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提升教学质量

时间:2022-03-13 06:20:12

创设问题情境 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3—0077—01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陶冶情操,拓宽解题思路。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欲答不能并且迫切要求得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强记忆。

比如,教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时,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定义从字面上看不一样,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问得新奇,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

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质疑式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用一种新颖的、充满睿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力求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仔细判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比如,教学“等可能事件概率”时,我结合学校各班参加的大型文艺活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演出要抽签,而在抽签时有先有后,这样对每个班是否公平?”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学生一直不明白的问题,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带着这个疑问,我又提出了一个相对浅显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四张奖券中的一张有奖,让四个人先后抽取,他们中奖的概率是否相同,这样对每个人是否公平?”人数相对较少,便于学生计算。学生讨论时,我再给以引导,学生很快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同时也对“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教学时适当创设矛盾式的“问题场”,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比如,教学“函数y=Asin(ωx+Φ)+k 的图象”时,先让学生用五点作图法,画出它的图象。在研究其与函数y=sinx 的图象的关系后,就一个具体的函数提出问题:函数y=sin(2x+■)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2x 的图象进行何种变换得到?这使不少学生得到“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的错误结论。这时,我故意沉默不语,形成空白时空,使学生产生疑惑,他们自然会重新检讨思维过程,检验所得结论。

四、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理解的内容不知如何处理,故而选择直接给出结论。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时如果教师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难或过于抽象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逐个攻克,进而获取知识。

比如,教学“等差数列求和”时,我设置了如下情境: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17 世纪莫卧儿帝国沙杰罕为了纪念其爱妃所建。它宏伟壮观,纯白的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让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镀饰,相传其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装饰而成,共有100 层,极其奢华。问题1:你知道图案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吗?即计算:1+2+…+100=?问题2:图案中,从第1 层到第99 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99=?问题3:图案中,从第1 层到第n 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n=?问题4:如数列{an}为等差数列,如何求a1+a2+…+an=?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建议 下一篇: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