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价值链收益结构特征及外在表现形式研究

时间:2022-03-22 11:21:41

产业价值链收益结构特征及外在表现形式研究

【摘 要】 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是牛奶产业价值链内部收益结构不合理的外在表现形式。牛奶产业价值链当中的生鲜乳生产环节的高成本低收益是造成我国牛奶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而牛奶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的高额收益又共同促成了较高的零售价格。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面临着国外质优价廉的同类商品的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乳品市场,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以政府干预的形式对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进行调整,在提高牛奶质量的同时降低零售价格。

【关键词】 牛奶价值链; 收益结构; 利润池; 外在表现形式

一、引言

我国牛奶产业价值链存在收益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近年来,国产牛奶的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我国的牛奶价格已经赶上甚至远远超出了英、美等国的牛奶价格,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正是产业价值链内部收益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外在表现。低质与高价已经使国产牛奶丧失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内乳品市场也面临着国外质优价廉牛奶的严峻挑战,国外乳业巨头已纷纷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甚至国内企业娃哈哈也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养奶牛,产品将销往国内。

目前关于我国牛奶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奶农增收难问题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研究奶企和奶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另外四个国家的牛奶价格和相关成本的比较,以及对我国乳业价值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严重扭曲是造成国产牛奶低质高价这种外在表现形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若要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以政府干预等形式对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在提高牛奶的质量的同时降低零售价格。

二、中国与英、美等国牛奶零售价格的比较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液态纯牛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牛奶主要有常温奶(UHT奶)和巴氏消毒鲜牛奶两大类。中国市场上供应的主要是常温下保存、保质期较长的UHT奶;欧美市场上供应的主要产品是巴氏鲜牛奶。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牛奶零售价格包括UHT奶和巴氏奶,而国外统计数据仅仅列示巴氏全脂牛奶平均零售价格,所以本文采用我国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与国外数据对比,并假设所有对比国家的牛奶质量相同。为便于不同国家牛奶价格的比较,本文选取2011年10月份不同国家统计部门或其他权威机构公开的牛奶全国平均零售价格,按当期汇率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并统一以每升的价格为单位进行比较。对比国家选取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牛奶价格(单位:人民币元/升)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如图1所示。

根据图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牛奶的零售价格略低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相当,远远高于英国和美国。而根据世界银行的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数据,2010年我国国民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第121位,远远低于上述四个国家,甚至还不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十分之一。

2012年,我国主要乳品企业进一步调高售价,而与此同时,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牛奶价格开始下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新西兰的牛奶价格已经受到其国内消费者的普遍质疑和抗议,认为这一日常必需食品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普通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由于牛奶价格过高,新西兰2011年牛奶的销售总量已经开始下滑。2012年1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宣布将从2月份开始下调牛奶的批发价格。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其全国牛奶的平均零售价格为1.81澳元/升,这个价格相对于澳大利亚的人均收入而言并不算高,但是,在2011年,澳大利亚的主要连锁零售商Coles Myer开始在自己的连锁超市中出售自有品牌牛奶,由于压缩了流通环节,其牛奶零售价格大幅度降低,售价仅为1澳元/升,比全国平均价格每升低0.81澳元,折合人民币约6.5元/升,已远远低于我国的牛奶价格。

那么,我国的牛奶质量虽然不高,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本文将通过对牛奶价值链不同环节收益状况的分析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三、牛奶价值链收益状况分析

牛奶价格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最初生乳的生产到出售给终端消费者,奶农所要投入的成本及所获得的收益、乳品加工企业投入的成本及收益、零售环节投入的成本及收益决定了最终出售给终端消费者的牛奶价格的高低。本文将牛奶价值链划分为生鲜乳的生产、液态奶加工、液态奶流通三个环节,对不同环节的收益状况进行分析。

(一)生鲜乳生产环节

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生鲜乳的平均收购价格为3.20元/千克,约合3.29元/升。将我国2011年的平均生鲜乳收购价格与同期澳大利亚等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比较之后发现,我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仅低于新西兰,高于其他三个国家,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生奶收购价格甚至远远低于我国。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2011年生鲜乳平均价格(单位:人民币元/升)的比较如图2所示。生鲜乳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奶农投入的成本及收益。那么我国较高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是源于较高的生产成本投入还是奶农较高的利润空间?或者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成本分析

奶牛养殖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其成本主要包括奶牛、固定资产、技术、饲料、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其中,除直接人工外,奶牛、固定资产、养殖技术、饲料的投入均为固定成本,而奶牛养殖业的直接人工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很低,也就是说,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成本绝大多数为固定成本,所以,在固定成本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奶牛产奶量的变化会对每升生鲜奶的总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奶牛养殖业的利润对产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经营风险较大。

(1)成本比较

本文将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支出分为资本化支出和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两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对奶牛养殖业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方面,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包括饲料、人工、水电、防疫、配种、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其中饲料成本占比重最高。按照我国一般养殖户的平均水平计算,饲料成本约占日常养殖费用化支出的85%左右,其中精饲料成本最高,约占日常养殖费用化支出的65%。所以饲料价格的高低应该是影响生鲜奶成本的主要因素。下面将我国和其他四个国家奶牛的精饲料价格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到,在上述五个国家中我国奶牛的精饲料价格最高,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国家。

上一篇:我国油气开采与油气加工企业盈利能力辨析 下一篇:电子信息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