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3-15 10:49:08

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相关性研究

摘要:电子商务是推动高新知识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广州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广州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高新知识产业 相关性

高新知识产业是指以新兴科技与新兴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群体。它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创意产业、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近年来,广州高新知识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广州“十二五”期间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以高新知识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建立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优势。

一、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为了检验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关系,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金额和网络创新企业数量为参数,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值,分析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相关性分析方法概述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进行分析,其计算方式如下公式(1)所示。通过以下取值范围判断变量的相关强度:0.8―1.0极强相关、0.6―0.8强相关、0.4―0.6中等程度相关、0.2―0.4弱相关、0.0―0.2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计算公式:

(1)

r为相关系数,N为样本容量,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二)广州地区网络创新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相关性计算

电子商务衡量指标包括:专利数量、创新企业数量、创新科研投入等,而衡量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众多,其中产业投资金额情况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选用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与高新技术投资金额两个指标数据(见表)进行分析,探讨广州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

0.911在0.8―1.0 之间,因此广州地区网络创新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存在极强的相关性。

二、推进广州地区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大力促进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

一是在宏观层面扭转广州政府及相关部门产业发展观念,从关注短期GDP效益,转变为关注于区域高新产业长期竞争能力。二是在微观层面加强对企业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培养,重点支持企业利用网络与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创新,并重点孵化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三是从社会文化与舆论方面进行引导,宣传高新知识产业巨大作用,激发市民关注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并构建起强大的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构建高新知识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广州高新知识产业跨越式发展

广州高新知识城定位于发展高新知识产业,其选址位于广州的萝岗区九龙镇,规划总人口54万人,其中就业人口27万人,规划范围123平方公里。知识城产业定位于研发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值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这将是促进广州高新知识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契机,其关键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利用网络聚合能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聚集,推动高新知识城“智力资本”快速成长。二是加大“原创型”、“知识性”项目资源投入,推动知识创新与创造,构建高新知识城强大的“知识内容”开发平台。三是利用网络创新沟通方式,构建高新知识城“知识传播”平台。

(三)大力引进高新知识产业人才,转变广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新知识产业的聚合发展关键在于“智力资本”。广州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外科技人才引进与挽留,同时更需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转变广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新知识产业人才需求提供配套服务。一是结合网络创新与高新知识产业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吸引国际级科技大师,从而带动顶级创新型人才的涌入。二是从战略高度出发,改变广州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创新与创业教育地位,使大学生树立全新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与高新知识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与供应。三是在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同时,需要更好的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广州应当鼓励企业在用人制度、酬薪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激励员工创新机制,尝试员工技术入股、员工持股等方式,逐步建立适应高新知识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加大自主创新与科研与成果转化投入,建立高效转化配套体系

自主创新是网络科技时代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根本举措,坚持自主创新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教育、科研与成果转化体系。一是政府需要承担起制定教育、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协调重大项目合作,并出台促进科技转化的方针与政策。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根据全球科技前沿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与应用趋势,瞄准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开发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三是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和网络创新的资金投入,利用科研资金税前扣除,科研投入计入资本项目等措施,加强对科研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四是构建一个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交流协作平台,为各类学者进行科研合作与共享,提供快捷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五)搭建网络创新平台,推动高新知识产业快速聚集发展

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聚合能力,运用信息科技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研发,从而大大促进了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广州市在硬件建设方面基础较好,但软件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应当重点推动各类网络平台软件建设,为重大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基于网络的软件服务,例如,可以建立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网络创新平台打造广州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电子商务与高新知识产业存在相互促进的良好协同关系,广州应当加大投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革创新,推动高新知识产业快速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紧密合作,构建产、学、研的配套体系,推动高新知识城的建设与产业引进,构建广州高新知识产业转化平台。

参考文献:

①苏惠香. 网络经济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②刘友金,叶文忠.集群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③赵彦云,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60

④连珂,张永林.区域知识型主导产业的判别及科技政策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 (7):119

⑤刘召栋,夏西平.基于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0 (1): 21

⑥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平台:irc.gdd.省略:8060/ 华南年鉴网:www.省略/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Y60,项目主持人:张向阳)

(张燕,1976年生,湖北武汉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经济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创新与产业经济。张向阳,1974年生,湖南岳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

上一篇: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两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