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转型研究

时间:2022-03-17 02:34:24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转型研究

【摘要】在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粮食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贸易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作为关乎民生的战略资源,研究粮食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的状况为基础,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贸易战略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粮食贸易 贸易转型 战略方向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概况

1、粮食贸易方式。“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粮食贸易方式情况如图1、图2所示。我国粮食贸易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边境小额、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和保税区仓库进出境货物。在2006―2008年间,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方式主要为一般贸易,并且一般贸易的粮食贸易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所有进口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也从69.42%上升到77.32%,比例增加将近十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呈现下降趋势,降幅为6个百分点。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方式总的贸易额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所有贸易方式中的比例持稳,在8%―9%之间。图2反映的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情况。在所有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所占的比例在75%以上,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的比例各保持在16%左右和4%左右。2008年,进料加工贸易的比例下降到14.93%。另外,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总共在我国所有粮食贸易中占95%以上。

2、期货贸易。目前,我国粮食期货交易主要集中于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粮食期货品种则实际上仅有6个――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大豆、豆粕、豆油,郑州商品交易的小麦和早籼稻。2006年至2009年9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与成交金额累计分别为137856.70万手和396175.28亿元。大豆一号成交量在2006―2008年间从1779.41万手增长到22736.31万手,增长了11.78倍,成交金额也随之剧增。与大豆一号不同,大豆二号期货交易量却在逐年递减,2009年9月为止,交易量仅为53.824万手。玉米的交易量也在减少,2006年为13529万手,而2009年9月仅为2717.99万手,同年交易金额仅为0.4558亿元。

3、进口来源国。从粮食进口来源国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国前五位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其中,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占到粮食进口总量的22%以上,在2008年达到了24.58%。前三位国家则总共占到总进口量的50%左右,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例如,2006年我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粮食贸易量占粮食总贸易量的比例为43.05%,2007年为46.58%,2008年达到53.89%之多。而其中,我国从阿根廷进口粮食的比例增幅最大,年均增幅2%左右。此外,马来西亚在我国粮食进口总量中的比例保持稳定,2008年有明显增长(2006年11.86%;2007年11.74%;2008年14.98%)。

4、运输方式。我国粮食贸易运输以海路运输为主,占80%以上,铁路运输次之。粮食运输费用与石油价格密切相关。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粮食运输费用上涨幅度超过80%。到2008年11月,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国际干散货运费下降了90%。但个别航线运输价格仍然上涨迅猛,如从巴西运至我国的大豆海运费就上涨到120美元/吨,同比增长98.5%。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存在的问题

1、贸易方式单一。第一,贸易方式单一。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加工贸易占10%―20%左右。我国从2004年开始成为粮食净进口国,2005年之后,我国粮食进口上升到3000万吨区间以上,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粮食进口依存度的增加意味着我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来自世界粮食贸易市场的各种风险都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贸易方式的单一性,就将我国粮食贸易暴露在国际政治风险、外汇风险、价格风险以及供应风险等风险中。

2、大豆进口对外依存度过高。在我国所有粮食贸易中,大豆贸易的比例最高。而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到了世界上大豆出口量的1/3,意味着我国大豆自给率低于50%,有将近一半多的需求都依靠进口解决。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国主要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分别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表明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比较集中。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世界市场依存度过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来自北美、南美国家的大豆供应因不可预知的因素急剧减少,易使我国大豆加工业的供应链受到冲击。例如,2004年7月阿根廷农业部长就表示要限制对中国关于大豆与石油的进口,并与巴西和美国一起制定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略。

3、粮食贸易未有体现“大国效应”。粮食进出口的“大国效应”是指一个大国的粮食进出口总量变化对世界粮食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现象。我国虽然是粮食贸易大国,却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大国效应”。结合我国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分析,由于我国小麦贸易量很小,在小麦的进口市场上不能表现出大国效应。但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约占世界大豆出口量的1/3,而我国大豆贸易在技术操作上和国际尚未接轨(主要指期货市场),交易不活跃,是国际价格的跟随者,没有体现出“大国效应”。

4、粮食贸易存在逆向调控。从理论上讲,粮食进出口本应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供需和平抑价格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历年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来看,粮食贸易有逆向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现象,也就是说在粮食丰收的年份反而会增加进口,而在歉收的年份进口却减少。例如,2005―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从48402万吨稳步上升为52850万吨,净进口却也从2227万吨同步上升到3663万吨,出口反而在减少,2008年全年出口量仅为235万吨。这种逆向调节意味着,我国粮食进出口并没有对国内粮食市场起到稳定作用,反而起到了加大国内粮食市场波动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计划的制定滞后于粮食供给周期,在制定粮食进出口计划时,缺乏当年产量和需要量的超前信息。

5、期货市场功能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上市交易的粮食期货品种只有6种,很多粮食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场所和机会,因而无法反映粮食整体市场价格信息,也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需要生产经营者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粮食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需求,大大制约了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而美国目前约有27种农产品期货合约和23种期权合约,期货市场对于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此外,目前现有的粮食交易品种主要集中在大豆和小麦,交易品种的有限性限制了期货市场交易量,粮食交易品种在规模上极不平衡,高的(大豆)占市场份额近70%,低的(小麦)只占18%。交易规模与有关现货品种对它的要求相比还很小,资金、风险在个别品种上较为集中。

三、“十二五”时期粮食贸易转型及战略方向

1、利用WTO的有利条件。WTO所赋予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条件,以及《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关于保护发展中国家农业特殊保障条款和《农业协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都是我国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另外,WTO例外原则中以发展中国家资格的有利条件可以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调控。同时,应扩大我国粮食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扩大与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凯恩斯集团(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14国)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2、主要依靠自给,适度进口。我国粮食的消费应主要依靠自给,在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的前提下,适当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在合理的限度内,适当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调节国内粮食的丰歉,调节粮食进出口品种,达到粮食的供需平衡。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 分散政治和价格风险,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进出口结构,增强竞争力。

3、合理制定粮食进出口计划,实现调控目标。一方面把粮食进出口权较完整的交给大型粮商,随时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对进出口计划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应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的预期价格信号对未来的粮食供求形势进行较为理性的判断。

4、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根据国内人多地少的状况,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构建一个有效的粮食风险调节组织、建立和完善粮食风险调节基金、完善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格制度。另外,为了避免粮食贸易的波动,中国也可以在沿海地区建立粮食保税区或保税仓库,以吸引外商来这里建仓储粮。同时应完善专用粮食物流方式。建设粮食的运输、装卸与储备的技术和设施,全面提高粮食的流通效率。

5、签订长期合同,稳定粮食进口贸易。在进口粮食的策略上,应与多个主要粮食出口国家签订购买粮食的长期合同,以稳定粮食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并要采取分散进口的格局,允许各省区的公司直接与国外签订合同,进口粮食,以加快进口粮食的决策速度和减少外汇风险及价格风险。

6、健全粮食市场,争取大宗贸易定价权。为了减弱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定价权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国内期货市场体系,首先要在控制期货交易违规行为和外资操纵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入市交易门槛,迅速壮大粮食期货交易队伍,加快拓展粮食期货市场覆盖地区。从短期来看,面对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国内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与国际粮食贸易之间具有充分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最大化地降低贸易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我国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注:本文为中国科技部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大宗战略资源贸易方式转型及战略方向》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Bryan Lohmar、Fred Gale、Francis Tuan、Jim Hansen:China’s Ongo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hallenges remain after 30 years of reform[J].Economic information Bulletin,2009(4).

[2] 刘笑然、郭缨蔚: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J].中国粮食经济,2003(2-3).

[3] 朱晶、钟甫宁:市场整合、储备规模与粮食安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1999.

[5] 肖国安: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 马晓河、蓝海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J].中国发展观察,2008(9).

[7] 朱希刚:自给与进口: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N].经济参考报,2005-03-28.

[8] 关键: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4).

上一篇: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策略探讨 下一篇: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