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需求分析

时间:2022-03-18 01:18:22

浅析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55-01

在外语教学领域, 需求分析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SP), 文献中第一次出现需求分析术语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印度, 由Michael West提出(转引自Howatt 1984:245), 当时他发现高中层次英语学习者的需求没有被精确定位, 处于TENOR(Teaching English for No Ob-vious Reason)的状态之后五十年, 需求分析理念几乎没有在相关文献中出现, 直到七十年代才重新受到关注, 随着着眼点从关注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到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转变, 需求分析开始被应用到通用英语教学领域, 成为外语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

1 需求的定义以及分类

“需求在心理学上为人体生理所需的某种基本物质(食物等), 亦可是一些社会和个人的因素以及来自复杂学习的东西”(阿瑟・雷伯1985:529)。它常体现为一种“缺乏感”,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朱智贤1989:808)。另外, 文献显示迄今为止,需求的确切概念尚未被确定,有关其分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对需求的分类也就不尽相同。 国内学者束定芳将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是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毕业分配紧密相连;个人需求包括学生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其中个人需求分析不仅符合人本主义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符合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传统。

国外学者Berwick, Brown, Hutchinsonwater, Brindley分别界定了需求的分类Berwick(1989)把需求分为觉察需求和意识需求。前者为教育者以别人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而设立的需求,后者指学习者本人的需求或愿望。Brindley(1989)认为需求包括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 学习者的“个人信息”(biographical data) 如年龄、性别、国籍、婚姻、教育背景、已修的语言课程、目前的外语水平、外语学习中的困难以及目前或打算从事的职业等属于客观需求, 而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如自信、态度和期望等归纳为主观需求。另外,他认为需求还可分目标情景和学习需求或产品导向需求和过程导向需求, 目标情景/产品导向需求是学习者未来工作情景对学习者的要求, 学习需求/过程导向需求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待这种情景的态度。Hutchinson& Water(1987:59)也赞同这种观点, 认为需求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同时, 他还把目标需求细化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学习需求则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及学习者动机等。

2 需求分析的定义

需求分析(Brown):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主客观需求信息,以用来确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满足学生要求的课程目的, 这也是检测课程目的是否有效的手段。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首先,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其次,根据收集来的主、客观信息来确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目的;最后,在课程实施的进程中,要检测课程目标是否有效也需要收集需求信息,根据收集的信息修改已有的课程目的,使之更为合理。

3 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分析是一个系统的, 不断收集有关学生需求和爱好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阐释, 然后根据信息有效的设计课程,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老师也因此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 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中能够起到连接老师与管理者,父母, 其他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作用。当需求分析被不断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时候, 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 同时能够真正体会到一种学习主人翁的感受, 而非被迫沦为学习的机器。

3.1 收集信息的类型:收集关于学生目前和将来的信息。目前的信息大致包括:①学生的身份, 比如性别, 年龄等等;②学生的语言掌握水平,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③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学生对目标语社会文化状况了解程度以及对本民族与目标语文化的区别知道多少。④ 学生的兴趣。⑤学生的学习偏好,他们希望老师使用什么样的教法等。⑥学生的态度, 学生对自己是否拥有自信,对目标语以及目标语文化的态度如何。⑦学习者的目标和期望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是什么?等, 教师并非需要一一涉及到上述所有信息类型,具体需要收集哪方面的信息要根据课程类型,自己的信念等等一些因素来确定。

3.2 收集信息的时间:课前需求分析――课程开始之前通过收集信息, 并对其进行分析可帮助教师决定课程内容, 目标, 活动和材料的选择.。 课前需求分析活动带有诊断性质,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具体的优势和弱势领域,从而了解需要在课堂中处理哪些需求。

初始阶段需求分析――课程开始之后不的一段时间或者前几个星期开始着手收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同在课程开始之前收集的一样或者不同。

课中需求分析――课中需求分析指得是需求分析贯穿于整个课程的过程。 它能帮助决定教师所教的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是否对学生有效。

3.3 收集信息的工具:Berwick把各种分析工具分为:归纳型和推理型。前者指案例分析、观察、无结构式访谈等,这些工具可产生概括性的数据; 后者如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测试等, 可为课程设计提供多种形式的基础数据。上述工具各有利弊, 如何科学地选择和搭配使用需视不同的调查范围、对象和目标而定。

参考文献

[1] Kathleen, G. (2009).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 A Guide for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rch Press.

[2] 陈冰冰. (2009).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

[3] 赵梓岑. (2005). 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基于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尝试性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上一篇: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信息传递作用 下一篇:VB.NET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改革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