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时间:2022-03-20 05:03:49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摘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逐渐学好生物学,才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激趣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5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笔者从教生物学十四年来,充分利用挂图、实物、实验及野外活动等进行生物的愉快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愉快教学呢?就这个问题,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

1. 上好新学期的绪论课

学生对一门学科能否产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因此,能否上好绪论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绪论课时,笔者首先把学生带进了生物实验室,让学生参观有关实验的仪器、标本和模型,给学生一个惊喜:

“老师,这就是我们在动物世界中看到的海马吗?真的有点像马。”

“珊瑚是不是珊瑚虫的骨骼?”

“这毛茸茸像鞋一样的东西是啥?”一个学生摸着草履虫的放大模型,一副很新奇的样子。

“老师,快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我们吧!”

学生们热情高涨,兴趣勃勃。好了,第一步的目的达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把学科的性质、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等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对生物课有一个总的了解。

2. 讲好每一章节的导语和导入新课的引言

在上每节课时,笔者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引入入胜的导语或引言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笔者会利用以下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萝卜、甘薯储存久了就会空心?为什么水稻、小麦、花生等种子的储藏前一定要晒干燥?当讲到蒸腾作用的时候,笔者又会问学生,我们校园里刚栽下的小树为什么要剪掉部分枝和叶?这与我们平时给果树打顶剪枝有何不同?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会落叶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一种迫切想了解和认识大自然、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起学习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3. 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直观教学是中学生物课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挂图、动植物的实体、标本、模型和做生物实验,都属于直观教学。把生物教学与乡土教材结合起来,通过直观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的知识性质导致生物课离不开直观教学。作为一间山区中学,能够获取的生物实物很多,可充分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也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一些实物,指出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4. 引用相关的学科知识,既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又增强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生物学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是现代科学的集大成者,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大汇萃。在许多农谚、成语典故、古今名句佳作,许多生物知识便寓于其中。如讲到遗传和变异时,可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就会打洞”、“一猪生几仔,连母十个样”,利用农谚,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言简意明地道出遗传与变异现象;有如通过农谚“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意义。讲到高级神经活动中,引用“望梅止渴”典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再如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借助古今名句佳作,促进迁移,渗透美育。古典诗词大精深,把优美的诗句带入生物课,这种点缀作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生物的繁殖,可引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讲营养繁殖时,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作为导语等,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生物蕴含着丰富的美,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巩固学习兴趣

1. 介绍现代科技发展动态,时时关注最新的生物学方面的信息

要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现展的动态,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例如在学习基因对状的控制时,介绍基因工程。学到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介绍无土栽培,还有仿生学、能源危机、环境等。

2.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具备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知识

在人体生理卫生教材中,重点介绍怎样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特别是这几年来“禽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成了热门话题。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消息和防传染病的应急措施。讲到青春期卫生方面,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关的医学健康知识、心理教育能力。近年来发生不少悲剧,无不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令人震惊的“马加爵”案件,还有许许多多层出不穷的事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注意知识的更新,掌握生物学科的进展和具备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医学、心理咨询等,因此笔者在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帮助了不少青少年摆脱烦恼,从心灵阴影中走了出来。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享受到收获的快乐,得到胜利的鼓舞

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知道结果。对于练习或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练习中的障碍,随时对学生的这些活动给与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及时表扬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学生,在作业批语中给予一定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使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学习了种子萌发条件的知识后,与农业生产相联系。通过应用,检阅了学生知识的掌握,使他们在获取成功的基础上,表现出对生物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发展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断得到发展,(下转第53页)(上接第50页)笔者采取如下两方面的做法:

1. 成立生物兴趣小组,不断开展课外活动和室外教学,创造强烈的刺激,让学生的兴趣向高层次发展。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后,针对当前农村部分生态林改作经济林后,让兴趣小组的学生调查当地水源和土壤有机肥含量的变化,经调查发现,自种上经济林后,水源明显减少,水质也发生变化,野生动物难见踪迹,土壤中有机养分明显减少,空气受到轻度染,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自然界不再自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觉得生物知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学之有用,加深了对环保健康的认识,从而对学习生物知识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2. 举办学科竞赛,让兴趣受到“成功”的检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发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举办不同的竞赛,如制作标本比赛,把一些外观美丽的树叶如枫叶、银杏叶等塑林木标本,发给优胜者,留作纪念。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比赛优胜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自豪感、光荣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未获得也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兴趣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把生物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全面提高生物学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关文信等.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锡凯.多综合――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化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出版社,2004.

[4] 刘福高.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新突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蓝坊中学 514170)

上一篇:正弦型函数y=Asin(ax+φ)的图象变换教学设计与... 下一篇: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