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之声”响彻政治课堂

时间:2022-03-24 01:38:52

让“快乐之声”响彻政治课堂

摘 要: 教师要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由衷地发出“快乐之声”――笑声、掌声、惊讶声和争论声,从而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认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使政治课堂变得更生动、更真实、更高效。

关键词: 政治教学 笑声 掌声 惊讶声 争论声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然而在许多学生眼中,当前的政治课却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和“才智的屠宰场”,课堂毫无生机,教师空洞说教,学生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如何改变现状?政治教学要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的同时,“引以为乐”,让学生在教学中由衷地发出“快乐之声”,在笑声、掌声、惊讶声和争论声中改变对思想品德课堂的认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真实而高效。

一、笑声朗朗、乐融融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笑便是快乐的体现,有笑声,即说明教师教得生动而精彩,学生学得有趣而开心。在各种电视栏目中,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是我读初二女儿的最爱,每周必看,它到底有何魅力呢?我也陪看了几期,发现它搞笑、放松,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许多快乐时光。受其启发,我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每堂课至少让学生开心地笑三次,让学生在笑声中感悟知识,快乐成长。如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就先播放视频《快板:方便的时候》:一个外国时装名模叫玛丽诺,前不久随团出访来到中国,有一事让她费解伤脑壳,在酒店常听有人爱说一句话:“对不起,我方便一下,你等我。”这“方便”一下,玛丽诺就不懂了,翻译赶紧用英语告诉她,在中国,方便一下就是上厕所。玛丽诺一听哈哈笑,中国人真是有学问,上厕所不叫上厕所,说方便一下,真是让人难琢磨。有一天,在酒店,玛丽诺接到了一个小伙打来的电话,自我介绍我姓罗,并说:“喂,您是玛丽诺小姐吧?呦!太好啦,我是您的追星族,是您最最忠实的崇拜者,我想在您方便的时候和您合个影,您可千万别推托。”玛丽诺一听吓得脸色大变,浑身上下打哆嗦,说道:“NO、NO、NO,不要来,不要来,我方便的时候从不照相不会客!”学生笑意飞扬,其乐融融,听课热情和效率自然大大提高。紧接着我提出如下一些问题:“方便”一词在中文有多种含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你熟悉的中华文化标志有哪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思维在碰撞,智慧的火花在闪现,在笑声中轻松、愉悦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二、掌声阵阵、美滋滋

莎士比亚曾说:“演员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舞台上听到台下热烈的掌声。”身处课堂舞台中的师生双方都渴望获得掌声。掌声,是一种鼓励;掌声,是一种肯定;掌声,是一种支持。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教师如果明白青少年爱表现、爱出彩的心理,就应当创造更多课堂表现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表现欲望满足后的,从而对课堂学习产生好感,继而转化为学习动力。记得上《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问:“班上谁能背出孟郊的《游子吟》?”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声情并茂地背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带头给予热烈的掌声,并连声赞到“好样的,好样的”。接着我问谁会唱《母亲》这首歌,这时几位学生站了起来,我让他们来了一个小组唱,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整堂课由“唱父母、说父母、孝父母、爱父母”四个环节开展,学生动情、动性地吟、唱、说等,获得了一阵阵的掌声,心里美滋滋的,完全忘了这是一堂政治课。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课堂需要掌声,掌声是带动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的催化剂,是形成和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黏合剂。它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自豪、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若教师讲解精辟时,学生报以掌声,那便是对教师的最高奖赏,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然信心百倍、更加勤勉。老师要善于营造充满掌声的课堂气氛,让掌声时常在课堂中响起。

三、惊讶声连连喜多多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好奇”是初中生的天性,课堂教学中要激发他们的惊奇感,引发他们的惊讶声。其实,每一教学内容都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创设情境。例如:教《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世界著名残疾人演讲大师――尼克胡哲演讲的视频,并简要介绍了其代表作《人生不设限》。接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你相信人真有这么大的潜能吗?请大家就尼克胡哲的成长故事谈谈看法。并说说自己身上可能有哪些潜能?能从尼克胡哲成功中学到哪些好方法把它们激发出来?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连连发出惊讶之声,从而感悟到人的巨大潜能,认识到:尼克胡哲虽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四肢健全的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奋斗、创造,不谱写青春壮丽的诗篇呢?

课堂教学应不断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让学生在惊讶声中,喜获更多的感动、领悟、思索和启迪,这惊讶声可来自对事例的惊讶,对领悟的惊讶,对老师激励肯定的惊讶,还可来自对老师某项教学技能的惊讶。一堂课如果让学生惊讶声连连,必定能让学生收获多多。

四、争论声纷纷兴致勃勃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孩子的情绪、意志或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讨论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法,它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提高能力,达成共识,获得新知,促进知、信、行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倾听学生讨论,抓住其薄弱环节和困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更好地调整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如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以一则手机短信导入:我昨晚收到一则短信(看手机朗读):“尊敬的用户,恭喜您的号码已被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栏目组后台系统抽取为今日的二等奖幸运用户,您将荣获创业基金12.8万元及苹果公司赞助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详情请与李欣小姐联系,电话:1362****366。”“我刚刚质询过了,对方说是真的,但是要先汇款1000元作为公证费。1000元可以换12.8万元和苹果笔记本电脑,这对我太有吸引力了,你们觉得我应该把钱汇到指定账号吗?为什么?”在学生议论纷纷时,我接着设置以下系列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①你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最能诱惑人的事情有哪些?②哪些诱惑是好的?哪些诱惑是不良的?这些诱惑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③你是如何抵制和克服的?学了本课后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这些问题面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通过论辩、质疑、深思、感悟,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达到广泛交流、深层思考、理清思路、拓展提高的目的。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备课时要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把握。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学生随时可能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这要求教师适时介入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他们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只要精心设计、用心指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致必将勃发,课堂讨论必将更热烈、更精彩、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郑克进主编.和谐高效思维.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初中思想品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

[2]朱良才主编.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上一篇:外来工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 下一篇:“以学生发展为本”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