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集体“过冬”:春天还有多远

时间:2022-03-26 10:09:14

纺织业集体“过冬”:春天还有多远

长期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国出口产品中产量最大、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国际纺织产品出口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纺织业巨人”。然而,近段时期,由于国内外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中国纺织业陷入了罕见的“寒冬”。拯救中国纺织业,就是拯救中国制造业,这无疑成了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四面楚歌”中的中国纺织业

在中国的各种产业类型中,恐怕还没有哪种产业能够像纺织业那样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纺织业既是一种传统产业,又是一种优势产业,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期,纺织业始终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当年的纺织业产业工人总数高达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的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而纺织产品出口带来的外贸顺差占当时全部顺差的70%左右,是出口创汇的第一大户。

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却陷入了“成长的烦恼”之中。在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下,纺织业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开始进入到一个发展的“低谷”。从2006年开始,由美国刮起的金融风暴,更是让中国纺织业的发展“雪上加霜”,到目前已呈现举步维艰的态势。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6月,国内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99.6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17.2亿美元。而在2007年,国内纺织服装的出口总额为1679亿美元。我国服装纺织业出口出现明显下滑。

纺织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增多是纺织业不景气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上半年以来,一批批传统的中国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内忧外患中破产倒闭。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制造业的倒闭潮中,纺织业也极有可能成为继玩具企业大量倒闭后的另一个最大受害者。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纺织企业将会有三分之一倒闭,约有400多万纺织工人将下岗。事实上,这种苗头已经在纺织业发达的一些地区开始显现。比如国内最大的印染企业绍兴江龙控股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已面临破产清算,而此前已有山东樱花、浙江飞跃、山东银河等多家大型纺织企业倒下,国内最大的PTA 企业华联三鑫也已摇摇欲坠。与此同时,纺织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纺织企业的大量破产,无疑将使大量已从农业人口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重新回到农村,这不但将大大减少成千上万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更会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负面的影响。

内外交困推倒纺织业的“多米诺骨牌”

中国的纺织业从昔日的辉煌,到现在陷入令人尴尬的发展境地,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使然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盲目投资引发产能过剩。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业一直被认为是国内受惠最大的行业之一。但实际上,我国入世对纺织业的益处被夸大和误解了。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更多是严峻的挑战。当时就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品的需求基本稳定,甚至还有所下降。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如果盲目投资、扩大产能,势必造成国内巨大的纺织能力和有限的国际市场之间的矛盾,最终必将导致恶劣的价格竞争。有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国内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3年和2004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达100%以上,2005年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近40%的增长。2007年纺织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剧。在这一波投资热中,中部、东部地区新上纺织项目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仅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六省纺织业投资额就占全国纺织业投资总额的78%。但大多数都以中低档产品作为投资方向,以数量打拼市场,生产的产品档次也基本雷同。一方面需求平稳甚至下降,另一方面纺织业的产能急剧扩张,纺织业陷入困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人民币汇率上升削弱纺织业竞争力。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人民币升值给纺织企业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大幅滑落。据测算,当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达到8%、10%、11%和12%时,棉纺织、家用纺织品、毛纺织和服装行业出口产品开始由盈利转为亏损。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依存度是40%,而服装行业更高。仅从产品价格而言,人民币升值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受人民币升值加速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大省广东今年一季度对美出口大幅下滑,服装及衣着附件的下跌幅度竟达25.6%。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是纺织业具备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的重要法宝。不过,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调整和劳动法的推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据业内预测,2008年纺织用工成本增加幅度在20%―30%之间,对于纺织企业而言,静态来看,职工工资占主营收入比重会增加1.5个百分点,即由6%提升至7.5%左右。如果产品价格不能同步提升以消化这部分成本,对于利润率徘徊在2%以下、竞争力孱弱的微利或亏损企业而言,后果可能是严重的。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目前的纺织服装企业,有三分之二在亏损或者在亏损的边缘,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盈利。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使中国纺织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东南亚近邻的3―4倍,周边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产品上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全球金融危机抑制国外需求。随着金融危机波及面的扩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普遍减缓,失业问题突出,居民收入水平降低,消费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对进口产品需求的下降。据摩根斯坦利预测,未来数年美国的消费增长率将比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下降1.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40%。与此同时,经济萧条还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恶化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经济环境。事实上,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案件最多的国家,这其中,纺织品的反倾销诉讼也屡见不鲜。

多管齐下助纺织业走出“寒冬”

为了重振中国纺织业的雄风,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力图遏制纺织业下滑的势头。

降低贷款利率缓解纺织企业的资金成本负担。就在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和国内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的情况下,央行在10月29日宣布,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而这是继10月8日决定下调基准利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央行再度作出了降息的决定,政策力度之强历史罕见。降息给纺织企业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避免其利润进一步恶化。

出口退税是调控纺织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在2007年,鉴于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增加以及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现实,有关部门进行了出口退税改革,普遍降低了退税率,给不少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一年后市场风云突变,国家不得不再次动用出口退税政策,不过这次调控的方向正好相反。2008年10月21日,财政部宣布自当年11月1日起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4%。出口退税率的调高,使得我国纺织企业可由此增加一定的收入,并有助于减轻纺织行业面临的出口减缓压力。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缓解纺织业融资困难。融资难是导致我国纺织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陷入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纺织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而融资难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中小纺织企业发达的广东省,截至2007年底,广东小企业授信户数为84023户,仅为全省民营经济单位347.5万户的2.41%。而且贷款余额呈大幅下降趋势,小企业贷款仅占三类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3.34%,比年初下降8.22个百分点。目前,国家释放出的信号是非常重视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的困难,会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转型,而放松贷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此外,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要重视直接融资的作用,还应充分发挥企业债券的融资功能;另外,还鼓励发展信托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尤其是私募股权基金,将是增加纺织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

加强纺织业的研究开发支持力度,提高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国外纺织服装企业会把每年8%的利润应用于新品研发和品牌培育上,而在国内的纺织企业,这个数字不到1%。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虽然早已是世界“纺织业大国”,但离成为世界“纺织业强国”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鼓励企业的自主研究开发,提升它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市场各种情况的风云变幻。

除此以外,还应大力鼓励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在这方面,一些国内著名纺织企业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比如海欣股份收购美国GLENOIT公司纺织分部和天一麻纺有限公司收购德国亚麻制品品牌HILTEX,以及不久前雅戈尔对美国著名大型服装企业Kellwood旗下男装核心业务――新马服装集团成功并购。纺织企业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也是摆脱其国内发展困境的必要之举。

(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博士后)

上一篇:传统铁矿石作价机制还能维持多久 下一篇:“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及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