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8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5 07:15:0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8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给予西医治疗和益气活血之中药汤剂(黄芪、红花、川芎、地龙、川牛膝、丹参、桂枝、山楂等)治疗,14天后分析疗效。结果:本组总有效率92.5%,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血栓形成 疗效

脑血栓形成是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同时,并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配合益气活血之中药汤剂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5月收治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均在发病5天内就诊。男55例,女25例,年龄58~78岁,平均64.5±15.5岁。

治疗方法:①西医治疗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胞二磷胆碱0.75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日,14天为1疗程。②中药汤剂:黄芪30g,红花10g,川芎10 g,地龙15g,川牛膝15g,丹参30g,桂枝6g,山楂30g,水煎服,取汁300ml,分二次温服,日1剂,并随症加减,14天为1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①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自理,能做一般性工作。②显著进步:肌力高2级或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③进步:偏瘫失语好转,生活不能自理。④无变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⑤恶化或死亡。

结 果

本组80例,根据疗效标准,基本治愈25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23例,无变化5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2.5%,疗效显著。

讨 论

现代研究证明,脑血栓形成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血液成分的变化及灌流压的改变使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或氧自由基诱发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神经纤维膜代谢紊乱,而致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系列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根据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我们认为脑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因虚致瘀”。从统计资料来看,此病多发于高龄患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气血衰少,血行不畅,或因烦劳过度,或情绪波动,或气候失宜,以至气血更衰,致使气滞血瘀,痰浊瘀阻,脉络不通而患病。从气血关系上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滞可以形成瘀血,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液不能畅行于脉道,同样可以导致血凝成瘀,阻滞脉络,筋脉失养而发病,这便是“因虚致瘀”的因果。由于气血亏虚,血运不畅,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故而头痛舌强,肢体偏废;血瘀经脉,诸窍失养则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故由此以益气活血为治则组成中药方剂对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中的中药方剂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是肯定的,其治疗的目的是使闭塞的血管恢复通畅,使受累的脑组织的血供得以恢复,并使脑细胞的坏死量最大限度的得以降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芪有补气功能,能通调血脉,畅行经络,从而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减少血栓形成,丹参活血祛瘀生新,养血通络,能抗凝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改善微循环,红花、地龙、山楂、川芎亦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可起到抗凝、溶栓、降脂、降低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诸药合用有化瘀通闭,益气活血,通脉舒络,祛瘀生新之功,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得以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 阮绍萍,杨秀清,王红娟.中西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势.陕西中医,2006,26(3):44-45.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 下一篇:清胆通络法治疗偏头痛4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