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训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时间:2022-03-13 10:17:04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摘 要: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尤其是实训课程中缺乏对职业素养要素的注入,导致实训课程成为仅仅是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因此,创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在实训教学中注入职业素养要素,将实训课程作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技能、职业品质、职业素养的综合性课程,是技工院校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实训教学;职业素养;技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89-03

作者简介:黄丽娥(1982-),女,广东河源人,硕士,河源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教学。

1 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技能实训是技工学校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工学校有近2/3的课程都是实训课程,但在实训课程设计和实践中,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与技能实训课程人为地割裂开来,是目前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为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度不够,现行的职业素养训练对学生职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甚微,收效低。

1.1 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抽象、方法不当

技工院校多以一些理想化的职业道德原则来要求学生,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导致教育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教学方法不当也是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实训课程来培养职业素养,而是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如德育课、校园文化、班主任教育等来“灌输”,这种脱离职业素养生成本源的培养行为,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3]。

1.2 实训课程设计中缺少职业素养内容

在实训课程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将职业素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造成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等内容与实训课程项目相结合,在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方面,都过份注重学生技能的习得水平,缺乏对职业素养培育的评价。造成学生重技能、轻素养,就业后在理解、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企业需求方面难以适应。

1.3 缺乏科学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可以通过考试检测,进行量化评价。而职业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感情,很难量化评价[3]。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往往成为学校、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很难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引入科学的评估工具,对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是推动职业素养科学评价的必然途径。

2 职业素养培养

实训教学是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现场教学,要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必须创新技工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建立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机制。因此,抓住实训教学的契机,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职业素养教育寻找突破的有益尝试。

2.1 渗透企业文化开展教学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讲座,讲解企业文化,参观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解企业文化。在实训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渗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展开教学。在讲解安全操作时,渗透企业对安全操作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减少出错率,渗透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减少迟到、早退现象,渗透企业考勤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奖惩制度。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渗透真实具体的企业文化知识,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而且,通过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守时、守纪、敬业、质量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加快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2.2 模拟企业环境开展教学

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应模拟企业环境实施教学。①专业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作为课程实训教学载体。如要求学生深入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养成务实、求真的良好工作态度;②以职业技能与素养大赛的形式拓展实训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定位和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结合未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定竞赛项目,制定竞赛方案和评分标准;③依据企业项目实施办法进行角色分配。如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项目经理、技术顾问、技术人员、验收人员等企业角色;④对实训内容以项目竞标方式实施。现行的实训内容都是由教师统一发放,没有选择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且容易复制抄袭。将实训内容以项目形式细分成几个子项目,由各小组竞选子项目,分工进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3 实施7S管理

7S管理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将实训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化,要求学生以7S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见表1。

通过引入7S管理,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去管理课堂,不仅有利于规范课堂管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职业意识,提高了操作技能,达到学生着装整齐、机房管理整洁、课堂秩序井然的成效[4]。但是,将7S管理融入到实训课堂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某个教师或者单个班级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执行到每一节实训课程中去,形成长效机制。

2.4 职业素养课程考核

只有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实践绩效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成绩这一评价指标外,还应增加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内容的考核。教学实践中,我们制定了《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2](见表2),将学生职业素养细化为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4大类8个子项目的评价指标,采取自评、组评、师评3个维度考评,科学、量化、全面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习得水平。

通过增加职业素养百分制考核,学生不仅认真学习技能,而且严格规范行为习惯;不仅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而且遇到问题会主动与人沟通。总之,在课堂上,学生会按考核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素养习惯。

2.5 教师职业素养考核

教师是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除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外,还应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实训课程教师的评价内容[1]。①教案考核。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中体现职业素养培养教学环节;②课堂巡查考核。考核上课班级的出勤率、课堂秩序、学生精神面貌等;③听课考核。通过随机听课、评课,考核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通过考核教师,将职业素养培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3 实证研究

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为笔者所担任的2011级商务文秘1、2班,其中1班42人,2班39人,课程为《计算机应用(高级)》。实验中,以1班为实验班,采用职业素养培养教学模式;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对两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过程:①评价。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实验前与实验后的职业素养成绩评价及操作能力测试,其中职业素养成绩运用《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进行评价,最后求出综合成绩。测试评价指标为:综合成绩=职业素养成绩(40%)+操作成绩(60%);②数据处理。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1 实验前成绩对比

3.2 实验后成绩对比

表4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显示本实验对实验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操作成绩P

3.3 实验前后成绩对比

表5数据显示,p值

结论:实验措施介入后,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有显著提高。

4 评价结论

经过检验证明,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而且对提高操作技能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 马建华.中职实训课应用“7S”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29-130.

[2] 魏春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2):58-60.

[3] 郭春燕. 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32-134.

[4] 武丽丽,曹杰.应用7S管理理念 提高机房管理绩效[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2-13.

上一篇:NET环境下的DataReader数据查询实现 下一篇:面向课群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