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

时间:2022-03-22 02:04:17

【摘要】(1)若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拉力F=11N,使物块从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在传送带静止情况下刚好运动到C点,求传送带的长度; (2)在(1)问中,若将传送带...

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

许多物理问题中,各相关量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当物理现象变化到某一状态出现极限或转折时,都会出现临界现象。有关于解决临界现象的问题就叫临界问题。临界问题题型多样,知识覆盖面广,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既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各类的考试中,都有可能出现临界问题。

作为考生,如何判断题目是临界问题呢?临界问题是有它的显著特征的。比如题目中出现“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关键词语,就说明此题为临界问题。

在临界状态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进而准确找到临界状态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有的题目临界状态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临界状态分析错误。

笔者在某知名教辅资料中见到两个这样的题目。

笔者认为,原答案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原答案将临界状态分析错误。原答案认为只要蜘蛛下落的位移达到0.8m时,水平位移若不大于1m,蜘蛛就不可能到达蛛丝。这等于否定了平抛运动轨迹能和AB线有两个交点的可能。而事实是,只要蛛丝足够长,蜘蛛越过蛛丝到达蛛丝右侧后一定还要落回到左侧。所以只要蜘蛛能越过蛛丝,就一定能到达蛛丝,而不是落地时水平位移要大于1m。

(1)若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拉力F=11N,使物块从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在传送带静止情况下刚好运动到C点,求传送带的长度;

(2)在(1)问中,若将传送带绕B点逆时针旋转37°后固定(AB段和BC段仍平滑连接),要使物块仍能到达C端,则在AB段对物块施加拉力F应至少多大;

(3)若使物块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并仍滑上(2)问中倾斜的传送带,且传送带以4m/s速度向上运动,要使物块仍能到达C点,求物块初速度v0至少多大。

笔者认为原答案中的第(3)问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仍然是原答案将临界状态分析错了。原答案认为只有物块速度始终不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才能到达C点。

要使物块仍能到达C点,至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下滑力为F1=mgsin37°=6N,而滑动摩擦力F2=μmgcos37°=4N

这样的话,物块在传送带上向上运动的过程总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块速度大于4m/s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1=10m/s2,当物块速度小于4m/s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2=2m/s2。

如果A点速度足够大,传送带足够长,物块在传送带上一定是先以加速度a1=10m/s2减速到4m/s,然后以加速度a2=2m/s2减速到零。在这段时间里,物块一直是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也可以说,物块的速度只要没有减到零,它是不会折返回去而向下运动的。

所以说物块能到达C点的临界状态是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速度恰好为零。

从这两个题目的错解可以看出,准确地分析临界状态对于求解临界问题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十中学)

上一篇: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微元法”研究物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