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3-21 09:56:57

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初中地处山区,学生从小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数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缺乏钻研精神,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致命弱点.针对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状况,分析其中的不足,拟从提高意识、培养能力、挖掘教材、改变方式、多元评价等方面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42

数学交流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有关数学知识学习方面的沟通.它一方面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其学习责任心;另一方面为教师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经历,我觉得当前农村初中生对数学交流不重视.下面谈谈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

1.多数学生缺少主动的数学交流意识.农村中学地处山区,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同时,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大部分初中生成为留守儿童,从小缺乏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养成了惰性,宁可被动地接受,也不愿意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2.有些教师没有设计有效的数学交流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不少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以自己为中心,没有设计互动交流的教学环节.

3.教师压力大、任务重,导致数学课堂交流减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也相应的增加,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单向的传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不多,交流的机会更少.

二、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对策

1.提高师生意识,促数学交流.问题是交流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首先师生都要培养问题意识.作为数学教师,课前备课时,要善于挖掘一些潜在资源,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典型问题,供学生上课探索交流.从学生角度而言,课前要做好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留心自己不懂的知识或问题,为与老师、同学交流提供素材.

2.培养交流能力,促数学交流.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读书先要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和同学、老师探讨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数学交流.

3.挖掘教材资源,促数学交流.华师大版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教材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适当设计一些云图(数学问题放置其中)与课题学习,为数学交流提供素材.例如,课题学习(即综合与实践)中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制作包装盒、图标的收集与探讨等,课题本身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互相启迪,才能解决问题,这就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我校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次班徽设计比赛,并请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意图及图标隐含的意义,反响很好,引来《东南早报》记者前来我校采访,让学生经历一次亲身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4.改变教学方式,促数学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现教学进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践与探索”或自己设计探索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例如,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过程中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结论是怎样猜想和探索出来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5.建立多元评价,促数学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验方式,也是书面语言的一种交流,但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不能仅依赖于考试成绩,而要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善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能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浅析 下一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