一本错题本,然后把一周中的数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测试中经常出现的错题,摘录下来并分类型进行整理。具体大致可以分为:①因概念不清或概念模糊所引起的错误。②因计算粗心所引起的错误。③因审题不仔细所引起的错误。学生整理后针对自己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地选择2~3题加以巩固。

3.自主性作业

在每上完一章内容后,教师都要带领学生进行本章知识的复习巩固,但是教师一味地帮助学生梳理结构、总结知识,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看了孙维刚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后,我在每章复习的时候采取了如下的方式:

(1)学生自己列出知识结构图

(2)学生自己编写单元测试卷

通过列知识结构图和自编单元测试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梳理了知识,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变单调的作业类型为丰富多彩的全方位作业类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层次作业克服了不顾农村学生实际情况、一刀切教学的缺点,最大限度地顾及农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学生与兼顾个别学生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知情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既有利于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雪枫学校)

上一篇:让小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下一篇: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