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2-03-16 09:06:17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摘要】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很多制度性问题有待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完善

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人口同等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薄弱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险,在这方面,2011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填补了我国没有社会保险统一法律的空白,该法明确规定了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该法参加社会保险。此外,《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口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2013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兴建农民工子弟小学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改革异地高考制度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工维权和法律援助力度,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等等。这些措施正在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议:

(一)有步骤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形成的根源在于城镇与农村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因其仍是农村户口,不能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社会保障。只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就业、求学、住房等的户籍限制,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但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有特殊的国情,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只能循序渐进。如果完全取消户籍限制,会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和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可以首先放开那些常年稳定在城市务工,有合法工作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转变为城镇户籍,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最终全面取消城镇和农村之间户籍的限制,建立以身份证号为主要识别标志的全社会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二)政府应切实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保水平,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将农民工纳入法律的适用对象。并且规定了明确的监管机构和法律责任。但是,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险的状况依然大量存在。地方政府应该抛弃唯经济利益论的做法,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指标的同时,强化政府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对损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情况进行坚决查处,切实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维护农民工的利益。还应该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管作用,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使工会真正成为为劳动者争取权利的组织,而不是用人单位的傀儡。在农民工存在认定工伤困难,企业不配合等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有效帮助,避免类似“开胸验肺”的悲剧再次发生。

(三)继续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已将“恶意欠薪”入刑。但是实践中对“恶意”的定性较难,并且“数额较大”、“严重后果”等标准也缺乏明确具体的解释。应该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建立欠薪企业黑名单曝光制度。相关部门对欠薪行为要严厉查处,切实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多次欠薪或者欠薪数额较大具有恶劣社会影响的企业进行曝光,列入黑名单,弹性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于信誉好的企业,可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对于黑名单企业,要适当提高其保证金缴纳比例,否则责令其停止生产或者取消用工资格;最后,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简化法院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的审理程序,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切实保证农民工及时拿到工作报酬。

(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首先,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提高公立学校的接收能力,取消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等形式的不公平收费,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鼓励和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对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出资开设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也要规范民办学校的运作,对其教学设施和师资等办学条件定期进行评估,将其纳入教育评估和考核体系,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最后,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打破入学、升学的户籍限制等条件限制,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将农民工纳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

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分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目前均以户籍为门槛,保障城市居民中低收入者,而将农民工排除在外。仅在江苏、广东、甘肃等省份的个别城市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保障房。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开放的程度不高。农民工大多是低收入者,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很迫切,因此,应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并逐步将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3DFX024

上一篇:探索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 下一篇:中国高尔夫发展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