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物实验课堂,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20 02:15:57

优化生物实验课堂,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不高一直困扰着人们,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和能力培养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一大弊端。经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一、实验教学观念不适应素质教育思想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课看成是理论课的补充,认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只有少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教学方式机械、僵化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边演示边讲解,演示讲解都很仔细,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强调严格按照课本操作步骤,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有关实验结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步骤,教师易管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与动脑环节脱离,被动成分大于主动。

三、实验教学安排、管理不合理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通常采取的是分组制,即在做实验时,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结果造成了有些实验成了学生专人“表演”,很多学生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弱者成为“旁观者”。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创造力的培养,也无益于团队精神的形成。

四、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实验评价是对整个实验的反馈,它不仅支配着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制约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策略,因此它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学实验评价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书面形式;二是操作观察。这两种评价方式有它的优点但也会使得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知死记硬背实验现象,不会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抑制。

由于以上因素直接把生物实验教学逼入困境,使生物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生物实验课堂,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影响策略。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生物教师应该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明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是单纯要学生做某一个实验,不只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而是借助具体实验这一载体,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二、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把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又重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实验不应只重结果,更应看重过程。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即获得了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

3.重视做好实验课的组织教学,这对于保证学生实验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具体分析实验课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组织教学。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分组和培养小组长,在实验课前先培训小组长,让他们事先熟练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以便在实验课时,能起到“小教师”作用,这样既减轻教师的指导负担,也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

三、改进实验评价方法,建立正确的实验教学导向

教师要改变以往生物实验评价的方法,仅以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甚至试卷上的实验题目能否正确回答作为评价的标准已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为此教师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态度、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给予综合评价。让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发挥,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体现。

四、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素质

作为合格的生物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验动手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实验教学管理水平,要有较强的实验意识,爱岗敬业,肯吃苦、肯钻研。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课改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另一方面生物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对生物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做到规范操作,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做到科学严谨。

五、完善生物实验教学设施

随着生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现有的实验条件已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备,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教师也应克服困难,尽量利用和改造原有设备,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实验。

(责任编校:宾定波)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刍议 下一篇: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