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三个关键点

时间:2022-03-14 02:41:42

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三个关键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对于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探究性阅读”“人文性阅读”“言语性阅读”等。但无论哪一理论主张,都在强调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阅读实践精神的锻铸。

一、培养阅读精神——学生养成一种自觉且休闲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精神”。这是我常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当你阅读时,无论是阅读报纸杂志或是一篇优美精致的散文,不需杂带任何意图,只要阅读了,读出你的心怀,读出你的领悟,读出你的兴趣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培养你的阅读兴趣,从课间三分钟的阅读(随包一本书)至睡前的五分钟阅读(床头一本书)。告诉学生阅读能缓解我们的内心忧困,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

有人说,阅读是接受前人文明的成果,是继承精神领域的遗产,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有人说,阅读是站在哲学人类学的角度,从读者和读物、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社会、读者与自我的四个视角揭示阅读的本质特性,并认清“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语文阅读中讲求的是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与领悟,讲求的是阅读的激情与灵性。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精神,才能达到书面阅读与心灵对话的理想境界。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与透视,深刻体味文学作品中的生活蕴意,以生活指导阅读,以阅读感悟生活,培养他们更加健美的人性。养成阅读习惯,享受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个性。我想,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者所力求的一种教育理想。

二、矫正阅读地位——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有了好的阅读的精神,还需有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我想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会更加从容些。但是,现有的状况是我们更多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素质教育”提倡了许多年,说实话,在一线教学的我,从开始晕乎乎地跟着“潮流”走,到现在回归文本的实践反思,我一点也没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了一场怎样别样的变革,感觉一切照旧。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观念狭隘,只一味机械地强化教材中的“老三篇”,致使学生阅读兴趣与灵性的流失,现在是涛声依旧。现在还有许多老师死抱参考答案不放,一副严师授徒相,他们追求的是课堂上的绝对服从,至高无上的师道师风,学生稍有异议,总是想方设法自圆其说,并以此而不已,其实,教师们考虑更多是无法驾驭这一课堂的尴尬。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独立思考与阅读的时间,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教学民主,善于与学生沟能,师生间民主平等,情感双向交流,达到教学共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是个辛苦的机械播种者,长年躬耕不辍,但收获廖廖;而应是个智慧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化无序的阅读教学为有序,变学生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在有限的阅读时空里,尽可能多地提供精品美文,创设“休闲”的阅读氛围,淡化“受训”的阅读痕迹,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诗词、欣赏美文以陶冶情操,摒弃阅读中的功利意识,回归自然阅读。

我认为提倡“学生阅读主体”的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永不枯渴的源泉才能浇灌万顷良田。此外,应按照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实现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由教师相机点拨,读读议议,开拓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还学生一个“阅读主体”的地位。

三、探究引导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的“切入点”

有了阅读较深的培养,有了阅读地位的矫正,我们也就要探寻引导的方法。我认为引导学生选准“切入点”至为重要,即为选取突破点、落实点、精彩点或引爆点去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点”,是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捷径,也是教学“导学”艺术所在。

1.从文题切入。一篇文章的题目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内容的精神,在阅读中要善于“抓题”,并以此打开理解文意的思维通道。现在阅读别强调的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不应偏安一方、坐井观天,而应高瞻远瞩,筛选文本的基本含义与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尊重文本的多元理解和牵移拓展。如《长大后你就成了我》一文中,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一首歌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然而本文为何这样命题呢?这是学生在阅读下文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他们得弄明白这一题目的“蓄意”,如果这一点攻破了,本文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情的倾向也就了然了。那么阅读文中由此而发生的一切问题也就可迎刃而解。

2.从理解关键词句切入。阅读要求读懂读透,特别是记叙性的文章,在铺叙故事情节的同时,往往有作者情感的涌透,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的语句,把握好这些“关节”句,对阅读者准确地领悟文意将有事半功倍的效,如《心中的那座木桥》,开头中有一句对独木桥的描写:“由于多年风雨的洗礼,木桥显得十分的羸弱,人一踏上去,它就嘎吱嘎吱地响个不停。”这是个语意双向句,既写“桥形”又写“人心”(“我”对过桥的畏惧),把它与结尾处的“如果没有那个雨夜,没有那座在风雨中挣扎的木桥和父亲那声愤怒的吼叫,我是否能坚强地迎接一个个挑战,走到今天,走向未来?”这句话联系起来就不难理解本文的中心:在于表现缺少父爱的残疾的“我”,是那座独木桥使“我”变得坚强而自信。在阅读中阅读者如能多关注、多揣摩这些或议论或抒情的关键句,就能把握好文章主旨,快速进入阅读境界。

3.从理解词义切入。词义的理解是阅读时根据具体语境内外而展开纵横思维的过程,是对一些有效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比较、整合的过程。如《秋天的怀念》中开关写“我”的脾气暴躁无常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当一切恢复平静时,母亲又“悄悄地过来”。这里两处都用了“悄悄”一词,在比较上下文具体语境的基础上,就可理解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悄悄”一词的用心所在,阅读者可以透过词的表层意义理解为:母亲对儿子的爱,但同时蕴含的另一深层信息在启示阅读者,即还写出了儿子对母亲慈爱、坚忍的理解与感激,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怀念母亲,深切悼念母亲的坚强。又如《绳子》中,“飞机经日本转飞加州,当我从机场的旋转台领出那只皮箱时,我赫然发现,皮箱上那条漂亮的、一路到底的长拉链,竟沿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跃然蹦出的东西,竟全靠那根绳子拴住保全了。”文中的两个“竟”,在这里都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但这样理解,只是停留在词义的表层面,并没深入感知其内涵。这两个“竟”的含义是互见的,是作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父爱力量的伟大,犹如这根绳子般的神奇。类似这样的点睛词在阅读文中比比皆是,教师在平时阅读指导中多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找词”,其阅读功效将是十分可喜的。

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对文章整体的把握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的表达,在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中,培养创造性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天空。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老师应给每个学生多留一点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或得或失,仍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教师们本着务实求进的精神,有志阅读理念的改革与创新,此间或得或失都就值得称道。

上一篇:课堂对话有效性探索 下一篇: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