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20 09:27:38

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及病因。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65例患有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微波热疗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热疗与药物结合治疗能够消除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的病痛,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盆腔炎;临床疗效;病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47-02

慢性宫颈炎多与盆腔炎伴发,生育年龄的妇女多见,大多因感染性流产、产褥感染、宫颈损伤等致使细菌侵入感染所致[1]。临床可出现白带增多,呈脓性或血性,腹部疼痛伴发热,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了解本病的病因,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是解除患者病痛的关键。笔者在治疗该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来本院就诊患有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就诊患者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17岁,23-38岁者居多。未婚12例,已婚43例,已绝经10例,病程3-7年。经问诊,其中12例有不洁生活史,8例有流产史,6例有性混乱史,4例患者其配偶有尿道炎及生殖器感染。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诊断标准慢性宫颈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淑珍主编的《实用妇科学》制定。慢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西医临床病症诊断标准》制定。

13经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多为①细菌感染(化脓菌、淋球菌、结核杆菌等)。②病毒性感染(人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③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衣原体)。④支原体感染。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急性期给于抗生素治疗,头孢类药物与甲硝唑联合应用,静脉给药,每日一次,病情有所缓解后,于月经干净3-7天后方可采用微波热疗方法治疗,治疗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充分暴露宫颈,常规消毒会,并用消毒干棉球清理阴道分泌物,采用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将双极探头伸入宫颈直至宫腔,沿宫颈向四周操作,靠近充血水肿糜烂处,启动开关,探头自充血糜烂处逐渐向外移动约2cm,持续治疗2-4秒后,见病灶组织变黄白色为宜。整个过程不能漏掉病变组织,1周内禁止性生活。

142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头孢类药物联合甲硝唑,静脉给药,每日一次。

15疗效判定痊愈:阴道分泌物正常,腹痛消除,子宫颈及盆腔壁光滑,全身症状消失。好转:阴道分泌物减少,腹痛减轻,全身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后病情无任何好转。有效率为痊愈人数和好转人数占该组总人数的百分比。

16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资料应用χ±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结果。P

2结果

21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经统计60%的女性被宫颈炎及盆腔炎所困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者会造成不孕,因病程顽固,单一治疗效果往往不明显[2]。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原体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目前单纯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日益增多[3],它可以累及子宫颈粘膜的腺体,并沿粘膜表面扩散感染。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及盆腔炎多采用抗生素结合局部治疗,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局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消除炎症,加快新组织的再生能力,同时可使组织变性、碳化、脱落、修复[4],具有良好的消炎、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5-6]。但是也应该看到微波治疗的不足之处,治疗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大量排液,若微波治疗不当,易出现碳化、出血等副作用。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病变。由于其病原体为多种混合感染,所以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消炎抗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药物和微波治疗本病,能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抗病毒,加速愈合,缩短病程,有助于治疗达到最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Feng QL,Wu J,ChenGQ,et alA mechanistic study of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silver joins on escherichia coli andstaphylococcusaureus[J]JBiomedMater Res,2000,52:662

[2]郑怀美,妇产科[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53

[3]乐杰,主编慢性宫颈炎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0

[4]石一复,主编实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0

[5]辛启霞,邢爱芹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000例临床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7(11):517-518

[6]彭锡兰,郝淑平微波辐射治疗宫颈糜烂60例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8(1):42-43

上一篇:2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耳部表现的分析 下一篇:口服硫酸镁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