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2-03-20 12:33:39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摘 要】学生在初中刚开始接触生物这门课程,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作为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生命科学的独特魅力,为生物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70

生物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热爱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学好生物课程,对学生了解自身及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科学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向前迈进作出着贡献,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阶段,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加大,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老师、同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生物课,不少学生不能及时适应生物课的课堂节奏。对新的学科新的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在课堂上难免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状况。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对学校的课程有了自己明显的喜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对课堂内容提不起兴趣的偏科学生,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课堂表现不佳,导致生物考试成绩平平,没有进步的趋势。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愿意和老师积极配合,认真听讲。为此,本论文试从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两方面展开。

一、提高讲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课堂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初中生物教师,要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潮流,正视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温故知新的学,尽量少占用课下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生物课堂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自主、主动地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对学习产生兴趣。

但是在当前的生物课堂上,仍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课,学生却沉默地低着头听讲;教师苦口婆心地强调要注意易错的知识点,下次考试依旧有很多学生犯错。这就是所谓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虽然一直在讲但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前生物课堂向前发展的脚步,必须受到重视,引起反思。

1.教师要重视备课的环节。课前备课包括了课堂目标的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教师自己的讲课思路,教学步骤,往往最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学功力如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经常会犯错误的知识点,要多花心思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弄清楚事实到底是怎样的,避免犯不必要的重复错误。为此教师要舍弃备课不重要的陈旧观念,杜绝课前抱佛脚、随便找一个教案硬搬硬套的讲课现象发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

2.教师要重视教材。很多教师习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制教案,把课本抛在一边,不根据教材的顺序讲课。丰富的教学经验固然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抛弃课本的做法并不可取。每一册生物课本都是编写课本的教研员,在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精心编写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的教师单纯追求考试成绩,上课只讲考试会考的重点,对其他的生物学小知识,课外补充内容几乎从不提及,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生物只是在背诵一个个知识点,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容易使对课堂产生疲劳感,而失去继续学习的欲望,甚至产生逃避厌学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要立足课本,深挖教材重难点,自己先弄清楚容易出错的陷阱知识点,然后才能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3.要重视课堂引入的环节。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的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而上课前的几分钟,很多学生还没有调整好自己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之中,教师如果一上课就开始讲课,往往会使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师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自觉回想起上一节生物课讲到了哪里,对本节课新内容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我一般会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进行上一节课内容的小提问,督促学生思考,使学生精神集中迅速进入上课模式,做好听课准备,给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里指出,“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的环节”,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是要了解生物圈里的各种生物,了解生命存在的奥秘,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只是死搬硬套地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忽视了联系实际,就会使学生对生物课失去新鲜感,感受不到学习生物学科的乐趣,对课堂提不起兴趣。在生物课堂中加入实验教学内容,会给沉闷的理论课堂教学加入新鲜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物实验中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玻片是初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可操作性实验,教师要抓住每一次实验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无限奥秘,以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在学生充分了解显微镜各种结构的基础上,我会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亲自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在课堂上背多少遍制作步骤,都不如自己亲自操作留下的印象深刻。所以与其对实验中的注意问题一味说教,还不如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领悟每一步骤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从老师口中得知答案的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保证学生学好初中生物课程,教师可以先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此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讲课水平,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使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学习动力。

上一篇:湖湘文化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基于TDCS的车站接发车作业流程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