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0 10:02:49

多样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介绍新教材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活动化教学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在生物活动中寓生物知识于学习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活动化教学,不仅要学生观看活动,而且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所以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协助者。

活动化教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同时要建立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要注意不是所有章节的内容都适合用活动化教学。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二、愉快化教学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直观教学是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直观地接受、理解生物知识,一方面能较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愉快化教学的宗旨是想法设法将死板生硬的理论知识,用活灵活现的、优美舒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方法。比如讲到生态与环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茂密的热带雨林、炎热干旱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雪山、鸟儿飞翔的天空、多彩多姿的海底世界、鹿群狂奔的草原,让学生目睹不同的生态因素形成的各种生存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感知动植物与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

愉快化教学,要求教师很好把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课件内容的整理制作,不能把课件做成了艺术欣赏、美景堆砌,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生物知识的分量:相反,课件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背景音乐不能少,否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学习模式,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探究教学遵循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展个性,开发潜能,还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自觉关注、参与环境保护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

要较好地运用探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有很强的驾驭知识能力,出色的宏观管理能力,灵活多变地处理II缶时性问题能力。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能合理解释解决,最终得到圆满结果,否则,一两次就不了了之的、没有结论的探究课,就会打击学生对知识探寻的兴趣,同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扩展性教学

课本在某一领域往往不能给学生更细致、更全面的知识,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具体、更详尽地了解某些生物学知识,要让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前沿科技。网络、电视等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方便。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之于眼前。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华、具体化。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栏目,为我们展示了生物界纷繁复杂、千奇百怪的现象,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电视媒体等,对学生拓展视频、增强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不但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每种教学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本校资源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接受能力、动手能力、思维方式等理性选择教学模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