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3-17 09:47:37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教育习是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是学生快速提高教学技能、培养独立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对我国的教育实习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教育实习存在着教育实习时间短且集中、实习基地缺乏以及利用率低、教育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构建注重反思的全程化教育实习模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实践 实习基地 评价机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kills and develop the independent teaching ability, the education practice is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practice has the problems such as short education practice time, lack of concentration, lack of practice base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singl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he appropriate extension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a focus on refle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practice mode, improve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Keywords education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base; evaluation mechanism

教育实习不是简单的上几节课,做几天临时教师,而是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近年来,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受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及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其师范专业的招生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大环境下,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若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1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1.1 教育实习时间短且集中,实习生得不到全面的锻炼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学期。但是,该方案在大部分的师范院校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目前,我国的教育实习主要还存在着实习时间短并且过于集中。在时间上,教育实习在各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大致为6~8周,约占总课时的5%。与国外的部分发达国家的教育时间相比,存在差距,国外许多高校的实习期至少15周以上,占总学时的12%左右。在实习时间安排上,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实习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即大四的上半个学期。然而这个时期刚好是毕业求职、考研或考公务员的黄金时间,很多学生根本无暇顾及学校安排的实习任务,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实习质量。

1.2 高校对教育实习不够重视,师范生缺乏正确的实习观

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还存在不足,没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实习这一教育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及全面素质所起的关键作用,有时只是将教育实习看作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一种形式上的手续。由于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也导致了部分的师范毕业生对教育实习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他们缺乏对教育实习目的的认识,对在实习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认识不足,他们也没能认识到教育实习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重要“实战演习”,同时也是一份难得的提升自身能力的机遇,而是将教育实习看作紧张学习之余的休整过程。特别在近几年来,由于实习基地的有限性,分散的实习形式逐渐被很多高校采用。有些学生不想去学校分配的实习地方,便靠着某些社会关系随便找所学校,然后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上章来应付学校。有些学生即使去了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我行我素,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让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价值产生了质疑。由于高校以及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目的认识不足,导致了高师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锻炼,也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1.3 高校与中小学缺乏沟通和合作,导致教育实习基地欠缺、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实习还是比较缺乏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虽然高师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教师,但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很多情况下,各高校自己制定相关的教育实习文件并单方面的负责教育实习管理工作。特别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师资力量不足,选派实习带队的教师更是有限,于是寄希望于实习基地给予教育实习最大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实习学校受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影响,担心教育实习将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对实习活动只是被动接受。即使接收了实习生,实习学校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等原因,其投入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实习指导大多也只是走“过场”。因此高校和实习学校很难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也使得实习生很难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和有效的指导。

上一篇: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的CBI主题教学模式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