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史学界关于俄乌关系史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18 01:19:03

国内外史学界关于俄乌关系史研究综述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史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在《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及其影响、俄罗斯帝国版图内的乌克兰、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乌克兰、二战中的乌克兰、乌克兰独立等方面。由于从不同视角解读俄乌关系史,加之有些历史问题被人为政治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存在明显差别。

关键词:俄罗斯;乌克兰;历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51.251.13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8-0961(2012)05-0055-06

苏联解体后,俄乌成为各自独立的国家。对于两个民族共同走过的历史,俄罗斯和乌克兰学术界、政界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从而使历史问题成为影响当代俄乌关系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俄乌史学界出版了大量研究两国关系史的著述,对彼此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鉴于俄乌关系史已成为目前俄外交史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因而有必要把史学界关于俄乌关系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俄乌关系史研究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

第一,俄乌合并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是它们的共同家园。13世纪蒙古大军的西征中断了古罗斯国家的发展进程,乌克兰和俄罗斯由此走上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乌克兰绝大部分领土随后被立陶宛和波兰占领。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实现联合,成立了波兰共和国。由于波兰对乌克兰实行殖民统治,乌克兰民众反对波兰民族压迫的起义时有发生。乌克兰盖特曼(首领)波格丹·赫麦尔尼茨基最终决定与沙皇俄国结盟来反抗波兰。1654年,俄乌签署《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乌克兰并入俄国版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史学界发表了大量有关《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著述,以此来诠释俄乌合并原因、影响以及俄国管辖下乌克兰的地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述包括:《17-18世纪俄乌关系史:纪念佩列亚斯拉夫拉达350周年》(莫斯科,2006年版)、C.M.索洛维约夫的《远古以来的俄罗斯历史》(莫斯科,1960年版)、Д.И.扬沃尔尼茨基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历史》(基辅,1990年版)。

《17-18世纪俄乌关系史:纪念佩列亚斯拉夫拉达350周年》是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学者共同编著的论文集,里面收录了多篇很有见地的研究早期俄乌关系的论文。其中,乌克兰学者B.H.戈罗别茨的论文《当代乌克兰历史文献中的1654年佩列亚斯拉夫拉达问题与17世纪下半叶的乌俄关系》谈到了盖特曼赫麦尔尼茨基选择与俄国结盟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看,乌克兰与周边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外交失败使乌克兰最终选择与俄国结盟来反对波兰;从内部因素看,乌克兰为战乱所困,赫麦尔尼茨基希望通过结盟使俄国承认盖特曼政权的合法地位,巩固哥萨克上层权力。关于《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给俄乌带来的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学者各执一词。在乌克兰,关于该协议的影响有几种观点:通过该协议,俄国和乌克兰建立了平等伙伴关系,乌克兰得到俄国的承认;协议对乌克兰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使乌克兰摆脱波兰人的压迫和奴役;另一方面,协议最终导致沙皇俄国废除盖特曼自治制度;协议是乌克兰外交上的严重失策,乌克兰因此失去了国家和民族独立。俄罗斯学者则坚持认为,协议起初并没有给俄国带来好处:正是因为俄国接受乌克兰,才导致此后一段时间俄波战争连绵不断。

第二,乌克兰在俄国版图内的状况。鉴于很多乌克兰民众对历史上俄国对乌克兰统治的负面看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十分注重对沙俄时期乌克兰历史的研究,有关著作主要有A.Б.什罗科拉德的《乌克兰秘史》(莫斯科,2008年版)、И.M.斯特里若夫主编的《俄罗斯和它的“殖民地”:格鲁吉亚、乌克兰、摩尔达维亚、波罗的海沿岸和中亚怎样并入俄国版图》(莫斯科,2007年版)、A.米列尔主编的《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疆》(莫斯科,2006年版)、赵云中的《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保罗·库比塞克的《乌克兰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关于沙俄时期的乌克兰历史,乌克兰盖特曼制度的消亡、沙皇政府对乌克兰实行的俄罗斯化政策、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19世纪下半叶乌克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话题。

对于乌克兰盖特曼制度的消亡,《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疆》一书作出较为客观的评述:自1654年俄乌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实现合并后,沙皇政府始终想逐步取消乌克兰盖特曼制度。在北方战争时期,由于彼得一世从战胜强国瑞典的总体战略部署考虑,忽视乌克兰民众利益,导致盖特曼首领马泽帕与彼得一世关系出现严重裂痕。鉴于哥萨克军队不是装备精良的瑞典军队对手,彼得一世决意改革哥萨克军队,这直接触及马泽帕及其哥萨克利益。与此同时,马泽帕提出的希望俄国派出军队保护乌克兰免于瑞典进攻的要求遭到沙皇拒绝。鉴于沙皇违反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中有关俄国负责保护乌克兰的条款,马泽帕最终决定与瑞典结盟来反对俄国。马泽帕的叛乱为彼得一世削弱盖特曼自治制度提供了契机。在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俄国打败土耳其,将国土向南部边界推进,把克里米亚汗国归人俄国,并通过三次瓜分波兰使右岸乌克兰并入俄国版图。在扩张领土的同时,叶卡捷琳娜二世最终废除了盖特曼制度,把乌克兰变成俄罗斯帝国的普通行省。为了统治乌克兰,女皇采取双管齐下策略:在乌克兰推行农奴制;颁布贵族特权诏书,赋予乌克兰贵族与俄国贵族同样的权利,从而达到分化乌克兰社会阶层的目的。美国学者科胡特认为,从俄罗斯角度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是成功的。因为很少有乌克兰贵族反抗俄国统治。他们逐渐接受一个事实:乌克兰是俄国版图一部分,乌克兰贵族要力争在俄罗斯帝国获得应有的地位。

关于乌克兰的俄罗斯化问题,乌克兰学者B.Г.谢尔别伊在《乌克兰历史:新视角》一书中介绍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对乌克兰采取的俄罗斯化政策。作者指出,沙皇俄国颁布的严格限制乌克兰语言、文化和教育方面的立法是1876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厄姆斯法令。按照这项法令,在俄国内出版乌克兰语书籍、从境外运入乌克兰语书籍、乌克兰语戏剧和乌克兰语歌曲表演被严格禁止。该法令成为乌克兰语言、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沉重桎梏。B.Г.谢尔别伊还进一步分析了该法令出台的社会政治背景。

A.Б.什罗拉德在《乌克兰秘史》一书中,从语言、宗教和教育等方面评述了俄国政府对乌克兰采取的俄罗斯化政策。作者认为,从尼古拉一世时期开始,为了减少波兰人对右岸乌克兰的影响,俄国在右岸乌克兰学校逐渐用俄语来取代波兰语教学。1831年波兰民众反俄起义失败后,右岸乌克兰的波兰语学校被关闭。这导致俄国统治下的右岸乌克兰人受教育程度有所下降。尽管如此,从1861年开始,俄国政府仍致力于发展乌克兰教育,并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地开办了培养经济、法律和宗教等方面人才的高等专业院校;俄国在宗教领域也采取俄罗斯化政策。右岸乌克兰因长期受波兰统治,很多乌克兰人已经信奉天主教特别是希腊天主教。最初,俄国政府对希腊天主教会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在1830-1831年希腊天主教会上层支持波兰民众反俄起义后,俄国政府查封了境内的希腊天主教会,并将其转交给俄国东正教会管理。

关于沙皇政府对乌克兰采取的俄罗斯化政策的效果,俄罗斯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A.B.马尔丘科夫认为,这一政策是不成功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无法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军队、教育体系、基础设施、地方权力机关)来解决民族问题,而俄国权力阶层忽视民族问题;俄国知识分子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有意、无疑地对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给予支持;波兰人的反俄宣传和奥地利统治下的加利奇地区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也给俄罗斯化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从1654年乌克兰并人俄国版图后,乌克兰民众争取自治和分离主义运动就没有停止过。但在沙俄时期,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的目标——乌克兰在俄国版图内的自治和独立始终未能实现。H.И.乌利扬诺夫的《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的起源》一书详尽分析了历史上乌克兰分离运动的起源、过程及其失败根源。作者认为,在沙皇俄国这一运动失败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从内部看,乌克兰分离主义力量分散,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势力;历代沙皇政府的俄罗斯化政策对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从外部看,乌克兰邻国均觊觎乌克兰领土,因此并没有真正支持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而是利用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的困境坐收渔利。

A.Б.什罗科拉德在《乌克兰秘史》一书中介绍了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农奴制改革后乌克兰经历的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与乌史学家认为俄国统治下的乌克兰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同,A.Б.什罗科拉德引用大量数据来说明:俄国工业化开始后,乌在铁路、航运、煤矿、冶金、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等方面获得显著进展。乌是俄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区,而不是俄国的殖民地。

在我国研究沙俄时期俄乌关系的众多学者中,须特别提到华东师范大学的赵云中教授。赵先生于2006年出版了一部很有价值的俄乌关系史专著《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这部书通过远古以来的乌克兰、基辅罗斯时代的乌克兰、立陶宛一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乌克兰哥萨克兴衰、乌克兰国家的复兴等几个部分,对1917年前的俄乌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特别是介绍了乌克兰史学界有关早期乌俄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是我国从乌克兰视角解读历史上俄乌关系的开山之作。此前我国一些介绍俄国历史的著述虽然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俄乌关系,但因多引证俄文资料,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赵先生利用在中国驻乌使馆工作的机会,搜集了大量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有关俄乌关系的珍贵史料,为我国学者更为客观地研究俄乌关系奠定良好基础。翔实的外文资料、坚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知识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十年的呕心沥血铸就了这部恢宏力作。鉴于赵先生为传播乌克兰历史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还特别授予其乌克兰国家勋章。这是乌克兰政府给予外国公民的最高荣誉,也是对赵先生学术地位的充分肯定。

第三,乌克兰在苏联版图内的状况。关于这一时期的俄乌关系,学者们关注的首先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政府对乌克兰的政策。鉴于这一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叶琳娜·波里肖诺克在《1920-1930年苏维埃的乌克兰化现象》一书中引证大量档案文献对此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苏维埃政府在执政初期努力扩大乌克兰的自治权利。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最初也延续了列宁的做法。但在20年代后期,波兰、英国等国家的反苏行动使斯大林非常担心与波兰接壤的乌克兰共和国会成为西方国家分裂苏联的前沿地带;乌克兰领导人卷入国内政治斗争以及乌克兰民众对农业集体化的强烈反对更使斯大林确信必须收回给予乌克兰共和国的自治权利,用高压手段来控制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因此,到30年代末斯大林完全取消了乌克兰化政策。

30年代的乌克兰饥荒,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学术界、政界颇具争议的话题。近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均出版大量有关苏联农业集体化导致的文献和著述。多数研究30年代乌克兰饥荒的国内外学者认为这场饥荒是由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失误、不利的天气条件、苏联向国外大量出口粮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后果。其中,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粮食征购的高指标是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

B.B.孔德拉申和B.达尼洛夫是俄研究30年代乌克兰饥荒的著名学者。B.达尼洛夫主持编写的档案文献集《苏维埃农村的灾难:集体化和没收富农(1927-1939年)》搜集了大量关于农业集体化和的档案文献,是研究问题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孔德拉申出版了《当代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文献中的苏联1932-1933年饥荒》。作为严谨的学术著作,该书的最大价值在于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问题的主要著述及其代表性观点,并提出作者关于的看法:是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政策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鉴于帝俄时期就发生过因出口粮食导致的饥荒、30年代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也发生大面积饥荒的事实,我们不能把饥荒视为针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灭绝行为。

在乌克兰学者的著述中,关于1932-1933年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饥荒是斯大林用武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的严重后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饥荒是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灭绝行动,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乌克兰学者C.B.库利奇茨基为代表。C.B.库利奇茨基编写了《农业集体化和乌克兰饥荒档案文献集(1929-1933年)》(基辅,1992年版),并先后出版了多部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和的专著:《“大转折”的代价》(基辅,1991年版)、《乌克兰1932-1933年的饥荒是种族灭绝行为》(基辅,2005年版)、《为什么他要消灭我们?》(基辅,2007年版,此处的“他”指斯大林——作者)等。在《为什么他要消灭我们?》一书中库利奇茨基提出,在征购粮食过程中,苏联政府夺走了乌克兰农民的所有食物,而在俄罗斯各地只征收了农民的粮食,还剩下其他可吃的食物。饥荒发生后,斯大林出台各项法令禁止农民从乌克兰共和国出走。斯大林制造饥荒的主要目的是不允许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脱离苏联。一些西方学者,如梅斯在《乌克兰的种族灭绝是一个神话吗?》一文中也认为是1932-1933年乌克兰出现的特殊现象。

中国学者近几年也发表了关于苏联30年代饥荒的论文。刘俊燕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就1932-1933年饥荒问题的外交博弈》一文中介绍了乌克兰产生的原因以及俄乌围绕定性问题引发的外交争端。作者认为,是由于30年代初发生在苏联的自然灾害,斯大林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富农政策失误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但我们很难认同尤先科政府的观点:乌克兰是斯大林针对乌克兰人民的种族灭绝行动。饥荒不仅发生在乌克兰,而是波及到苏联很多地区。乌克兰是苏联重要的粮仓和富农最多的地区,因此成为饥荒的重灾区。李燕的《“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研究综述》是全面介绍国内外史学界关于研究动态的文章。作者首先追述了问题的缘起:发生在苏联1932-1933年最早被流亡于西方的乌克兰学者公布于众,但这一问题长期是苏联学术界研究的。直到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民主化政策后,该问题在乌克兰才首次公开讨论。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史学界、政界围绕饥荒起因、死亡人数、斯大林对饥荒应负的责任以及是不是针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灭绝政策展开的争论。

其次,学者们关注的是二战中的乌克兰问题。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捷潘·班杰拉及其追随者在二战期间活动日益成为俄乌争论的焦点。A.И.福明在《乌克兰改变了英雄》一文中介绍了橙色革命后乌克兰总统尤先科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变民众对二战史看法,包括对乌克兰起义军和斯捷潘·班杰拉的评价。为了让世人了解乌克兰起义军和斯捷潘·班杰拉在二战中的活动,尼·伊·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乌克兰起义军在二战期间与德国纳粹分子合作,残害乌克兰和平居民的事实真相。

与俄罗斯学者和政治家们看法不同,乌克兰学者则从另外视角来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乌克兰起义军:B.C.弗拉索夫在为乌克兰小学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指出,对乌克兰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公正的战争,因为无论是苏联还是纳粹德国都不希望乌克兰实现独立。真正关心国家命运的是乌克兰民众和乌克兰起义军。1942年,乌克兰人成立了自己的军队——乌克兰起义军,并从纳粹分子占领下解放了很多城市和村庄。1943年纳粹分子被赶出乌克兰后,苏联军队开始清剿乌克兰起义军,这场旨在消灭乌克兰民众的战争一直持续到战后。这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是苏共实行恐怖主义政策的又一例证。

H.ф.布加伊在专著《斯大林特别文件夹中的乌克兰人民》中利用大量新公布的档案文献介绍了20世纪30-5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强制迁移少数民族给乌克兰民众带来的心理创伤。

再次,学者们关注的是乌克兰战后的重建和发展问题。对于二战后的乌克兰历史,苏联历史学家多关注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苏联政策失误对乌克兰造成的影响则轻描淡写。例如,苏联学者A.T.杜布洛娃在《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书中引用大量数据来说明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体制的优势,大力恢复和发展乌克兰经济,特别是乌克兰的重化工业企业。书中还分析了战后乌克兰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苏联政府将国民经济恢复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工业,加上集体农庄生产本身存在的问题,因而导致乌克兰农业生产恢复缓慢。

冷战后,俄罗斯学者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在主要介绍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涉及了乌克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为了保持乌克兰局势稳定,斯大林采取各种措施监控乌克兰文学、艺术和宗教事业,其目的是使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在思想性方面更符合苏共意识形态要求。

乌克兰和西方史学家则更多关注战后特别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乌克兰的政治文化生活。保罗·库比塞克在《乌克兰史》中指出,赫鲁晓夫执政后,乌克兰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作为乌克兰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大力提拔乌克兰干部进入苏联领导层,乌克兰裔领导干部首次在乌共高层中占据优势。国家把一部分经济权利由中央下放到地方,乌克兰各部门对共和国的企业拥有更多的管理权。由于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乌克兰居民食物供给和农民收入均有所增加。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也开始“解冻”。在斯大林时期遭受迫害的政界和文艺界人士被恢复名誉,很多政治犯包括原来乌克兰起义军的成员也被释放。一些人开始暗地里谈论保护乌克兰民族语言,以防止俄语在公共场合取代乌克兰语。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乌克兰政治文化生活重新趋向保守。在60年代,乌克兰涌现出一大批在赫鲁晓夫“解冻”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知识分子。这些人质疑苏联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呼吁国家进行改革,主张尊重乌克兰文化,减少对乌克兰文化艺术限制。苏联政府对乌克兰知识分子特别是持不同政见者进行严格控制甚至政治迫害。

最后,学者们关注的是乌克兰走向独立问题。保罗·库比塞克在《乌克兰史》中详细介绍了乌克兰走向独立的过程。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中提出的公开性、民主化政策给各加盟共和国包括乌克兰社会政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迅速兴起,并很快在乌克兰组建各种民族主义团体。在1989年,乌克兰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对独立进程产生重要影响。1989年,乌克兰境内最大的反政府派别组织——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鲁赫)正式获准登记。成为合法的反对派组织后,该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对乌克兰共产党地位构成严重挑战。该组织要求重新界定乌克兰在苏联中的地位,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共和国。进入1989年夏季,顿巴斯地区发生多起工人罢工事件。虽然罢工是由经济改革混乱带来的经济滑坡造成的,但罢工使很多乌克兰民众开始争论苏共中央统治对乌克兰是否有益以及乌克兰经济和政治独立问题。在乌克兰政局动荡的关键时刻,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采取抵制态度的乌克兰共产党领导人谢切尔比茨基被。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眼中,谢切尔比茨基是苏联政治局中的保守派人物。他的下台导致乌克兰共产党内部分裂为改革派和反对派。乌克兰共产党对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的控制被严重削弱。1990年10月,克拉夫丘克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后,他支持波罗的海国家和乌克兰独立运动,公开反对戈尔巴乔夫关于签署联盟条约计划。“八一九”事件后,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于8月2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实际上已经宣告苏联的终结。8月30日,乌克兰共产党被取缔。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民众支持乌克兰独立。1991年12月8日,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森林,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最终决定解散苏联,成立独联体。尼·伊·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中记述了鲁赫兴起及乌克兰独立过程。作者还特别介绍了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一些团体向鲁赫等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以及新闻媒体对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一篇: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中俄经贸关系 下一篇:展现民族团结和民族艺术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