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81例

时间:2022-03-17 01:03:50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81例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肝俞、胃俞、膻中、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太冲等穴位针刺,并配合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佛手、延胡索、槟榔、神曲等中药治疗。结果:81例中,痊愈42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91.4%。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上腹痛综合征 针刺 中药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以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EPS)患者81例,男48例,女33例;年龄25~52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6年。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标准拟定。①以上腹痛和(或)上腹灼热感为主症,可兼有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Ⅲ标准规定病程超过半年,近3个月来症状持续);②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纳入排除标准:凡符合诊断标准并排除以下情况者纳入观察:①妊娠期妇女;②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患或恶性肿瘤;③精神障碍者;④肠易激综合征;⑤不能正确表述主观症状者。

治疗方法:均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主穴:肝俞、胃俞、膻中、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太冲。配穴:饮食停滞加下脘、梁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内庭;湿滞中焦加阴陵泉、脾俞。主穴中足三里用补法,太冲用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每日1次,每次留针40分钟,连续7次,休息3天。中药以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为基本方:柴胡10g,白芍15g,香附12g,川芎10g,枳壳15g,佛手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槟榔10g,神曲15g,姜皮10g,甘草6g。上腹痛甚者加莪术10g,兼腹胀甚者加大腹皮15g;恶心、呕吐甚者加砂仁(后下)10g;兼口苦、舌苔腻者加栀子10g,苍术15g;饮食停滞者加内金10g、炒麦芽15g;便秘者加大黄10g;兼胃阴不足者去玉片,加沙参15g、麦冬15g;气虚甚者加白术15g。以上药物,文火煎煮沸,煮30分钟,头、二煎各取汁200ml对匀,早晚分服,1剂/日,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最长观察4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治疗胃病的药物,并忌食生冷辛辣之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刺激。

症状分级标准[2]:所有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主症分别记2、4、6分,次症分别记1、2、3分,无症状记0分。症状的分级标准:①轻:症状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可以忍受;②中:症状较重,已影响工作、生活,尚能忍受;③重:症状严重,妨碍工作、生活,难以忍受。

疗效评定标准[2]:根据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其公式为: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90%;②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60%≤疗效指数

结 果

痊愈42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4%。

讨 论

上腹痛综合征(EPS)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一个临床亚型[1],指持续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常伴有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迄今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尚不够全面。已证明主要具有以下病理生理学改变: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精神社会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一直被认为与其发病相关。正是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多因素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常规治疗措施很广,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药、抗抑郁药以及心理治疗等,但又缺乏令人满意的特异性治疗方案。

疼痛的中枢调节包括针对伤害性刺激的时相调节系统和与伤害性刺激无关的张力调节系统。疼痛下行调节系统起源于不同脑干区域,可被伤害性刺激自发激活,它们调节脊髓背角兴奋性,并由此决定肠道传入神经冲动上传到脑部的数量。疼痛下行调节系统可改变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张力疼痛调节系统起源于脑干5-羟色胺神经核,即使在没有伤害性刺激的情况下,此系统亦可调节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早期不良生活事件和社会心理应激可导致FGID患者更易产生疼痛感觉。遗传因素、机体敏感性和应激事件在疼痛调节系统中也起一定作用,可诱发。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但肝主疏泄,脾胃活动还要依赖肝气的疏泄、才能维持胃肠动力的正常活动。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多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或中气不足邪犯胃肠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退,中焦痞塞不通所致,当隶属于祖国医学的“痞满”、“纳呆”等范畴。其病位在胃,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基本证型为肝郁气滞与脾胃虚弱。因此,治以健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法则[3]。主穴中,肝俞为肝经背俞穴,太冲为肝经输原穴,相配以疏肝行滞;中脘为腑会、胃之募穴,胃俞为胃之背俞穴,相配以和胃降逆;足三里为强壮穴,又为胃经合穴,能强脾健胃;内关为阴维所交,通于三焦,乃治胸脘疾患之要穴;天枢为胃经本经穴,又为大肠经募穴,调整胃肠气机之功显著;膻中为八会穴中气会,专治气病。中药基本方中,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金铃子散疏肝止痛,活血开瘀;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槟榔下气除满;神曲消食和胃;姜皮和中降逆;甘草补中缓急,调和诸药。两法合用,正中病机,故获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4):封2.

3 樊建林.耳穴压丸配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8例[J].甘肃中医,2010,23(4):40.

上一篇: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6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