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分析

时间:2022-03-13 05:58:24

对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行业,其成本核算问题一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为机械制造行业减少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够为领导层和决策层提供重要的数据及成本信息,帮助管理层和决策者及时掌握企业的成本核算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决策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进行分析,结合机械制造行业在目前加工成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核算提供些许帮助,从而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加工成本;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12-02

前言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是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做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管理措施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帮助。文章主要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进行分析,通过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来了解成本核算对机械制造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然后通过这些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具体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措施及对策来提高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管理办法,以期能够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对核算目标对象不够清晰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其核算对象目前都针对固定的生产销售产品中发生的费用,而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需要的是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的成本核算,通过未来市场的变化来决策本企业机械制造加工成本,因此,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核算对象应重点进行明确。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机械制造行业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对于种类众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生产的机械制造业生产来说,其成本核算为了简化,将不同类的产品进行成本统一核算,造成成本核算目标笼统不清晰,在整体上看没有突出的问题,而从细节上看,成本差异就暴露无遗,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难进行成本控制,而且企业的成本问题往往也是从这些细节上暴露出来的,也难以再做改进调整。因此,成本核算中核算目标的不清晰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最大的一个漏洞,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长远发展的绊脚石,是增加企业成本一个弊端,不能够有效保证加工成本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只有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核算又应明确划分成本预算标准和合理分配成本执行对象和执行标准,只有建立这些标准才能够有效开展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而我国目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却不能够统一成本核算标准,大多数都以成本核算对象的笼统分类进行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其制造费用作为制造行业中发生最多的费用也不能分出明晰项,即使分出明细子项也大多存在差异,造成成本核算标准的不统一;另外,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需要程序性和严谨性,很多成本核算人员为了谋取私利或简化程序,弱化了成本核算的职能,造成成本核算出现较大的漏洞和误差,最终导致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严重影响了领导层和决策层对于本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策略发展,因此,科学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也成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计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计算方法对于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于本身的计算方法就存在较大问题,最终会直接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产生偏差。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在计算产品的生产费用时时直接分配到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里的,随着成本分工的明细专业化,很多企业在进行机械生产组织过程中要向其他企业进行购买零件或协同制造,在复杂的生产模式下注定不能够简单的生产并计算成本费用,其产品成本的分摊也不能够简单进行,因此,很多成本核算在计算分摊核算时都要以原始的票据进行核算,作为成本核算的原始依据,在企业的生产中对于购买合作企业的原材料时有时不能够及时收到相关单位的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成本核算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就不能计算材料的采购和加工费用,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造成了虚高利润的现象,对于这种成本计算方式上的错误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发展很不利,也不是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最有效和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核算的解决对策

(一)落实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确定却算标准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组建记录储存原始凭证的机制体系,在查阅或核对凭证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做好行为记载,另外要制定明确的人工及材料消耗成本核算标准,强化定额控制力度。企业内部结算体系及价格的明确也是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注意物资材料的核对、领发、计量、验收、存储方面。在机械制造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应该结合不同标准来制定最佳核算方案,要求满足简便、科学原则。简便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容易获取相关资料,另外核算难度系数或程序较为简单;科学是指采用成本核算方案中包含的所有费用支出与实际生产活动中情况满足客观合理要求。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品体积、重量与辅助材料费用支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选择产品体积或重量作为标准进行核算;人工工时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选择支付工资作为标准进行核算;机械工作时间与所需动力费用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选择机械工作时间作为标准进行核算。

(二)确定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核算对象

因为机械制造业性质、规模之间都有所差异,在生产过程中所追求的经营理念及要求也不同,因此成本核算目标对象之间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所有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目标对象时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求:(1)契合企业经营理念,符合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潜在需求。(2)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构成的特点及性质要求。(3)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类型繁多,且每一种类型的规格划分标准不同时,应该将每个类型产品单独当作一个目标对象,按照品种方式来对这种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使用系数法来获取每一个类型中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费用支出数据。(4)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中不仅具备主要产品,而且还包括副产品,那么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把主要产品当作某一个目标对象,而副产品当作另一个目标对象。如果企业副产品类型较多,可以按照副产品品种划分并选择目标核算对象。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使各项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都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改以往一刀切的成本核算方式,使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都能准确地衡量某项具体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推动成本核算方法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实现机械制造行业各项成本的准确衡量,有利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不断创新,寻求最科学的成本计量方式

由于每个机械制造企业都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月末期间产品与产成品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状况,因此在核算产品及产成品成本费用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最科学的计算方式。若企业月末期间企业生产产品数量较多且改变幅度大,可以用直接采用产量方式来进行成本计算。若企业产品数量偏少,且月末阶段占据的比重较小不会对产品整体成本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酌情排除该阶段的产品成本。对于不同工艺术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比如在机加工实际工艺操作中,有下料、热处理、锻造、铆、焊、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工序。其中热处理、锻造、铆、焊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批量化投入,批量化产出,其费用发生与重量及体积有一定联系,并且按生产工艺所需对不同的零件一起进行批量化作业,也是一个班组进行作业,因此很难细化准确其零件工时,其中发生制造费用也就难以分摊细化到零件上,可操作的合理实用做法是,封闭其中车间费用,统计月(年度)发生额,并统计其中对应月(年度)产出的各种零件重量,计算出其相应工艺(工序)制造费用分摊率,再按照单个产品零件重量情况计算其在该工艺(工序)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按工艺流程单机操作,表现为一台机床可能制作不同的零件,一种零件要经过不同类型机床加工,可以统计一个零件所需的不同机床机械工时,制造费用发生的多少与其零件加工发生的加工工时多少有很大关系,可以考虑采用加工工时核算分摊制造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机械制造行业的各项成本,能够为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和数据,以帮助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实现未来的企业战略规划和选择。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来进行企业未来的盈利规划和日常管理。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合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方法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对于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且仍存在诸多问题的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应明确问题的源头,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改进,建立各项健全的成本核算分析方法,从而建设企业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机械制造行业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阎元.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探讨[J].新会计,2013,(2).

[2] 白艳萍.浅析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2,(24).

[3] 张丹,皋蕲.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4] 王凯华.基于敏捷制造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5] 梁梅.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云南省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动态关系... 下一篇:浅析影响我国电影贸易的因素