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生命源泉

时间:2022-03-25 03:31:35

浅谈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生命源泉

合唱是一门以集体歌唱的方式抒怀、宣泄情感的艺术,讲究“协和”,亦是统一的发生方法做多声部演唱的和谐之声。它是流动的建筑,高雅的艺术,也是最能够走进寻常百姓的群众艺术。合唱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合唱的魅力,能让人一旦陷入便不可自拔”。

中国的作品如何在创作、创编上更加“有气韵、有血肉、有个性”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阻碍中国合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现如今,中国与国际合唱的接轨尚待时日,我们怎样才能够缩短时间,加快步伐跟紧国际合唱的脚步?

首先合唱编创的观念要更新、合唱的基础要打牢、具有我们国家独有的特色要明显。在音乐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在合唱作品中要将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好,将现代性写作技术应用到中国合唱的创作中,并在现代作品中体现中国多元的民族元素。比如我们家喻户晓的作品《小河淌水》《一窝雀》,以少数民族母语、音调为基础的创作理念,并配以以人声器乐化、节奏化、音响化、音色化、行为化、交响化等当代前沿技术和艺术风格为参照进行合唱的创作,既保持了旋律横向的流畅优美,又呈现出和声纵向的丰富声效。另外,旋律核心音调的民族特色必须保留并强化、旋律线条中可以引入较自由的半音化处理、吸收非调性无调性的因素、双调性或多调性的布局和处理、和声上非传统和声的处理、运用微型复调节奏对位等现代对位手法、自由反复的处理等多种民族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其次合唱的创作者、表演者、欣赏着的审美需求存在着差异性,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合唱作品的编创要保持个性,同时获得大众审美心理的认同,就必须把握时代主题,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再者做好提升“源头”-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全员参与,孩子们自小时候就参加教堂唱诗班,在演唱时,习惯于互相倾听,耳濡目染,感受到的就是塔顶般“拢起”的声音,因此一发出声音就是和谐的、有声部的、有层次的。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但是合唱基础薄弱,近十几年前才开始,近几年才开始蓬勃发展。合唱的人群由开始的中青年为主,如今扩展为上至耄耋下至幼童,合唱的作品则由开始的简单齐唱、轮唱拓展为如今的几个声部的交织。一方面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合唱理念,一方面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演唱,最重要是,如今,在中国大多数小学里,都开设了合唱课程,组建了合唱队伍,由专业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中国合唱协会每年也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举办各种培训学习班、举办多次国内的合唱比赛,乃至国际的合唱比赛,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业内合唱水平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积极促进了各省、市、区、乃至县等的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之余,演唱作品,开拓心胸,热爱生活,并用于工作中,热情饱满,珍惜工作、真爱生活、使我们56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如果没有这种合唱的广泛普及,没有这种实践学习、比赛等锻炼的机会;没有互相倾听,相互配合的协和效果,我们的合唱就会流于形式,演唱出的作品就会是一盘散沙,无美感而言,更甭说与世界接去传情达意。因此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源泉来源于广泛的群众基础,来源于广泛的比赛实践,来源于基础的音乐教育。同时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生活,谱写生活新篇章;根据需要并按照我国的音乐特点谱写新的作品、编创更动听的旋律,在世界音乐上占据一席之位。

上一篇:水,我们的生命 下一篇:议小说双重结构与并置结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