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3-24 10:11:26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今年来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心理问题之一。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为话题,目的是通过分析成因来找到解决之策,希望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并相互提高。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对策;积极健康

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调查和公布数据表明,高校学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心理、敌对心理等心理障碍,而受到这些心理问题困扰而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他们不得不休学或是退学,甚至是越来愈多地出现了轻生现象和刑事案件等。那么,造成高校学生们的心理障碍问题现状的成因是什么呢?

第一,由于自身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双重压力,他们担心自己今后会无法适应社会。由于当代这些大学生们所面对的社会是一个有着多种变革和变化的社会,新生事物的观念不断涌现,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那么,其中就不免有着正确的和错误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们与各种社会现象掺和到一起,对于他们造成了相互矛盾又相互影响的作用,搅乱了他们的思想和是非观等。高校中的很多大学生们,由于其思想和习惯仍然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之中,社会阅历还很浅,因此,他们缺少对社会巨变的足够思想的准备,往往对社会会感到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那么,其行为就会受到干扰和偏差,从而形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根据调查,高校的大学生们会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自己加大学习的压力,因为他们希望在学校里能储备更多的知识,以便给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其最终结果就是,频频给自己充电和积累能量的同时使得一些学生在超负荷的学习运转下过于疲惫以及无法及时排解和释放这些无名的压力,最终造成了心理上的问题。

第二,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种因素使得学校的学生们承受抑郁的困扰。一方面,高校的学生们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困惑、烦恼和苦闷等;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中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日益加速,这就会使得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们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再加之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等因素,那么,他们在面对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甚至是失恋等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很可能会日积月累成为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学生们往往把自身的弱点加以泛化,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从而失去了自信和对生活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无助感、精神极度疲惫、焦虑感、自责感和负罪感等。根据心理学知识,持续的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是导致更为严重心理问题的诱因,更为可怕的是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采取轻生来终结自己的生命去寻求解脱。

第三,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们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相对来说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会由于自身种种不足而更加松懈散漫,甚至对学习有厌倦感,没有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上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混文凭。究其原因,其一,大学生们对大学校园的期望值过高,许多学生对大学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进入大学后,暂时的新鲜感会很快消失,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也许会与想象中的浪漫与美好完全相反,于是会产生失望心理。其二,许多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抱着“松口气和歇歇脚”的心理,他们认为该是时间好好地玩一玩了,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那么就会极易产生意志消沉和失去进取和奋斗的目标。

第四,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们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目前大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主要有: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会交往。不愿交往会陷于孤独、孤僻之中;不敢交往是怕被拒绝、缺乏自信;不会交往是技能性的缺失和障碍。这是当代大学生们作为独生子女的一种悲哀和教育的缺失的表现,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基于以上所谈到的关于高校学生们所出现的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的分析,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心理障碍的干预,即:寻求解决这些心理健康现状成因的对策。

第一,加强对于学生们的入学教育,使他们可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入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们在尽快了解一个新的环境后尽快适应,使得学生们能够较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给与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美好未来的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通过建立感情和友谊来摆脱他们离开父母后的孤独感和不安感,积极培养他们正面的心理健康。

第二,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教育其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高等学校不但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积极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地方,从而确保他们全面和健康的发展。为了实现今后在社会中也充分展示自己的目标,他们必须立足于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以最为饱满的态度和精神来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各种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面对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职责。

第三,积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开展心理咨询的形式来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和指导来帮助求循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这是实现减少心理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学生们精神疾病的预防,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场所,他们的一言一行和点滴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校园,所以,我们也要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功效来影响和规范大学生们心理教育和行为,使得它们可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以上就是笔者就“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这个话题来进行浅谈,目的是通过分析成因来找到解决之策,希望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并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董羽冲.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方百盈.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1999(3).

[3]郑建,李师东,杨克菲,丁万涛,彭俊.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

上一篇: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弊端与改革 下一篇:卫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