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绝对估值模型中的联系与差异研究

时间:2022-03-24 06:17:47

股票绝对估值模型中的联系与差异研究

【摘要】绝对估值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对未来现金流收益进行折现的理论,可大致分为DDM、FCFE、FCFF三种估值模型,此三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与联系,本文首先给出了估值模型对比分析框架,便于直观了解三种模型的研究思路,再进一步从多角度比较分析三者的差异与联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分析师在股票估值时,准确选择最适合的股票绝对估值模型。

【关键词】股票估值模型 比较分析 联系 差异

一、估值模型对比分析框架

如上图所示,在折现估值理论中,针对不同的估值模型,要使用不同的现金流类型和不同的贴现率,对应得出不同的现值,如,在DDM模型中,以现金股利(Div)作为分母,采用权益资本成本(Ke)作为贴现率,得出公司的股票价值;而FCFF模型中,以企业自由现金流(FCFF)作为分母,采用加权资本成本(WACC)作为贴现率,得出的是公司的总资产价值。

二、估值模型之间的联系

三种绝对估值模型虽然在选取现金流类型、贴现率和估值结果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些模型之间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现金流类型之间的联系

1.现金流可分为自由现金流量(FCF)和现金股利(Div),如企业自由现金流(FCFF)是指扣除了所有经营支出、投资需要和税收之后的,在清偿债务之前的剩余现金流量。而现金股利(Div)是指上市公司发放给股票持有者的股票现金分红,Div=净利润×股利支付率;此两类现金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主要受经营状况、股利政策、公司经营投资活动等方面因素影响,理论上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2.自由现金流量(FCF)衍生出企业自由现金流(FCFF)和权益自由现金流(FCFE)这两种形式,FCFF代表着归属于企业整体所拥有的现金流,而FCFE则代表着归属于企业权益部分所拥有的现金流。

(四)现金流固定增长率g的联系

通过固定增长模型和多阶段模型计算股票价值时,存在一个重要参数g,即现金流固定增长率。在DDM模型中,g=ROE*(1-股利支付率),其中ROE是留存收益率,这些数据需要结合公司股利政策以及公司盈利能力来预测的。而在FCFF和FCFE模型中,g是预测企业自由现金流增长率,主要是结合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情况预测现金流量表,进而推算出不同时点下企业自由现金流增长率。

三、总结

目前,以现金流为口径的绝对估值模型是主要的股票估值方法,在现金流折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公司情况细分为多种模型,模型之间又相互关联,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对不同类型公司进行估值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绝对估值模型。

参考文献

[1]廖俭.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与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3,18.

[2]刘捷.三种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对比分析[J].财会月刊,2012,(28):32-35.

[3]丘开浪.以自由现金流为收益口径的评估模型比较[J].中国资产评估,2009,18.

[4]李朝伟.Research on Stock Pricing Method[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王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作者简介:左胜强(198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资本运营。

上一篇:基于市盈率的证券市场波浪理论分析 下一篇:浅谈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应关注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