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

时间:2022-03-25 01:22:21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及分析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社区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独的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 12w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12w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降压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用药

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最多,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1]。高血压在老年患者中会更加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如果血压值在改善生活行为后仍然偏高,必须通过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或缬沙坦类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但是单一的降压药物往往无法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很多临床治疗都进行了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即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既能减少药剂使用量,又能相互抵消一些不良反应[2]。本研究通过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来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社区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3],其中中度(2级)高血压患者43例,重度(3级)高血压患者25例。同时,需对以下的患者进行排除[4]:患有继发性高血压、明显窦缓、心肌梗死、糖尿病、脑卒中、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支气管哮喘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钙拮抗药物(CCB)出现严重反应的患者。将上述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64.3±7.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7±1.8)年;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4.7±7.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1.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服用其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缬沙坦口服治疗,缬沙坦(代文,诺华制药,80mg/片,国药准字J20020003)1片/次,1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缬沙坦1片/次,1次/d +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5mg/片,H10950224)1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超过12w,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观察其血压的变化情况,均有专业人员使用经过质监部门定期检查的水银式血压计进行右臂肱动脉血压测定,测量之前患者需休息10min,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舒张压水平,或收缩压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的形式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高,且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治疗12w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降压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对照组中出现2例轻度头昏,1例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观察组中发生头痛、面红、神经水肿等不良反应患者共计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5667,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饮食结构中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比例较大,在进入中老年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逐步降低血压,但是如果血压值过高无法控制,会引起心脑血管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晚年生活质量,这时必须通过服用有效的降压药物及时进行控制[6-7]。

缬沙坦做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的受体拮抗剂,能够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专一性结合,阻止血管紧张素II和其受体AT1的结合,从而限制血管的收缩,使醛固酮的含量降低,最终达到降低机体血压的效果。缬沙坦的专一性较强,不会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和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不会影响患者的心律,通常在服用120min内即可达到峰值,分布相和消除相的半衰期相对较低,不会在体内蓄积,其降压效果能持续至服药后1d[8]。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碱性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是第3代钙拮抗剂的代表,主要作用于细胞膜慢钙通道,阻止膜外钙离子进入细胞,使由钙离子激活的肌球蛋白轻链合成降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减弱,最终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压降低[9]。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起效慢、药效持续时间长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但是单一用药对某些2、3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欠佳。两种降压药物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都可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同时缬沙坦可以抵消苯磺酸氨氯地平引起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踝部水肿等不良药物反应,因此二者可能具有协同降压的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具有更加理想的降压效果:经过12w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降压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华琦. 高血压诊疗新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2):86.

[2]张元宏.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3): 382-385.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7.

[4]陈宁,柴志勇,杨守忠,等.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0) :9-11.

[5]范海琴.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59.

[6]边平达,潘宏华,丁进军,等.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和降压药物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2004,18(3):222-223.

[7]王志军,柯元南,周建芝,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4): 246-249.

[8]佘军良.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80例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1,32( 35) :7480-7481.

[9]王妍焱,吴彬. 络活喜治疗老年高血压50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 9) :1379.

[10]闵敏.缬沙坦及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2,23(13): 9-11.

上一篇:女阴假性湿疣9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