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银行的内涵与演化

时间:2022-03-19 07:19:33

漫谈银行的内涵与演化

银行作为最基本的金融机构,其任务正是为实现金融基础功能而服务。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出发,银行的定义应当是,专司实现货币支付(包括一切金融服务)和货币借贷(包括一切货币存贷业务)的机构。

“银行”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很具有中国色彩,似乎是“米行”、“布行”、“饭庄”、“铁器行”中的一员,似乎是“银器行”的简称,这是翻译的问题,从银行一词所蕴涵的实际意义考察,它是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而非普世的概念,更不属于中国。

银行是实现金融基础功能的机构

在任何国家的任何金融发展过程中,银行都毋庸置疑地成为这一过程中最基本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发展过程中,银行为实现金融基础功能而客观地存在。

一般来说,货币是抽象的价值载体,货币的运行系统即属于金融范畴,是专司运行抽象价值载体的功能系统,该系统与实体经济范畴相对应,可以帮助实体经济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由此可见,货币运行有两大主要目标――实现支付和实现借贷。而金融的基础功能正在于此:金融服务(完成货币支付)和金融中介(完成货币借贷)。银行作为最基本的金融机构,其任务正是为实现金融基础功能而服务。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出发,银行的定义应当是,专司实现货币支付(包括一切金融服务)和货币借贷(包括一切货币存贷业务)的机构。现实中标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从金融功能角度定义的“银行”名称。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遵循金融功能变迁的内在逻辑

银行为实现金融基础功能而服务,使其工作原理十分清晰:帮助货币完成以实现支付和实现借贷为背景的运动。不考虑其他具体环境对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影响,单从逻辑角度分析,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发展演化遵循递进的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类型。

类型1: 简单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服务于商品经济的货币借贷行为一定是偶然的、分散的、随机的。在大量随机的、自然的借贷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简单的专司货币借贷的机构随之产生,所谓“简单”指的是这时的金融机构主要以自身资本单纯放贷,以收取利息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金融机构本身除充当借贷契约的当事方之外,别无其他的系统角色。它是借贷方之一,而非中介。早期的银行家、神庙、高利贷者等是其基本的形态。

专业放贷机构的出现,使金融活动开始了专业化的演进历程。这是银行的雏形阶段。

类型2:存贷型金融机构――银行的产生

由单纯的放贷机构向存贷机构的演化是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银行家”终于化蝶为“银行”。

如前文所言,银行的一个基本定义即为,以完成货币借贷(存贷款业务)和完成货币转移(支付、汇兑等金融服务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的职能是实现金融基础功能,决定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双向的存贷型金融机构。

当金融机构演化至这一阶段时,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具体来说,假设众甲需要资金(是资金需求方),众乙有多余资金(是资金供给方),银行充当借贷中介。众甲向银行求贷,众乙存钱入银行。这一过程中,众甲在向银行借款时,相当于将其信用输入银行,而银行又以其信用为抵押向众乙借款,又把信用输出给众乙,众乙的银行存款还可以作抵押之用,即信用还可以继续转递。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一方面转递了信用,另一方面又转递了货币资金。

此时,与类型1的简单金融机构不同,存贷型银行的自有资本金份额已经很小。并且其总收入中,纯粹的利息收入已不是主要部分,根据银行契约规模而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成为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银行的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分别低于和高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利息,这两部分的差额体现为银行对于存款和贷款契约所收取的手续费。

这些本质变化说明,银行已不同于银行家,已经不以利息为收入来源,而成为专门收取手续费的机构。银行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必然追求契约规模的最大化,而且要求契约的相匹配性,即借贷契约在数量上的平衡 。

类型3:派生存款机制加入,银行配置财富的功能增强

派生存款机制或货币创造机制所需要的条件是非现金的转账支付机制和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会使得银行的新增存款带来存款和贷款的倍数扩张。派生存款或货币创造的发生机制是银行系统参与货币发行的重要过程,银行发展至这一阶段,其系统已然显现,客观上配置财富的功能大大增强。

与此相对应,派生存款或货币创造也带来银行系统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倍增,导致银行契约规模的扩大和流动性的增加,这一效应有利于银行经营业务的开展。但是,资产和负债的倍增,当然也增大了银行资产的脆弱性。因为派生的负债是实实在在的负债,需要按时按量的偿还;而派生资产的变现能力相对薄弱,而且派生资产是新增贷款和准备金之和,能够带来利息收入的增量贷款少于增量负债,只有不断地补充资金和信用,银行才能维持运转。可见,派生存款机制使银行系统的信用水平更加脆弱。

类型4:虚拟信用创造机制的加入,银行能够创造更多的倍数利润

虚拟信用机制是指金融机构凭空生产信用产品的机制,最大程度地使用、透支自身信用,进而最大化地制造契约。但在现实操作上,虚拟的过程是通过对信用契约的再次抽象和信用价值的稀释,衍生出新的信用消费额度来完成的。这里,金融系统充当了一个“乘数器”或“杠杆”,成为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处理转换程序,输入的是信用资源,即符号化的信用契约,输出的是放大了的信用消费额。在操作程序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形下,不断的信用衍生将为金融机构创造稳定的倍数利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欧美商业银行开始了以衍生产品为代表的虚拟性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虚拟化大潮轰轰烈烈地以欧美为发源地向全球蔓延,直至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才开始引起人们深刻反思:银行是否已经出现了脱离其基本使命的苗头。

银行产生的历史追踪

金匠原理的真伪――银行的源头

关于银行产生,现在人们最熟悉的脚本就是金匠原理。不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历史实践中,这一说法看来并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以商业文明为本质特征的西方世界,在进入文明之际,甚至之前,由于地理和物候的原因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随之带动了金融的发展。同上文的抽象分析一致,首先出现的金融机构是放贷者,在古代两河流域称为“商人” (dam-gàr),在古希腊则称为“银行家”。我们只能说金匠易成为“银行家”,而现实中已经大量存在的金融需求,等不到金匠演化成银行。

史料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证据,在古希腊时期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从单纯的放贷向双向的存贷过渡,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从现象的本质看来,在那时应该已经出现。

银行从个体性到整体性的必然趋向

一个经济体必然要求一个与之相应的金融网络,该网络不可或缺,成为提供与其时代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抽象价值体的运行系统。因此,银行必然具有体系性的特征和整体性的特征,因为银行作为最基本的金融中介,要提供货币的运行网络。货币的发行与运行范围必然与货币发行主体所控制的经济范围一致,因此,金融机构必然具有网络化的内在驱动。

所以,最初的金融机构是分散的、孤立的、个体的,随着货币金融的发展必然向系统化、网络化、整体化方向演进。例如,古希腊的银行家要面对的是城邦,而古罗马的银行家要为整个帝国提供货币运行系统。

“银行”一词是纯粹的西方概念

“银行”一词的英文“bank”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o”,不论其源起何由,我们通过逻辑分析该定义应该是准确的,对于这样一个客观运行程序,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倒是无所谓的事情,中国在晚清时期将该词翻译成“银行”也是中西文化对撞的结果,因为在当时中国存在着属于自己文化的金融机构:银号、票号、钱庄,有使用这些现成的称谓,而新创“银行”一词以区别与钱庄、银号,也说明了其从概念到实体都是舶来品。

“银行”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很具有中国色彩,似乎是“米行”、“布行”、“饭庄”、“铁器行”中的一员,似乎是“银器行”的简称,这是翻译的问题,从银行一词所蕴涵的实际意义考察,它是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而非普世的概念,更不属于中国。因为只有在西方世界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氛中,才存在着银行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实体发生发展的自由空间,才能形成标准意义上的银行的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中国礼乐文明的环境是与西方世界商业文明截然相反的,体现公共理性的宏观制度系统控制着社会生活的一切,依附于整体的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金融功能系统,其目标与职能明确而有限,几乎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且金融功能系统是预设的、成体系的,而且是官方的,私人金融机构只能存活于其控制薄弱的环节。因此,在中国文明之初,并不存在类似西方银行式的机构,私人金融机构最多处于放贷者的水平。至明清时代,准银行式的金融机构才渐次出现,个中原因也是由于中央管理体制的控制不足,给私人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进

银行是运营货币的功能系统,货币形态的变化给银行的演化轨迹带来巨大影响。货币本身具有不断抽象化的内在倾向,银行也不断地制造替代物以加速其抽象化的进程,首先的替代物是银行券,银行券的出现是纸制货币的开端。商品货币阶段,货币主体的抽象价值和实体价值是凝结于一体的。纸制货币的出现开始了货币主体抽象价值和实体价值的分离,纸制货币只承载抽象价值――货币单位及数量,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信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支持。这种分离使得银行在很大程度上经营的是信息,作为抽象价值的载体,货币更像是承载价值的信息符号,银行系统便具有信息处理系统的职能。

纸币的出现彻底把商品货币淘汰出局,电脑网络技术催生的电子货币更使得银行成为完全的信息处理系统,银行已完全不处理金银货币,对现钞纸币的使用也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现代电脑网络技术使得银行运营“信息货币”的效率得到了无穷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货币发行越来越趋向于银行内生,银行的运行也具有了远离实体经济的更大的可能,这种抽象化的倾向为金融的不断虚拟化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上一篇:未来零售业:多渠道供应链的整合 下一篇:中国银行业改革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