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效性初探

时间:2022-03-23 03:34:26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效性初探

摘 要: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习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当今课堂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喜欢用这种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进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扬弃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有其一席之地,但是在某些课堂上看似热闹的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却难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或者并没有陈述有关问题的内容或者见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还会自己做自己的事,对别人的讨论充耳不闻,并不参与。因此合作变成了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而且在小组学习的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误区。例如,合作的过程过于短暂,在走过场,还有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探究类问题,有没有探究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习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呢?

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内部构成如何,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分组很关键。在给学生分组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搭配,又要考虑到学生性格之间的搭配。首先确定小组数目及每组人数。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不同层次进行组合,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和交流,也方便了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评比。

小组内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责。一个小组内要有组长,要有记录员,还要有监督员,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角色要轮流互换,让学生明白小组任务人人有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2.选定合适的小组长,培训小组长

小组中组长是这个小组的灵魂人物,培养小组长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小组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分配任务、组织讨论,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要学会协调。组织组员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才能有助于每一位组员的提高。每一位组员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协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学会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置以及时机的选择

选对了问题,选对了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防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内容。老师在给学生设置问题时,问题必须是学生怀疑的,不确定的,这样才有讨论的价值。而且老师必须保证学生在自己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有小组交流的成就感,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其竞争力、创造力。

4.教师如何参与小组合作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学习中要及时发现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要求学优生和善于表达者学会尊重别人,倾听同学的观点,鼓励沉默者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建立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有效的学习活动。可以在讨论不热烈的小组中插上几句,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来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缺少了老师的调控,就会使合作失去作用。

5.教师如何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只有进行正确的、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愉悦地学习,赋予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教师评价外,小组之间还可以自评互评,这都是评价的好办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其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因此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整个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今后长期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合作学习方式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真正的主人,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打破唯书是从,为师是从的封闭式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成长成为一名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3]曾琦.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中央编译出版社.

[4]刘玉静,高燕.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例谈 下一篇:浅谈物理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