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应警惕肺栓塞

时间:2022-03-25 04:54:36

剖宫产后应警惕肺栓塞

吴女士今年30岁。前不久,她在某医院通过剖宫产顺利地产下了一名男婴,母子平安。但吴女士在产后的第7天突然出现了左小腿疼痛、肿胀的症状。由于这些症状并不严重,吴女士也没有在意。到了产后的第10天,吴女士在一次下床活动时,突然出现了胸痛、干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不能平卧等症状。家人急忙将其送往医院,经做CT检查,吴女士被诊断患有由左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由于抢救及时,吴女士转危为安。

时下,由于怕痛或想给孩子找个出生的“吉时”,越来越多的孕妇在分娩时选择了剖宫产。尽管现在的剖宫产技术比较成熟,但与自然分娩相比,进行剖宫产仍可能给产妇带来子宫大出血等多种并发症。而在剖宫产的所有并发症中,最严重、最凶险、最复杂、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了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肺组织血液供应的病理现象。此病常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患者可出现胸痛、喘息、气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慢性肺栓塞患者还可伴有咯血的症状)。此类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很快引起肺部供血障碍,导致肺组织坏死,临床上将这种情况叫做肺梗死。肺梗死患者可首先出现晕厥的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约有一半会死亡。

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发病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高20倍)。这是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其体内凝血因子的浓度会明显升高,使其血液一直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女性在怀孕后期,其明显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流缓慢。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血栓性疾病。而产妇在进行剖宫产后,会出现子宫血管内皮受损、身体抵抗力明显降低、易患静脉炎等情况,这些情况很容易导致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此外,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在长时间卧床后,若突然起床进行运动,也容易导致血栓脱落而引起肺栓塞。

那么,产妇进行剖宫产后如何预防肺栓塞呢?

1.要尽早下床活动。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恢复知觉24小时后,就应在床上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等动作,并可试着坐起,还可请家人帮忙按摩大腿、小腿和脚等部位。此类患者在手术后的第3天就应下床进行缓慢的活动,以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2.要积极预防便秘。便秘是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便秘可导致大量的肠道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容易引起血栓性疾病。因此,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应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来预防便秘的发生,但不宜使用泻药进行治疗。此类产妇的便秘症状若较严重,可进行灌肠治疗。另外,已经患有血栓性疾病的此类产妇,在大便时不可太过用力,以免使腹内压增高,导致血栓脱落而引起肺栓塞。

3.要注意调节饮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排气后,可多吃蛋花汤、鲫鱼汤、鸡汤等流质食物,保持体内的水分充足,避免血液黏度升高或进而引起血栓性疾病。此类患者在伤口愈合后,可适量地食用高丽参、西洋参及鱿鱼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具有强心、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4.可适当地使用药物。患有肥胖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的产妇,在进行剖宫产之后,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5.要慎用氨甲苯酸等药物。这是因为此类药物可提高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

另外,产妇进行剖宫产后若出现了一侧下肢肿胀、不适、疼痛等症状,应考虑是否患了下肢静脉血栓。此类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对患肢进行局部热敷和理疗,同时可大剂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可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

上一篇:山药薏米粥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好 下一篇: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