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3-22 04:11:54

谈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21世纪,城市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主导者的城市建设工程,已进入全新发展道路,不仅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念,也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因此,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形成了一个发展的共同体,在科学发展观念的引导下,资源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可以被充分挖掘出来。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两个观念,深度解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人力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对城市发展影响非常大,在城乡一体化、生态城市等理念的引导下,人力资源的节制、约束效果被充分突显出来。就目前城市人力资源劳动状态来看,复杂性劳动和机械劳动一样,都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建设作出贡献。

一、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由人才、劳动力、消费群体三者构成,作为人力资源中的精华,人才对城市建设的主导能力更强,因为人才的劳动行为是极富创造性的,它可以在原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建节能、高效建设模式。

1.1人力资源结构

城市发展必须与人力资源结构相适应,如知识老化、操作能力不强的人力资源,在推动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强。为此,技术领先者、高操作能力的人力资源,更受发达城市、发展中城市青睐。据统计,2012年全国发达城市的技术型人才数量做多,发展中城市劳动型、创业型、技术型人才相对均衡。

1.2人力资源使用率

市场化经济给企事业单位、个人带来了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是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却十分困难,人才饱和、人力资源转移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正常发展。资料显示,即使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其人才使用率都不高,在45、36%-67.23%之间。因此,人力资源使用率与城市建设的科学性直接挂钩,人力资源要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样,城市建设也应该为人力资源创造更多的岗位,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二、提高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关系的对策

2.1提高劳动力素质

现代经济,以生产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开始转型,科技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科技是人力资源最特有的经济优势,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劳动力素质。任何一个城市的土地、水、生产等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劳动力素质是无限的,素质水平高、应用效果强,城市建设的项目、资本会更加完善科学、充足丰富。因此,人力资源必须加大劳动力素质培养,以从本质上解决劳动与建设脱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目前,大部分城市依然没有摆脱劳动力素质低的困境,在随后的几年里,正处在资源矛盾发展阶段的城市,需大力拓展职业化教育,推行义务教育,从教育入手,优化城市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

2.2注重人才开发

众所周知,工业经济是支撑城市建设的核心,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以网络、科技、信息为主导的经济三元素成功侵入人力资源,占据主导城市资源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需要新型人力资源的支撑,因为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在发展中掌握主动,在建设中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城市建设发展依赖地区经济,专业化、规模化的专业建设项目,而这些发展内容的源动力都来自人力资源。

2.2.1引入“金字塔”工程

将人力资源划分为若干各层级,按照技术、专业、操作能力分类,构成人力资源“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力资源是城市核心人才,它不仅可以为城市创造丰厚的效益和价值,还能培养、训练出一支劳动力素质非常高的团队。因此,在开发人力资源时,城市要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人才、抓住人才。

2.2.2制定开发目标

首先,评估城市建设的大体环境和发展前景,围绕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确定资源总体实力、知识储备、操作能力等要素,并按照城市建设岗位的按劳分配,制定不同种类人才的开发方案;其次,创建人才市场,利用规范机制、合理配置,将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发展融合型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技术;最后,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将一个城市的人才资源汇总,根据资源信息,制定城市建设阶段性计划。

2.3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2.3.1创建人才培训工程

对不同种类的人才资源进行数量、能力评估,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拟定初步人才培训计划,培训的范围包括:重点科学、专业技术人、高新技术项目开发、企业家后备、金融保险、涉外经济活动、城市管理等人才。将这些资源汇成一个集合,让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围绕这个集合开展活动,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2.3.2优化报酬分配制度

针对技术型,存在明显能力优势的人力资源,城市建设应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首先,建设项目引进利润分红机制,让人才得到应用工作报酬,鼓励他们应用创新思维创造更大收益;其次,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科技工作者,在佣金制度的基础上,创建补偿劳动基金,由政府和受利企业共同承担,让人力资源在有效帮助下,拓宽资源能力;最后,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工资分成类别,以工作任务、责任、内容为基准,让工资报酬在压缩空间下实现“按劳分配”。如此一来,人力资源的发展会更加契合企业建设,技术革新、节能材料应用、科学规划建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3.4发展“产、供、销”一体化

相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升级的潜伏期更长,城市可以依靠一个“标志性工程”带动经济、政治发展,使城市在短时间内腾飞。而人力资源则不同,其变化幅度小,但是延伸范围非常广,可能极其微小的数据变化,便能影响城市一个领域、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为此,城市必须注重发展人力资源的“产、供、销”一体化,学会引入、培训、输送人力资源,通过资源链条向城市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技术资源、知识资源。此外,在“采购”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城市也应完善制度,如户籍、住房、养老保险等制度,这些制度可以将人力资源集中在一个控制空间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结论:通过上文对人力资源与城市建设发展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人力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固有资本,资源的能动发展、导向作用,可以改变城市一个发展时期的建设道路。为此,人力资源发展应独具慧眼,建立大的发展观,从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入手,有目的、有规划、有程序的完成每一个建设目标。总之,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控制要求很高,只有资源稳定了,城市建设才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环境资源,城市要想蓬勃发展,必须专注于资源建设,抓住每个重要资源的发展动向,走赶超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石永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12):110-124.

[2]张向前.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省泉州市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23(05):131-134.

[3]黎民.城市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人力资源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02):140-143.

[4]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7):109-112.

[5]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3):109-112.

[6]赵越.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28(11):109-112.

上一篇:四角切向锅炉炉内数值模拟文献综述 下一篇:谈谈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