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3-21 05:56:25

浅谈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已刻不容缓,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兴;其次要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可以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 兴趣培养;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迁移;课外活动

一、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 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可选择典型小故事:9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9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2. 用启发式教学法,导出兴趣

教学过程就是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善于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设置悬念教学,调动兴趣

比如,在讲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偏向力”的时候可以提出,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讲风蚀作用时,提出为什么开封北城墙的砖上会有许多洞穴。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提出,骆驼刺为什么根系特别发达,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别矮小?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的学习兴趣。“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4. 利用漫画、图像教学,启迪兴趣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适时选用地理漫画、图像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森林资源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让学生分析造成小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想到是滥伐森林,造成环境恶化,使动物失去理想的栖息地。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兴趣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已经走近了大部分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也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止的黑板、呆板的课本的缺陷。例如讲中国地形概况时,先播放一段影片,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一闪一闪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有的学生还惊奇的发现,盆地是凹的,高原好厚呀……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始终处于乐学的情境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运用趣味性语言教学,感召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谚语的妙用。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用谜语来调剂学生的情绪。为了便于学生牢记知识,课堂中还可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

(3)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4)歌曲的借用。如我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 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

(5)巧用成语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余,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纷繁复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因而对其充满了新奇的感觉。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去实地观察、分析、研究,从而使学生对已有的地理知识进入一种崭新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积极投入各种地理活动之中。这样就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有了自豪感,就会产生更大的兴趣。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力的作用。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上一篇:浅谈对中学物理实验的改进 下一篇:新课标下激发中学生数学兴趣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