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流行语

时间:2022-03-18 10:21:03

摘 要:流行语是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域出现的广为流行且频繁使用的词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时代特征,它既有地域方言的特色,也有社会方言的特点。流行语的发展快、数量大,它是社会变革和文化碰撞所产生的语言反映,因此研究流行语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文化作品、影视网络、甚至游戏都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媒体更加深入的发展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流行语更是凭借着各大媒体在生活中广为传播。本文主针对流行语的来源,流行语发展的条件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流行语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流行语之所欲广为流行的原因。在分析流行语发展的条件中主要就流行语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流行语发展的社会心理条件、和语言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流行语;来源;社会文化条件;构成方式

一、流行语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词汇的分类研究。

(一)流行语的来源。现代社会,流行语多来源于网络语言、电视广告、影视作品、流行小说和相声小品以及一些“舶来”文化。流行语的传播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尤其是成为“新新人类”的先锋族。

1.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语言主要通过谐音、替代、拟形等手段来表情达意,不仅简单便捷,而且幽默诙谐、符合网络快捷化的要求,如“酱紫”、“炫你”“神马”“不能更赞同”等词语。

2.影视用语。随着电影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人们的语言。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经典语言,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言。如小品中“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无邪)”、“不差钱”,电视剧《蜗居》中的“蜗居”等词语。

3.方言词汇。近年来,许多颇具特色的方言词语因其独有的表现力而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现代流行语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例如湖北方言中的“别搞我”,粤港方言中的“埋单”、“搞定”等等。

4.外来词汇。在流行语的来源中,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外,还有一些外来词汇也逐渐演变成流行语。汉语流行语中有一部分来自外来词语,或是对外族语的某些成分经过一定的调整或改造。例如:“蹦极(bungy)”、“打kiss”等等。

5.新编词汇。语言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的变化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大变化使原有词语不足以表达日益增多的人们热心关注的新事物和新概念,于是,人们就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构造新词,如“富二代”、“no zuo no die”等词。

(二)流行语的特性。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因此流行性是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流行的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

1.时间性。“流行”是针对“不流行”而言的,因此时间性是“流行”的第一个涵义。句话说,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流行语的发展前途只能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流行语是一种动态现象,产生、消失或被接纳都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以有长有短,甚至有些新词新语本身就是作为流行语而创造的。

2.阶段性。流行”的第二个涵义是阶段性。一般来说,流行语的“流行”过程是比较短暂的,或者说短暂性是流行语时间性的一个特点。如“豆腐渣工程”、“钉子户”、“炒股”、“钟点工”、“打包”流行在20世纪90年代。而“博客”、“丛飞精神”、“沙尘暴”、“闪婚”、“入世”流行在21世纪初期。当流行语使用一个时期后,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而在这个流行层面达到一定的普遍性时,流行语就进入了地域方言,成为当地方言的一个普通词语。

3.高频性。“流行”的第三个涵义是高频性。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是一段时间内群众所喜闻乐用的,高频性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为流行语的“流行”都有一个过程,而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修养、不同语言习惯的人使用流行语的态度也不相同,流行语的使用有很大的选择性,高频只是相对于一般词语的平均使用频率而言的。

4.新型性。“流行”的第四个涵义的新型性。因此,流行语必然都是新词新语,或者说新词新语是流行语的基础。

二、流行语发展的条件

流行语的发展条件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条件主要分为社会文化条件、社会心理条件和语言系统条件三个方面。

1.流行语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任何流行语的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时代赋予流行语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是流行语发展的土壤。社会语言环境对一个社会的语言面貌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词汇是对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要素之一,它对社会既有依附性又有共变性,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不会产生新的词汇,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词汇的变化。因此词汇的变化代表了一个社会在一定阶段的变化和发展,反应了一个阶段时间内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

2.流行语发展的社会心理条件。时代变革引起心理激荡,反映在语言上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随之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求俗求乐和求新求酷两个方面,主要是大众心理催生的心理变化,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就体现了大众心理。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着类流行语的出现,,流行语的产生既是人们不断求新心理的催生物,其发展和壮大也是人们从众心理的结果。

3.流行语的语言系统条件。流行语大都是民族语言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语言系统始终制约和规范着流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是汉语现代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流行语的外在形式和走势。

三、如何正确对待流行语

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都是一种不争的事实,它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在流行语中不仅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一些糟粕现象,因此对于流行语我们要用正确的对待。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通路,对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语言词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

从消极一面来说,由于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包括着大量糟粕,它们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需要疏导和规范,大众传媒不能以民俗民风、地方特色和丰富词汇等借口,对流行语中糟粕的传播和污染语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对于流行语的产生的流行还需要严格的把关,严格使用流行语,使流行语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正确对待流行语的态度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016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3月版.

[3]乐晋霞.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其影响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3期.

[4]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张蕾;流行语,别具魅力与活力[N];文汇报;2010年.

上一篇: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协整分析 下一篇:如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