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合二年级

时间:2022-03-24 09:37:00

江浙地区以个体经营、前店后厂式作坊为主的“产业集群”,正在迎来一场生死大考。

因为缺水缺电,江浙企业成本飙升,订单无法完成;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反倾销呼声在海外四起,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国家政策调整,一些低附加值商品走向末路;因为残酷的价格竞争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双重压力,造成一批批个体经营户、家庭作坊难以为继,曾经令人骄傲的江浙“世界工厂”不幸进入寒冬。他们是悲怆地死去?还是在寒风中挣扎嬗变,化危机为转机?

让我们看看中国羊毛衫出口重镇浙江嘉兴洪合毛衫市场,是怎样从粗放作业的一年级,跨入逐渐成熟的二年级的。

夕别京城晚云间,

千里小镇入梦怀。

衣衫轮毂赛小径,

一缕晨曦爬上来。

看着小街小巷里鱼贯而出的送货小车从身旁匆匆掠过,听着哗哗响动的横机编织声此起彼伏,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洪合羊毛衫市场到了。

隶属于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的洪合羊毛衫市场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成市于80年代。如今,毛衫产业在洪合镇的经济总量中占据90%的份额,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年成交额达30个亿,其中70%出口,是中国羊毛衫出口最大的市场之一。

洪合的毛衫产业集群,产品曾经出奇地好卖,以至于假货次品充斥了整个市场,很快,名声扫地,轨迹如同温州皮鞋的遭遇一样。几轮行业洗牌之后,失去了高端市场,被挤出中端市场,剩下惟一的救命稻草――低端市场。于是所有生产要素只服从于低价格这惟一的指向,逼迫洪合毛衫产业集群在死亡的边缘四处游走。这正是目前国内许多产业集群现状的写照。

要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通向上的利润通道;要么维持现状,继续向下的利润通道,直至死神降临。

洪合人何去何从?

“王老板们”的麻烦

五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气候宜人,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王老板,一个憨厚的中年人,在商铺里忙进忙出,吆喝吩咐家人收发毛纱,清点数量,修剪织片。一个早晨下来,额头汗珠浸润,背上衣衫尽湿。

“今天交来的织片长短不一,破洞不少,搞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王老板嘀咕着,发泄着他的愤怒,他决定去村里横机加工点巡查一下质量情况。

车子穿过镇区,沿着一条乡间水泥道路前行,两旁尽是挺拔的水杉,疏密有致,绿意丰盈。车子拐了个弯进了一家农户大院。

“哗哗――哗哗――”。充斥耳中的全是嘈杂的横机编织声。这家农户大院里十几间屋,一溜排开,里面住的都是外来务工者,从事横机加工业务。

王老板推门而入,望见墙角边堆放的一叠衣片抢步而去。那位加工户连忙停下活来,起身给王老板敬了支烟,说道:“王老板,这个袖子上起针是罗纹2×2,袖口结束后,要做平针,到上面又要翻成2×2的罗纹太麻烦了,一天拉不了多少片,我两天做下来实在不划算,你得加工钱啊!”

王老板没搭理,继续双手并用,上下翻飞,仔细查验了袖子质量。

“问题就出在你这里,有几个漏洞倒也算了,你睁眼瞧瞧,两个袖子都长短不一,你叫我怎么做衣服啊?做出来的衣服卖给谁啊?不好好干,光想着加工钱,我衣服卖不掉,你到哪里去结算加工费啊?”王老板发了一通脾气后,拂袖走人,直奔下一个加工点而去。

洪合人做羊毛衫是把工序分割成十几道,每个加工户只完成其中的一两道,由此产生了一个最有价值的现象,民众参与度非常高,属于全民运动式的草根经济,你只要肯吃苦,总能找到适合你做的一个环节。这样的乡镇,你很难说清它是一个什么组织,在行政概念上它是国家最基础的行政单位,而在经济概念上它则是一个严密的经营组织,有着严谨的产业链分工。在江浙一带,这样的特色村镇数不胜数。

1990年代初期,洪合毛衫市场火爆,王老板一头扎了进去,那时候钱太好赚了,不像现在做的人这么多,利润这么微薄。“现在,说是做老板,其实也就是养家糊口而已。”王老板对此十分感慨。

“那你想过如何把规模做大,跳出市场,去开办公司吗?”记者的提问似乎刺激了王老板内心的神经,他打开了话匣子:

“我怎么会不想啊?最初客户反馈的市场信息都是产品越便宜越好,于是就生产那些短时间能跑量的款式,成本从25元降到16元。哪知道客户老是跟我说,别家比我还便宜。我把你们当爷爷一样供奉着,你们把价格杀到我肉里去,太没天理了。”

到底哪里出错了?为什么成本降了又降,还是没有利润呢?忍着气按客户说的往便宜里做,结果还是亏。

在洪合羊毛衫市场内,像王老板一样的个体户有4000多家。激烈的竞争压力,让他们削尖了脑袋,想做大,想往上走。从2000年开始,王老板一直在冥思苦想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把生意做好,才能长大?

环境改造:产业升级奏鸣曲

就在王老板苦苦思索,历经挫折,犹未觅得出路的时候,洪合镇党委、政府也在研究个体经营户的成长之路。

坐在嘉兴毛衫业科技创业园建设单位的办公室,望着街对面刚竣工不久的100栋4层小独栋,科创园负责人给记者细细解释王老板们遭遇困境的缘由。

“王老板是被他的客户带进死胡同的。客户给王老板的反馈信息是,市场上只有价格便宜才能卖得动。于是他天天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从来没想过如何把衣服做好,因为好的衣服价格高,没有客户要。”

“那么,王老板该如何做呢?”

1、更换客户群。淘汰低端客户,逐渐更新到中高端客户,保证在产品品质提升之后,能有新的客户认可采购。这是从“向下的利润通道”转向“向上的利润通道”的关键一步。

2、开发新款式。低端客户对产品的款式要求不高,更多看重保暖的原始使用价值,而中高端客户,更加看重的是款式、品牌、质量等因素。

3、提升产品价格。只有价格提升了,才能于通过提高产品成本来实现款式、质量的提升。

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这已经超出了王老板这些个体户的能力范围,它需要政策、人才、技术、硬件、软件、市场环境等全方位的强力支持。

“我们洪合想要提升产业层次,就要开发和完善毛衫产业链,同时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服务,这两个支点会推动产业集群走向更高的层次。”镇党委政府经过大量调查论证,终于达成共识。

精心规划下的一场曲折跌宕的产业升级之路,在洪合羊毛衫市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旋即,洪合镇与承办公司华新实业合作开始了产业升级的硬件建设――造房运动。2000年,建设洪合羊毛衫市场第三交易区;2001年,建设洪合羊毛衫辅料市场;同年,参与开发组建嘉兴毛纺织城,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软件配套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001年,嘉兴毛衫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003年被确认为省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成立,对于一个羊毛衫交易市场而言,成立这样的中心绝对是个创举,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多此一举。要知道,至今这个中心都在赔钱,然而,洪合镇的账不是这么算的。

“如果我不成立这样的服务中心,那些房子,只是房子市场铺面,能不能卖掉还不知道,产业升级也就只是一句空话了。只有这样的服务中心,才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劲的动力,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赢利,但它将在以后的日子显示出它的价值。”

这些政策的、硬件的和软件的环境改造,被沈老板称为整个产业升级的奏鸣曲。

“3+1服务体系”发力

就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立不久,在洪合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羊毛衫联销公司作为承办单位大胆实施了“3+1服务体系”。

何为“3+1服务体系”?“3”是指建设一个信息中心、一个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和一个新产品展示演示中心;“1”是指建设一个外贸交易区。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四者相互促进,是个体户走向小企业的一个试验平台,更是他们的催化剂。为个体户走向规模化培育出几个样板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及服务基础,最终形成一整套培育模式。”3+1服务体系负责人对记者这样解释。

首先,信息中心办报纸、嘉兴毛衫信息网,向广大个体户提供信息服务,开展行业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升素质;其次,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聘用专业设计师,发挥他们的才智为广大经营户提供新款式,这是独立的个体户无法做到的,他们既没有如此大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如此专业的队伍;接着,新产品演示中心为个体户提品展示、客商洽谈的高规格场所;最后,外贸交易区吸纳市场内的经营大户培育扶持走向公司化运作,这是王老板们下一步所努力的目标所在。

然而,“3+1服务体系”是个全新的思路,想要转化为成功的模式,必然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当时,动员大会上听领导推介时大家都很激动,听过之后却一动也不动,个体户们说:“这是不是个面子工程,是不是务虚行动哦?”95%的人都持观望态度,“看看谁最先来吃这个螃蟹。”

其实王老板已经心动,他跟老婆讨论“3+1服务体系”,想立马开设公司。

“我听隔壁的张老板说,开公司注册资金要50万,你哪来这么多钱?”老婆兜头一盆冷水。

王老板一想也是,当场热度降至冰点。唉,开个大会,浪费了半天时间,还是趁早打包发货,要不把客户给得罪了,饭都没得吃。

“老张啊,听说你要开个新公司加盟‘3+1’啊?”王老板边打包边朝隔壁的张老板发话。

“嘿嘿!人生能有几回搏,瞎搞搞。”张老板谦虚得不行。张老板的生意规模一直比王老板大一点,也更早地感受到了升级的紧迫性,在动员会之前,就曾经作为商户代表多次和镇党委、政府进行过座谈。张老板细细算了一笔账:以前成本低的时候,一件羊毛衫成本14元,由于竞争激烈、产品趋同,只能卖17元,一年能卖10万件,由于没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只有房租和很少的固定经营税等费用,净赚20多万元。升级以后,保守估计,一件成本30元,可以卖到40元,一年卖10万件,虽然相应的营业税、增值税等费用会增加很多,但算下来查净赚70多万。

越算越激动,张老板让老婆留守门市部,自己在外贸交易区搞了个写字间,挂上了嘉兴市玛格斯丹服饰有限公司的牌子。然而,牌子挂出来2个多月,梦想中的中高端大客户还是没有出现,或者出现了没能抓住。张老板有些着急了,去找3+1服务体系的负责人问个究竟。

那天,信息中心正开会,没等张老板开口,信息中心主任急不可耐地喊:“来来来,老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信息中心刚接到一个客户电话,要定制3万件衣服,你有没有兴趣啊?”

还有这好事?老张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就是为客户问题来的,你倒行,料事如神啊。”张老板顿时乐不可支。

空闲的时候,王老板也去张老板新开的公司看看,一进门当场晕菜:样衣开发了300多个款式,灯光一开,比大商场还气派,一问价格都在30~50元。王老板心里暗暗替老张担心,这下可要死翘翘了。

“老张啊,你这些款式都哪里搞来的啊?”

“一部分是从广州买来的,一部分是新产品设计开发中心设计的,今年我在新款式上投入了2万多元呐!”

“客户这么少,你当心血本无归啊!”王老板善意提醒。

“别太担心。信息中心每天都有新的采购信息,我已经跟杭州的一家外贸公司谈成合作意向了,他们看中了我的新产品――水洗棉针织衫,准备下单3万件,明天就来签订合同。”

水洗棉针织衫?2001年,洪合人只知道牛仔裤、牛仔服是可以水洗的,还没听说过针织衫还能石磨水洗的。王老板心中疑惑,试探着问:“多少钱啊?”

“批发价46元一件!”

“呵呵呵,介巨啊!”(方言,意思是这么贵啊!)

一问启动资金,张老板说自己一分也没垫,客户打过来的30%定金足以启动整个订单了。天下有这等好事?王老板心中更加疑惑不已。

发货那天,王老板特意去看了看,那几个客人竟然随意抽取纸箱打开验货。做惯了低档货的王老板当场心跳加速,为张老板捏了把汗。再看张老板,倒是神情自若,处之泰然,验货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后来,王老板得知,张老板的这个订单,每件利润达到15元,3万件赚了45万。王老板心情很糟,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与张老板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了。

400名经营户报名入驻

到2003年,首批15家加盟“3+1服务体系”的个体户及小企业有12家孵化成功,先后进入工业园区办成规模企业,其中包括张老板。

“3+1服务体系”的成功运作,激发了大量像王老板一样的个体经营户的长大欲望。而“3+1服务体系”受制于规模、场地、人员、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时间内吸纳更多的经营户入驻培育孵化。

从张老板的店里回来的那一夜,王老板失眠了,埋怨老婆当时泼冷水,现在可好,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发财。

很快,王老板的机会来了。

2005年,洪合镇政府主办的嘉兴毛衫业科技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开始动工,项目首期用地125亩,建设6万多平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3万多平米的配套功能用房,可容纳100家个体户入园培育孵化。园区内设立仓储设施、人才工寓、职工宿舍、职工餐厅、培训中心、检测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财务服务、融资担保、法律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科创园与当地农业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可为入驻业主提供标准厂房价值70%的按揭贷款。这是为个体经营户搭建的又一个上升平台,刚一推出,便吸引了400多名经营户报名,已经急不可耐的王老板第一个签约。

2006年底,已决心升级的王老板接了一个8000顶帽子的外贸订单,看看样品,觉得普通得很:起针是2×2罗纹,顶部是逐级收针,按常规加工费用核算了一下工钱,加上毛纱费及其它费用,给了13.省略

上一篇:中国第四级 下一篇:“隐形富豪”10亿拿下德国机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