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学法的选取

时间:2022-03-26 10:28:19

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学法的选取

[摘 要]伴随着英语教学法层出不穷地出现,人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后来的教学法肯定比早期的教学法科学。然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一种教学方法优于或次于另一种方法。本文将从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来浅谈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法。

[关键字]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英语教学法

从16世纪开始,英语开始受到重视,在拉丁语的夹缝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取代了拉丁语的主体地位,逐渐成为交际的主要媒介。英语教学法也随之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从最初的英语翻译法、直接法到20世纪的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本文从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浅谈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选取教学法。

一、从行为主义理论看教学方法的选取

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在于干预和控制行为,因此华生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联接之间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2]。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斯金纳也提出程序教学理论。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将重点和难点加以强化,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即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也是今天被人们批判最多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教授外语的基础,通过死记硬背以及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只重视语法,忽视语音、阅读、写作的学习。而听说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仍对外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强调大量的目的语的接触和实践,强调语言结构的操练。根据其“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机械的习惯形成过程,背诵对话和句型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两种教学方法机械、死板,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于是对之进行了猛烈批判。然而,我们也应该发现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记忆基本的语法规则、背诵经典例句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以达到熟练使用语言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悟能力,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习得第二语言[3]。

二、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方法的选取

建构主义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又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基本机制是同化和顺应[3]。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情景法、支架式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抛锚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以支架式教学法为例,它认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4]。其最直接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类教学法更适合于中、高级英语学习者。

三、从人本主义理论看教学方法的选取

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在美国,乔姆斯基理论重创听说法之后,外语教学曾经历了一段“困惑、混乱、不满”的时期,这时,一些教师把注意力转移到心理语言学,重树人本主义大旗,重视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性,出现了称之为Affective-Humanistic Approach的一个家族,其中包括全身反应法、沉默法和社团语言学习法[1]。另外,包括交际法、任务教学法,它们都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外语教学法。下面我们以英语教学中最流行的交际教学法为例,说明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外语教育专家和教师们接受了功能主义和社会语言学的结果,开始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交际教学法中主要有两类活动:“功能互动活动”,如比较画中的异同,推断事件发生的顺序;“社会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等。在交际教学法中,学习者角色更多是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协商者,同学间是相互依赖学习的;教师则主要是协调和加强教学过程的交际性[5]。交际教学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流行一时或正在起着重要作用的英语教学法都是有其心理学上的理论根基,他们都从一个侧面或是多个方面体现了人类学习语言遵循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不可弥补的缺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适时更换,甚至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使英语教学最优化,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 Rodgers, T.S.200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施良方、崔允.1999,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束定芳、庄象智.1996,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巧设提问 追求实效 下一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瓶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