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需要呈现的“基本”授课信息有哪些

时间:2022-03-23 01:54:13

教案中需要呈现的“基本”授课信息有哪些

一、需要呈现教学对象的信息

教师备课备学生这是备课的基本要求,而备学生的过程与结果,有些信息是形成在过程记在大脑中的,也有信息是需要呈现在教案中的。如:关于教学对象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年级、班级、人数等。不要小看这些基本的信息,现如今教案既是教师自己教学参考的资料,也是教师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流材料之一。教案只有呈现年级、班级、人数这些授课的基本信息,他人才能判断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合理性与否,才能显示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怎样。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上课年级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是有关联的,上课班级的差异也与教案的产生发生着关系,班级学生数量直接关系到备课的设计,大班额怎样教,小班额又怎样上,这些基本的信息既是备课需要关注的信息,也是教案需要呈现的基本信息。

二、需要呈现教学内容的信息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组成元素,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呈现教学内容的授课信息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是课程的问题,落实到教案中,首先应该具体到教材,并且要明确,如:是学习跨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还是学习完整技术,一定要表述清楚,切忌不明确,如:学习内容是“武术或民族体育”。武术和民族体育内容博大精深,具体学习什么,很不清楚;其次是要落实到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即:呈现教学重难点的授课信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只有明确了重难点,教学才不至于偏离方向,落实才有目标,教学才有效果。如果将教学重难点都搞不清楚,那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航船就不知驶向何方,更不能谈什么教学效果了。

三、需要呈现教学目标的信息

教学目标在教案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结果。教学目标需要在教案中呈现并得到大家认可,但是很多情况下教案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表述没有体现具体性,主体不明确,行为动词使用混乱,学习的程度、达成的条件模糊,失去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更有甚者目标的主次不分,呈现的信息该有的没有,把教学目标搞得不知道究竟课堂在干什么。呈现教学目标授课信息,要明确具体地指明学生学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学,学到什么程度,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我多次投篮练习,能够独立完成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这样呈现教学目标信息就具有可操作性。

四、需要呈现教学过程的信息

教学过程是体育与健康教案需要呈现的重要信息,如果教学目标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呈现的是学习结果,那么教学过程呈现的就是课堂运行的过程,即:课的顺序和每一个环节大体上需要的时间、具体的学习内容、步骤、教法与学法、练习次数、教学的组织形式、安全提示与活动要求等。体育与健康课的结构是由学科性质、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等所决定的。在呈现教学过程的信息中,呈现课堂结构信息,既是整体教学设计的需要,也是突出学习活动完整性、合理性、针对性、系统性的需要。无论课的结构是准备、基本、结束三部结构,还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部结构,都要呈现清楚,并且要根据每一环节的活动内容,预设所需的时间,这也是教学严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在课的顺序提示下每一个环节具体要教学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要干什么,要呈现什么。如:开始环节常规教学的具体内容、准备环节热身活动的内容、主体环节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结束环节放松调整与师生交流小结的内容。呈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应尽量具体些,如:准备环节(1)定位徒手操:伸展运动4×8,扩胸运动4×8……(2)跑的专门性练习:原地摆臂练习,小步跑练习,高抬腿练习等。而在主体环节呈现的学习内容,如:学习快速跑,既要说清楚是学习哪个具体的技术阶段,还是全程技术,同时还要简单陈述所学内容动作方法。如果有游戏既要呈现游戏的名称,还要简明扼要地呈现游戏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切忌只呈现学习内容总的名称,如:准备环节“定位徒手操”,徒手操具体是什么没有呈现。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在每一个环节中,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顺序要呈现清楚,这就是教学的步骤。如果课堂教学前与后顺序不清,甚至不合理,那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就失去了章法,就会降低教学效果。针对每一环节具体学习内容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教与学方法要呈现清楚。呈现教与学信息,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资源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性的、互动性的、趣味性的教与学方法。切忌不虑教材,不结合师生特点和资源情况,公式化的、口号性的呈现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纠正错误动作法等教法,以及观察、模仿、自主、合作、探究等学法。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组织,直接影响教与学效果、每一环节、每一步练习都采取怎样的活动组织形式,要结合练习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呈现教学组织信息时,要考虑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场地与器械情况、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与安全,做到收放结合,灵活多样。活动的要求(包括安全提示)要呈现出来。呈现活动要求包括练习顺序、课堂纪律、学习配合、精神面貌、动作质量、安全提示等。只有课前将学生练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得周密,要求提得恰当合理,才能保证课堂运行安全、有序、高效。运动技能是在反复练习中掌握的,教师根据学生运动基础,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活动目的,要客观实际地呈现每个练习活动的次数。这样既强化了运动技能学习,也明确了学生练习的归属。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也要呈现在教学过程的信息中。

五、需要呈现课程资源的信息

课程资源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对于丰富练习手段,改变练习方法,调动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要积极地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这些在本节课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资源,是需要呈现在教案中的。如:教学所用的器械名称及数量,教学挂图的名称及数量,录音机,双杠练习的保护袋数量,练习投篮用的活动篮筐数量,自制的保龄球练习器数量等。

六、需要呈现预设的运动负荷和课后反思的信息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应关注的问题。所以,依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生理特点,预设课堂练习要达到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是体育教师应有的行为,也是教案需要呈现的授课基本信息。而对于课后反思,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是教师加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不但要提倡教师课后积极地进行反思,而且要将这一信息呈现在教案中,以加速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密度预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激活小学体育边缘生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