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连锁药店的经营与发展

时间:2022-03-23 02:04:25

浅谈连锁药店的经营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34-02

作者简介:杨柳(1977.4-),女,大学本科,主管药师。

[摘要]我国连锁药店行业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够,经营规模太小,难以进行有效的大规模扩展和规模竞争优势。在现有跨区经营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和改革,发展成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三九连锁药店在全省由10几个门店组成,分布在武汉、黄石、荆州、襄樊等城市。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管理、采购同销售分离。全部商品均通过总部统一采购,部分商品根据物流合理和保质保鲜原则由供应商直接送货到门店,其余均由总部统一配送。连锁药店要想业绩突出就需要管理规划、经营创新、核心竞争力创建、差异化特色经营的突出、客户服务创新、主动出击促销、企业内部营销企划、品牌传播、人才培养与贮备等整合提高是关键。以适应新的医疗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连锁药店;经营与发展;医疗改革

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开放,连锁药店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为广大求医求药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连锁药店在新的医疗改革中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连锁药店的兴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连锁行业初露头角,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连锁药店有400多家[1],其中门店数量超过一千家的还很少;年收入在3亿元的企业基本在200多家以下;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够,经营规模太小,难以进行有效的大规模扩展和规模竞争优势。目前全国已有药店12万多家,城市扎堆,农村稀少,竞争已到了白热化。

在我国进入连锁行业的几类资金:药品生产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上市公司。药品流通企业,外资及非医药领域的资金。基于零售企业的规模需求,和品牌需求,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尝试实施跨区经营,以达到一定的效益。目前多采用:自己开店,收购当地企业整合,特许加盟,药店与商超合作,进而发展到不同区域。

跨区经营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管理成本过高;在当地缺乏良好的公共关系;和本地企业的强烈竞争;经营人员的本地化问题;品种、价格问题;物流配送问题;因跨区而带来的厂家物流管理问题,串货的产生;信息交换和沟通问题;因圈地而进行的盲目开店,导致的经济效益问题;并还存在有跨区连锁的管理与监督问题:是法人还是非法人,税收问题,GSP要求的监管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总结提炼,在现有跨区经营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和改革,连锁店指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

2三九药店的经营

目前,三九连锁店在全省由10几个门店组成,分布在武汉、黄石、荆州、襄樊等城市。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管理、采购同销售分离。全部商品均通过总部统一采购,部分商品根据物流合理和保质保鲜原则由供应商直接送货到门店,其余均由总部统一配送。

连锁店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构成。

总部是连锁店经营管理的核心,具备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指导、市场调研、商品开发、促销策划、教育培训等[2]。

门店是连锁店的基础,主要是按照总部的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

配送中心是连锁店的物流机构,对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货、加工、集配、运输、送货等任务。配送中心主要为本连锁企业服务。

象2001年开业的湖南“老百姓”大药房以及在2002年开业的南昌“开心人”大药房之所以能够成为平价药店这种业态的风向标,正是得益于跨区连锁的经营方式。跨区开店不仅将“老百姓”和“开心人”的品牌向外省传输,也让“老百姓”和“开心人”的销售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快速增长。事实上,我们看到,在跨区连锁之后,不仅有中小型企业把渠道直接与这种大型平价药店挂钩,即使是大型制药企业也与他们签署采购合同,“老百姓”和“开心人”得以进一步分食医药销售渠道。

可以说,跨区连锁的经营手段在以“老百姓”和“开心人”为代表的平价业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平价业态也成为跨区连锁的第一个受益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商家的任何促销活动都是新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买到了便宜的产品而高兴,但会因为买到了自己认为赚了便宜的产品而高兴。对同一个产品而言,如果加大了促销的力度,一样会对消费者产生较强烈的刺激作用而形成销售。同样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很大因素是外界刺激足够大而形成的,促销力度的大与小实际上就是这种促销活动是否能够对消费者产生足够刺激以形成销售。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避免大家促销时拚礼品数量、拚礼品价格、拼降价幅度或是返现力度的雷区,使用较少的资源通过活动形式的策划或包装,来形成对消费者较大的刺激作用,让消费者觉得我们的促销力度比较大。也只有这样,促销活动才不会走入歧途[3]。

而促销频率的增加可以通过促销手段的组合、轮换使用来达到,也可以通过参与促销的产品的更换来实现;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刺激从而形成销售。

应该看到,连锁企业看似简单,实际都有其一套核心经营管理体系支撑其正常运营,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算术相加。优秀的企业品牌,它需要深度的策划,决不是靠广告公司帮助画几张标记性的东西,编几本宣传册,挂几幅彩旗,多开些门店就可以实现的。品牌是靠要素来支撑的。

零售连锁公司的品牌要素包括:①顾客认同度;②服务;③商品;④完善的信息系统;⑤信誉和信用;⑥开发员工的潜能;⑦创新和开发;⑧管理。

3人才是药店的主体

三九药店与其他连锁药店一样,人才可用奇缺来形容。如今的连锁药店要想业绩突出就需要管理规划、经营创新、核心竞争力创建、差异化特色经营的突出、客户服务创新、主动出击促销、企业内部营销企划、品牌传播、人才培养与贮备等整合提高。人才贮备与培养是关键。人员流动较大使得连锁药店管理上缺乏积累继承与提高。

连锁药店不但中、高层管理人才奇缺,合格的营业员也缺乏,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往往是招一批培训一下,就匆匆地推上岗位,然后又去招下一批……周而复始,频频地招人换岗,像走马灯一样变换,因而难以进行有效地大规模培训,差距可想而知。应该采取招来一批,稳定一批,巩固一批,真正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宽松的环境,注重自身建设,稳定药店发展。

3.1机制激励留人引人:首先是提高待遇和建立真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有识有志年轻人进入连锁药店行业。目前我国不是缺人才,而是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让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3.2高薪挖掘高级人才:深圳某较大民营连锁药店,40%的中层管理人员有在其他药品连锁企业工作的经历;某中型药品连锁企业老板则笑言已在猎头公司重金悬赏,几家大连锁药店的出色人才都已列入其“黑名单”。资料显示各药品连锁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明显提高,个别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换了好几回。

3.3校企联合:即连锁药业与药科大学或者医科大学联合开办药店,解决部分专业人才问题。比如武汉天兴堂主动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姻在成都办药店,他们合作开办的“瑞人堂”连锁药店目前直接受惠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是人才和技术,现有员工23人,其中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和退休教职工19人,占总员工的83%。这中间有教授3名,副教授1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12名。在药品监督管理环节上,对中药饮品及中成药质量进行监督的是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泡制班的陈在荣教授,技术力量十分雄厚。

3.4自建培训机构培养人才:连锁药店自己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培养连锁药店各级各类人才的专门机构。一些有能力的大型连锁药店设立专业的药店经营培训学院,国内外企业设立自己学院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加强在职培训,以及再培训、再学习提高。尤其是新药知识,需要营业员不断在工作中学习,最好是把学习考核成绩与激励挂钩。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已在全国深入人心,终身学习的观念也必须引入连锁药店行业。

一致、中联、海王等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培训制度。不仅如此,过去只是老总级出国考察,近年来,几家药品连锁企业都有意识地陆续将重点培养的人才分批送去美、日、法等连锁业发达的国家参加培训、学习,同时,借此与国外企业建立固定联系或客座指导关系,为将来合作埋下伏笔。

3.5超市+医药的人才组合:零售业是个比较难于经营管理的行业,其关键点就在于企业要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管理团队,唯有如此,才能把零售的点点滴滴做好。在管理方面,做超市开架式卖场出身的要比做柜台式药品销售的,更有经验和优势。从本质上讲,药品是特殊商品的零售经营,符合零售的市场运行规则,这些有零售经验的人,因为对零售业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使经营更有成功的把握。企业营销、管理层(包括店长)配备或招聘的人均侧重于其零售经验,因为零售是一个要和顾客面对面接触的行业,这部分人有和顾客打交道的多种经验,在具体决策上能够更好地抓住顾客;而商品管理和质量管理层配备或招聘的人则均是侧重于其专业知识,定位在为企业解决技术上的管理难度方面。不过,这两者不是绝对的互不干预,而是一种组合式的互为弥补。当然,这些有零售经验的人也必须尽快融合医药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也为自己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独特的门店+门诊的经营模式在当地区域市场立住了脚跟,获得了生存优势。这种模式一定是未来的一种好模式,在强调一个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走药店与医疗相结合的路,既符合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这个宗旨,又能让药店的优势得到发挥,更好的促进医药分家。

相对于一般的小诊所来说,有品牌的专业连锁店开展诊所服务,能让普通民众更有信任感。一个小诊所是无法做到“药品齐全”的,而一个中型店的存货就可能达到几十万元,这相当于小诊所的全部投资。举整个连锁公司之力发展诊所,自然比单体的诊所具备更多的优势。

与医院相比,对于顾客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药店里的药价已经被价格战冲到了低谷,比医院便宜一半以上的价格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便利则是另一个好处。一位顾客说,去医院要花半个小时挂号排队,到住家附近的诊所,半小时都够输液完了。至于医者态度,强调顾客是上帝的零售门店与忙碌无比的医院工作者之间的区别也是见仁见智。这个新模式要成功,严格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4]。

九洲创业者的背景使得他们在医疗界人脉较广,也能请到优秀的医师来为药店服务,多数仍属于退休后返聘的形式。薪水上,虽然没有医院那么高,但也按照医院的管理方式,根据职称来划分等级。

三九济民的药店和诊所也是两套班子管理,门诊由医疗部进行管理,店长是不能插手的。通过一些政策的制定,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联,比如药品销售、进店人数来设计一些管理方案,要求医生必须配合好门店,门店也必须配合好医生,这样大家的收入都会提高,同舟共济。经过两三年的磨合之后,也可形成医生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

上一篇:浅谈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医德教育 下一篇:加强民族学生《病理学》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